3D打印在医疗领域应用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3D打印在医疗领域应用现状

熊宝林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101601

【摘要】介绍了3D打印的概念,详细阐述了3D打印在手术规划模型、手术导板、植入物、康复医疗器械、口腔、生物制药等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3D打印;医疗领域;现状

Applicationof3Dprintingtechnologyinmedicine

AbstractItintroducedtheconceptof3Dprinting,especiallyintroducedthepresentdetailsofapplicationof3Dprintingtechnologyinmedicine

Keywords3Dprinting;medicine;present

基金项目: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017年民政职教问题基础研究课题(SGYZJ2017-15)。

1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假肢矫形康复系,河北廊坊三河燕郊经济开发区,101601;作者简介:熊宝林,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假肢矫形器、康复工程技术。

一、3D打印

3D打印,是根据所设计的3D模型,通过3D打印设备逐层增加材料来制造三维产品的技术。这种逐层堆积成形技术又被称作增材制造[1-2]。3D打印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3-5]。由于具有加工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材料多样等特点,能够制造出任何复杂的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制造、生物工程和医学、服装和首饰设计、建筑及个性化产品创作等领域[6]。

二、3D打印在医疗领域应用现状

医药生物行业是目前3D打印技术扩张最为迅猛的行业。3D打印技术能够为医疗生物行业提供更完整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生物3D打印技术将促进再生医学领域在人造活体组织与器官的研究。在个性化解决方案方面,比较典型的应用有3D手术预规划模型、手术导板、3D打印植入物,以及假肢、助听器等康复辅具[7-10]。

1.手术规划模型

对于风险高难度大的手术,术前规划十分重要。传统上,通过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设备获取患者的数据,是做医生手术预规划的基础,但得到的医学影像是二维的,之后还需要利用软件将二维数据转成逼真的三维数据。3D打印机可以将三维模型直接打印出来,既可辅助医生进行精准的手术规划、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又方便医生与患者就手术方案进行直观的沟通。此外,即使在治疗失败,3D打印也可以为医患双方提供可溯源的依据。

2.手术导板

手术导板是将手术预规划方案准确的在手术中实施的辅助手术工具。在多个学科都有应用,例如:关节类导板、脊柱导板、口腔种植体导板,还有肿瘤内部内照射源粒子植入的导向定位导板等。这意味着患有先天性骨疾病或骨骼受伤的儿童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该3D打印导板是三维的,根据对患者骨骼的扫描数据生成,可以让医生获得最真实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规划手术。另外,其制造成本也不高,即便普通患者也负担得起。

3.植入物

一些植入物是通过铸造或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来制造的,需要首先制造出模具,对于只需要一件或者少量的植入物来说,单件生产成本十分昂贵。再加上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植入物材料本身的高价格,骨科植入物的总制造成本是十分昂贵的。对于结构复杂的特殊植入物,使用从传统技术也难以实现。而3D打印技术用于制造骨科植入物,可以有效降低定制化、小批量植入物的制造成本,并可以制造出更多结构复杂的植入物。

4.康复医疗器械

与3D打印钛合金定制化飞机零部件和超级轿跑个性化零部件一样,假肢、助听器等康复医疗器械同样具有小批量、定制化的需求,并且设计具备复杂性,传统数控机床受到加工角度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此外,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单个定制化康复辅具的成本会显着下降。3D打印康复医疗器械的推广需要专业的医疗器械服务商介入,从数据采集、设计、成型以及产品的认证方面进行专业的操作。

5.3D打印在口腔科的应用

牙齿修复和治疗的成本是牙科诊所、实验室需要考虑重要因素,很多有先见之明的牙科诊所、实验室已经引入数字化口腔技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近年来,以软件设计为基础的牙科修复变得普及,很多牙科诊所、实验室或专业义齿生产企业都引入了3D打印技术。结合了3D打印的数字化口腔技术为牙科行业带来了精度高、成本低、效率高,以及符合规范化生产链相符的口腔数据。许多牙科诊所或实验室都有利用3D打印机来制造患者牙齿模型。

6.生物3D打印

之前提到使用金属、塑料等非活体组织材料3D打印的定制化假肢、牙科、骨科植入物、助听器外壳等医疗器械都属于“初级阶梯”。而打印血管、软骨组织这类单一的活体组织属于“中级阶梯”。3D打印的人工肝脏、心脏等人工器官则属于“顶级阶梯”。无论是人造血管、软骨组织,还是肝脏组织、肾脏组织,其核心是特定类型细胞的分离(或定向诱导)及大规模扩增。而生物3D打印技术,在人工组织、器官培养过程更多承担了三维形状的构建,即让人体细胞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形状来生长。因此人造器官、组织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技术的发展。

7.3D打印与制药

通过3D打印成形技术制备药物缓释装置,与传统压片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3D打印可以实现多种材料精确成形和局部微细控制,得到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装置;释药特征与所设想的复杂释药行为一致。通过3D打印成形技术,将粉末材料粘结成形,可以方便的实现医学应用中常需要的具有复杂型腔的多孔结构,对于药物释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树槐,张祥林,马黎,等.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1997,8(5):8-12.

[2]黄树槐,肖跃加,莫健华,等.快速成形技术的展望[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195-200.

[3]王修春,魏军,伊希斌,等.3D打印技术类型与打印材料适应性[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4):84-90.

[4]黄秋实,李良琦,高彬彬.国外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技术发展概述[J].国防制造技术,2012(5):26-29.

[5]许勇静,陈俐.三维模型—快速成型技术核心[J].武汉造船,2001,(2):16-18.

[6]张彦芳.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视界,2013,(13):123.

[7]ButscherA.BohenerM.HofmannS.etal.Structuralandmaterialapproachestobonetissueengineeringinpowder-basedapproachestobonetissueengineeringinpowder-basedthree-dimensionalprinting[J]ActaBiomater.2011.7(3)907-920.

[8]MelchelsFP.FeijenJ.GrijpmaDW.Areviewonstereolithography.anditsapp;ocationsinbiomedicalengineering[J].Biomaterials.2010.31(24):6121-6130.

[9]赵靖,王笛.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年12期.

[10]刘凤珍,刘明信.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