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同阳性检验率发生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同阳性检验率发生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

杨滔

(湖南航天医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同阳性检验率发生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以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采集的160份临床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参照组,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集的160份临床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参照组,比较两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较小,且P>0.05,不存在探析价值,而研究组的痰液标本、尿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且P<0.05,数据价值存在。结论在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进行检验时,规范检验操作步骤是检验水平提升的必要前提,也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验率;发生因素;管理对策

针对于感染类疾病而言,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是非常重要举措。换而言之,阳性检出率的情况对于患者后续的康复效果有着重要作用[1]。基于此,本次报告中选择本院两个时间段内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共计320份进行检验,得出数据记录结果,展开分析,最终将结论呈现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以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采集的160份临床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参照组,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集的160份临床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参照组。参照组:呼吸道标本42份、痰液标本33份、血液标本50份、尿液标本35份。研究组:呼吸道标本40份、痰液标本35份、血样标本47份、尿液标本38份。比较两组资料,呈现P>0.05,可进行讨论对比。

1.2方法

(1)呼吸道标本:让患者保持张口状态,使用棉签在患者双侧扁桃体处取标本,并将标本置于螺口管内;取患者鼻道内、咽喉内标本,同样置于螺口管内。(2)痰液标本:选择患者清晨起床时间,嘱咐患者向容器内吐痰。(3)血液样本:清晨时间采集患者静脉血。(4)尿液样本:选择中段尿,室温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及时检验[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阳性检出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320份临床标本的数据资料录入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组间阳性检出率选择χ2检验,以(%)形式体现结果,P<0.05,数据价值存在。

2.结果

比较阳性检出率,如表1呈现,研究组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较小,且P>0.05,不存在探析价值,而研究组的痰液标本、尿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且P<0.05,数据价值存在。

3.讨论

3.1发生因素

从影响标本阳性检出率结果的因素上来看,由于需要经历的环节较多,比如:标本采集、运送、检验等等,一旦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不慎,必然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从本次研究上来看,导致的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1)采集标本时操作不规范[3]。一般来讲,是否能够保证检验水平,其中重要的一项因素即标本质量高低,如果的标本采集不保证正确,将会直接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阳性,进而对样本采集对象的后续诊疗结果造成影响。(2)保存方式不正确,采集至送检时间间隔较长。大部分标本的保存、送检时间都有着严格要求,如果的不能够正确保存标本,或者间隔时间过长,必然会导致样本发生变化。(3)容器密封不严。由于容器密封不严,发生渗漏,影响检验结果。(4)未能按照标准操作进行检验。检验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责任心,导致结果受到影响。

3.2管理对策

针对于以上出现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1)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为了能够让标本采集人员、检验人员能够按照标准操作进行采集、检验,应当对其加强培训,内容包括:样本采集、检验、运送等各个环节的标准操作,使其能够掌握相关工作内容、意义等,并设定考核制度。(2)避免因个人原因出现误差。对于一般样本来讲,对于采集至检验时间间隔有着明确要求,对此,采集人员在采集标本过后,需立即送至检验部分。在对标本进行储存时,应当做好记录,送检人员在接到样本时,应当先对样本的容器的密封、外观形态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签字[4]。(3)使用合适的培养基。不同的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目的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了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需要使用相应的培养基进行。如果对结核杆菌进行检验,需要对痰液培养基的PH值加以控制,一般在(7.0±0.2)最为合适,如果过高或者过低,结核杆菌的生长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甚至无法检出[5]。(4)增加技术交流机会。对于检验人员来讲,为了能够使其具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应当为其提供对外交流学习机会,使其能够在与丰富医师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知识广度。(5)建立相应的馆规章制度。明确各个流程环节的规章制度,结合目前各个环节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制度明确要求,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做到有迹可循,以此提升检验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晓红,李明安,徐庆雷.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2):3126-3127.

[2]李丽,王玖红.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4):45-46.

[3]王亚萍,马长命.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3):46-46.

[4]陶世龙,朱锋,彭启松.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9):122-124.

[5]杜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5(12):2099-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