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煤炭企业如何落实以人为本

/ 2

浅谈新时期煤炭企业如何落实以人为本

李承泽

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振兴煤矿

近代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对煤炭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员工在煤炭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员工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坚持以人为本——要关爱员工生命

“关爱生命”,是一个时代性强,蕴含丰富内涵的话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人命关天,绝不能把人的生命当儿戏”。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从业人员众多,水、火、瓦斯、煤尘和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员工生命安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生命损失。关爱生命,首先要提高管理者安全认识。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左右发展、决定成败。作为煤炭企业管理者应深刻吸取和总结全国煤矿各类安全事故教训,切实把安全作为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其次,要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要充分发挥四、五级培训作用,拓宽培训载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员工岗位操作技能和正确避险能力。在此基础上,为追求培训更好的效果和质量,我们应结合事故案例寓教于乐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记忆深刻,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第三,要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从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制定严厉处罚标准,并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宣传和讲解,让每名员工都能熟知违章处罚“高压线”,使全员养成按制度办事、按规程作业的良好行为,彻底解决生产实践中马虎、凑乎、不在乎,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三乎、三惯”不良现象,最终实现员工行为的本质安全。

其二: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员工人格

在工作实践中,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尊重员工人格在企业生产组织、安全管理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做到管理有的放矢,思想融合到位,尊重员工的私人身份,才能使员工真正感到被重视,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甘心情愿为企业付出。以安全管理为例,以往员工违反企业规定或违章操作,管理者更多依赖的是“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模式。这种缺少亲情化的管理手段,只会增加员工的抵触思想和逆反心理。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如员工因疏忽大意造成的一般性违章和违规处罚,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出现违规行为,罚金给予全额返还;若再次发生,可加大处罚力度,使员工“心服口服”,并对违犯规章制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化解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矛盾,还能消除违章者的思想顾虑。使员工清楚,受到处罚后只要在工作中遵章守纪、按规作业,一样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一样可以获得家人的谅解,促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员工人格受尊重的需要,激发员工内心对企业的亲和力,进而会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

其三:坚持以人为本——要保护员工利益

员工是企业之本,企业内部管理秩序的建立与完善、实施与落实,无不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企业在为员工提供利益的同时,员工也在为企业创造利益,保护好员工的利益,就是保护好企业本身。从管理者角度讲,只有树立“双赢”的价值观,才能摒弃陈旧的管理意识和方法;才能自觉接受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才能自觉地了解、尊重和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从员工的角度说,只有自身的利益在企业中得到体现和保障,才能对企业产生向心力和忠诚度;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利益和企业的效益与前途是直接相关、紧密相联的;才能在心理和行动上与企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做出贡献。对此,管理者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的财力状况,按时为企业员工发放劳动保护,适时组织员工带薪休假,尽可能提供完善的福利。同时,也要完善内部保障机制,构建起一套严密设计不想为、严格管理不能为、严加追究不敢为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职能科室管理人员的权力和工作责任,严细工资奖金分配、资金管理和使用等制度,对虚报冒领、截留克扣现象严肃查处,增强工资奖金分配透明度,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切实维护员工的利益不受侵害。

其四:坚持以人为本——要维护员工权益

维护员工权益,是人本管理的根本,是保证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维护员工权益,最主要的是维护好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管理者应从员工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抓起,坚持做到员工最关心什么,就解决什么,最想了解什么,就公开什么,彻底消除员工维权的盲点和空白点。同时,企业管理者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员工意愿,让员工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通过正当的渠道表达出来,广开言路,虚心倾听员工意见,使员工参与到决策当中,体现出决策的民主性、公开性、科学性和超前性,从而避免产生脱离客观实际和损伤员工利益的决策。

其五:坚持以人为本——要关心员工生活

“员工的心,企业的根”。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要想有效地将员工思想凝聚到企业发展目标上来,对煤矿而言,就要坚持员工在企业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真心实意为员工做实事。日常工作中,我们应把握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民生思想和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把职工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任务。一要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在抓好职工洗浴等与职工密切相关的事情基础上,可以尝试开展为员工过生日送“平安蛋糕”活动,搭建企业与员工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平台,促使员工以极大地工作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二要开展扶贫助困,对职工群众出现的难事、愁事和亟待解决的事,要尽心竭力地办。特别是针对春节、中秋两大节日、子女高考升学期间,以及职工家庭发生突变等特殊时期,要体恤职工,尽到责任,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赢得职工群众信任和拥戴。三要营造舒心环境,员工的思想、情绪、心情等变化,直接决定了其工作的专心程度、创造性和工作效率。对此,我们应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以情“感人”,以情“管人”,为员工建立安全档案和“身心健康晴雨表”,班前安排专人根据员工实际状况认真填写,及时掌握员工的身体、情绪变化等信息,合理调整工作部署,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心情舒畅地从事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