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大同四字俗语语义表达特性浅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古都大同四字俗语语义表达特性浅释

鲁豪艺

鲁豪艺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

大同,山西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称云中、平城,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西北高,东南低,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地处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交界咽喉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美称。一度成为北魏的首都,辽金的陪都,境内包括云冈石窟等古迹众多。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多热情好客、敦厚善良、积极向上,因其处于交界地带,多元地域文化碰撞、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同语言文化。

大同方言属于北方方言里的云中片,包括市区,以及大同周围的天镇、阳高、左云、灵丘、浑源、右玉、山阴、怀仁等区域,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大同方言。

大同四字俗语在大同方言中地位十分重要,日常用的较多。在当地通用流行、简单易懂,其意义一般通过引申或者是夸张、隐喻等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具有整体性、描述性和贬义性,用简洁凝练的四字格式,传递着深厚的内涵,表达着复杂的情感意义,韵味无穷。

一、古都大同四字俗语语义表达的整体性。这些俗语一般可分为前后两个并列部分,且多是偏正+偏正,如:秃嘴笨舌、舌急口快、口大舌长、粉眉淡眼、干眼骨净等。或动宾+动宾的形式,如:展油霍水、舍脸跌皮、描眉打鬓、没油淡水、应时按候、守家在地等,理解这一性质是准确体会大同方言四字俗语含义的关键。在指向上,一致指向一个观点、一种看法或想法,理解四字俗语的含义,不能逐字拆分去分析。四字俗语中的四个字作为一个整体,整合每个字的意思之后,去理解其蕴含的丰富内容。如:“秃嘴笨舌”,是指说话不够流畅,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是从四个字字面上、整体上进行阐释和引申得出的结果,也是正确的诠释方法。如果将其逐字拆分开来,则很容易理解成为“嘴”与“舌”这两个人体器官存在缺陷,进而不能很好的引申并且发散思维的去理解这个词的深刻内涵及其蕴意。“展油霍水”,是指可以随心所欲的状态。这是将四个字的含义整合之后得出的意思,如果将其逐字拆分理解,则容易单纯的理解成把“油”和“水”展开、泼洒,仅仅表示一个动作,而不能更准确的体会其内涵。“窟窿眼睛”,形容窟窿多,像眼睛一样。这是将四个字的含义整合之后得到的意思,如果将其逐字拆分,则会发现“窟窿”和“眼睛”毫无联系,不能理解,或者理解为仅仅表示“窟窿”和“眼睛”两个事物,而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

二、古都大同四字俗语语义表达的贬义性。大同方言四字俗语,不同于其它方言能够表达多种丰富的感情色彩,它集中表达传递一种贬义、讽刺的感情色彩,甚至带有不文明的色彩,表现力较强,这与大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总的来说,大同人民性格豪爽、直白,无论是做事,还是待人接物,大都不喜欢阿谀奉承,说一不二。如:“A眉B眼”固定格式的词,像:“瞎眉触眼”、“瓷眉杏眼”、“囊眉粪眼”等,都形容一个人不灵活,不懂得察言观色,具有贬义性。又像“翻鼻麻叶”,说话絮絮叨叨,也作翻逼麻叶。具有不文明的色彩,甚至可以说是骂人的脏话。再如“牲口八道”,形容一个人的人品或做事的风格堪比“牲口”,没有人性,属于骂人的话,具有贬义色彩,多描述形容人不好的一面。

类似的还有“讨吃烂鬼”(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看起来邋遢,遭人嫌弃)、软叽圪嫩(形容软弱无能,多依靠他人)、龇牙打调(形容不正经或者是不正派,嬉笑的样子)、四撒五偃(形容做人不谦虚,骄傲自满)等,这些四字俗语均表现的是一种不满、负面的情绪。

三、古都大同四字俗语语义表达的描述性。常见的大同方言四字俗语,多具有形容性或者说是描述性,具有谓词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对人的性格品质特征形容描述常见的有:“小家瓦器”形容人吝啬、抠门,不肯付出;“歪三扎愣”形容人执拗,甚至可以说是偏执,不可一世;“成色懒气”形容一个人傻的或者笨的无可救药;“白花衙役”形容爱白吃白拿的人。

对人的外貌形态形容描述常见的有:“咳儿八歇”形容费劲的样子;“紧冠束带”形容穿戴的整齐;“黑干憔悴”形容又黑又瘦;“愣里愣怔”形容发呆的样子;“单眉细眼”形容女子长得好看;“背锅打蛋”形容身材不展,带驼背。

对人心理变化状态形容描述常见的有:“憋气咬风”形容心里不痛快又不便说;“二忽担心”形容担心;“圪丝圪韧”形容不痛快,不情愿;“打惊失怪”形容大惊小怪;“放心放意”形容放心。

对人的动作或状态、说话形容描述常见的有:“扒头上脸”描述的是小孩在大人身上爬滚;“编巴湿灶”形容干活利落,手脚快;“大口挠勺”描述人在饿时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东老西刮”描述人做贼心虚,东瞅西看;“吆五喝六”描述人做事夸张不低调张扬;“急逼六说”描述人心里藏不住事,好说话,做事不稳。

对人和事物的特征或状态形容描述常见的有:“黑熏烂铁”表示破旧肮脏;“黑恩圪节”表示不干净;“灰尘八土”表示尘土飞扬;“皮塌嘴歪”表示事业不景气或人的精神状态不佳。

对生活和周围环境特点的形容描述常见的有:“背地旮旯”表述的是偏僻狭窄的地方;“冰倒擦滑”表述的是路面上结冰容易滑;“黑不隆冬”表述的是漆黑;“昏天黑阵”表述的是乌烟瘴气。

对声音的描述常见的有:“忽里了拉”形容连续的响动声;“圪兵咬巴”表示木器遇潮湿变裂声音;“鬼声夜气”形容人说话声音难听;“黑叽咬腾”形容夜深人静时干活响动大。

对时间和次数的形容描述常见的有:“冬冷时寒”指寒冬时候;“精红晌午”指炽热的夏天中午;“连三赶四”指一次紧连一次;“三八两下”指干活利索,时间短;“失没垄公”指偶尔;“半前啦晌”指半上午;“挫前抹后”表示时间相差不多。

对客观整体事实形容描述常见的有:“灰楣晏户”描述某个家族家业衰败或某项买卖不景气;“饥饱劳余”指饥一顿,饱一顿;“夹壁邻佑”指邻居;“反天世乱”指不正常,不规矩。

四、古都大同四字俗语语义表达的修辞性。大同方言四字俗语在语用表达上多运用了引申、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并不是一味的从字面意义上简单的表情达意,更多传递的是言外之意、抽象的意义,不同程度的加深了表达效果。在日常交际使用中需要仔细揣摩每个四字俗语的意图,不可以偏概全,力求用词准确,恰当无误。

在引申方面,是指由本义出发,深层次的挖掘其中的含义。如:“精说白道”的本义是指仔细的瞎说,引申为描述形容一个人说话不可信的性格品质;“横三顺四”的本义是指物品横竖摆放,引申为杂乱无章,没有秩序;“冷吹慢打”的本意是指冷淡,引申义则可理解为接待不热情。类似的有引申义的还有立眉霸眼、没谷生莠、拍大擂小等。

在隐喻方面,在大同方言四字俗语中,大多具有讽刺意味儿。如:“假眉三道”的表面含义是眉毛是假的三道,实则隐喻讽刺虚情假意,不真诚的情感;

“骚眉辣眼”的表义指在妇女面前有不正经的眼神,实则暗喻、讽刺这个的人品有问题;“死求一记”形容人笨拙,不知变通,实则隐喻、讽刺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人。类似的还有圪生害活、圪列圪拨、翻舌撂嘴等。

在夸张方面,是指将事实夸大程度,达到不可信的地步。如:“喧天驾雾”多形容一个人骄傲自负,不谦虚,这里用了“喧天”和“驾雾”,略带夸张的意味儿,加强了表达效果和情感的宣泄;“扑死抢活”指责人做事太匆忙,用“死”来夸大程度;“撒天扬地”形容把东西撒得到处都是,用“天”和“地”来形容东西洒落的地方之大,着实有夸大意味儿。类似的还有千层百叶、七老八十、菊心菊肝等。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并意识到保护方言的重要性。研究保护大同方言及四字俗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有利于保存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维系我们民族性的纽带,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语言学的体系;从社会人文价值的角度来看,研究大同方言四字俗语,能够更好的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语言文化交流,充分了解地域文化,谋求共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当代语言学的进步。从时代角度来看,研究大同方言四字俗语,或者说是我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研究,能够让我们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同时,也能够让世界国际友人更好的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文化形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商务印书馆.1992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

[5]李淑珍.山西方言四字格的语义特点及其认知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4)23

[6]吕超荣.甘肃静宁方言四字格的结构与语义特点[J].大学教育.2016.(3)

[7]马文忠.大同方言四字格释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8]司阳.忻州方言四字格俗语探究[D].2011.6

[9]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0]温旭霞.宁武方言四字格成语的构成特点[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1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2]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13]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商务印书馆

[14]张娜娜.大同方言四字格略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6)

AStudyofFourCharacterProverbsInDatongDialectofShanxi

Abstract:Sofar,thestudyandprotectionofdialectsareurgent,inviewofthebasisofpreviousstudies,thisarticlecollects216commonfourwordidiomsandmorethan500fourwordidioms.ItfocusesonthestructuraltypesandsemanticexpressionfeaturesofthefourcharacterproverbsinShanxiDatongdialect.ItishopedthatsomelinguisticandmaterialbasisandlanguageresearchdirectionscanbeprovidedforthestudyofDatongDialect.

Keywords:Datongdialect;Fourwordscommonsaying

(作者: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