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病社区康复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我国高血压病社区康复管理初探

严长舜

严长舜

(绥芬河市九鹤堂综合门诊黑龙江绥芬河157300)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康复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224-03

PreliminaryDiscussAboutRehabilitationManagementofHypertensioninCommunityinourCountryYanChangshun.

JiuhetangSynthesizeOutpatientServiceOfsuifenhe,suifenhe,Heilongjiang,China150073,China

【Abstract】Thehighprevalenceofhypertension,highmorbidityandhighmortalityratehasincreasinglycausedglobalconcern.Accordingtostatistics,inrecentyears,theprevalenceofhypertensionincreasedgraduallyinourcountry,Atleast160000000peoplesufferingfromhypertension.Closetothelevelofdevelopedcountries.Inthefaceofsuchaseverepublichealthproblem,OnChinesehypertensionincommunityrehabilitationmanagementmodearediscussedfromhypertensionofcommunityrehabilitationmanagementsignificance,principles,contentsandmethods,Forthegovernmentandhealthcauseadministratorsmakepolicyprovidereference.

【Keywords】Hypertension;Community;Rehabilitationmanagement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取代传染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有高发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能彻底治愈高血压的良方,因此血压升高者的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或生理学问题了,自然不是一般医学治疗所能解决的。21世纪是全新的科学时代,以预防医学、食疗医学为主流的现代医学观念为高血压的社区康复提供了全新的康复理念和方法。

1.高血压病社区康复的意义及原则

1.1高血压病社区康复的意义

1.1.1高血压病社区康复是解决高血压这一世界公共卫生难题的良方高血压病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已愈来愈引起全球的关注。据统计,我国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至少有1.6亿人患高血压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且到目前为止世界尚没有一种彻底治愈高血压病的良方,它不是纯医学所能解决的,是我国康复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难题。为此探讨高血压社区康复对解决这一世界难题意义重大。世界卫生组织(WHO)从1976年提倡社区康复,1979年正式开始在亚、非、拉几个发展中国家试行,到1992年全世界已有60个国家开展社区康复[1]。我国的康复医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于1986年正式开展社区康复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形成集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训练为一体的社区康复体系,并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铺开,这为高血压的社区康复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证和技术支持。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增加,社区康复的公平性、经济性与可及性也日益显现。显而易见,将高血压这一慢病之首纳入社区康复管理大有可为且任重道远。

1.1.2高血压社区康复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具体体现我国一开始就将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定位为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开展人人享有的初级卫生保健。然而,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政府理念和医药卫生体制的影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大多没有真正实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而且慢性病的病程长、费用高、治愈率低、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这样的工作靠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靠社区康复来解决。作为慢性病之首的高血压,理应依靠社区康复来解决,目前好多试点地区探索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就是因为依靠社区的卫生资源和环境,依靠家庭的卫生资源和亲属的帮助,在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基础上高血压病是可以在社区这一层级得以预防、治疗和康复的。高血压病无论是在诊断、治疗还是康复方面社区都有能力,也有办法,只有将这一慢病群体纳入社区康复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社区“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1.1.3高血压社区康复是实现医改目标,节约卫生资源的重要举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地解决民众的医疗需求。建国前30年,我们仅用了世界卫生总费用的1%~2%,满足了占世界总人口1/5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卫生公平和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水平曾排名世界第41位。而到了2003年,我国的卫生公平排名为世界第188位,列倒数第四位[3]。1984年世界银行《中国卫生部门报告》曾提到,中国正走从西方进口的、高度资本密集型的治疗道路,这样只能满足极少数人的医疗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仍然需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卫生发展战略(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适宜技术的医疗、康复和人文关怀)[4]。20年后我国没有出现世界银行预期的制度创新,而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卫生管理者深思。我国众多的高血压患病人群,仅靠现有的大中型医院,既是杯水车薪,也无疑是在浪费有限的卫生资源。对于这种可以预防及有效控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医疗机构应该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1.2高血压社区康复的原则

1.2.1社会化的原则高血压的患病率目前居我国慢性病之首,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支持与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和运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康复,把这件事落在实处。多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高血压社区干预项目,但目前尚只停留在试点阶段,要结合新医改整体目标把试点的经验推广应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起来。

1.2.2社区为本的原则高血压社区康复应以社区高血压病人康复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社区内部资源和力量,从社区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治疗、运动、食疗及物理康复的健康指导及训练。

1.2.3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高血压的社区康复,是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利用社区和家庭的卫生资源,采用健康教育、运动、食疗、现代及传统的物理康复手段,真正实现低投入、高回报、高效益、广覆盖的目的,就近就地,甚至可以以家庭为阵地,解决这一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

1.2.4技术适用的原则实践证明巧妙地将自然疗法、物理疗法与药物疗法综合应用防治高血压,能取得比单纯药物治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据文献报道[5],在物理治疗中,电离子导入、颈交感神经节超短波疗法、静电或高压电位治疗、全身镇静性水浴、磁场疗法、生物反馈治疗及传统的针灸疗法,对高血压均具有较好的康复作用,它可以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功能紊乱,使之趋于平衡,将物理疗法与药物疗法综合应用,能取得更显著更持久的康复效果。

2.高血压社区康复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2.1高血压社区康复管理的内容

2.1.1了解社区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明确本社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及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人们有关高血压预防及康复知识的知晓情况等,为制定科学的高血压社区康复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2.1.2开展常住人群高血压筛查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社区35~74岁的常住人群进行高血压筛查,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为其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康复措施。

2.1.3提供康复治疗服务包括应用各种康复措施,定期血压测量、饮食康复宣教、运动康复宣教、传统及现代康复措施的采用。

2.1.4普及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并传授康复技术应将高血压社区康复健康教育纳入经常性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以增强公众自我保健及防病防残的意识、社区有关部门应结合本社区的实际开展宣教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应在自己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病康复适宜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培训患者本人及家属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

2.2高血压社区康复管理的方法

2.2.1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模式和方法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及社区康复机构,依据社区的社会背景、经济水平、文化习俗、康复技术资源状况和康复对象需求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血压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和办法。

2.2.2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措施根据高血压筛查结果及健康档案确定高血压社区管理对象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案应包括是否药物治疗以及合理应用各种康复措施,包括运动方式、饮食宜忌、最佳食疗食谱及物理疗法的选择。

2.2.3因陋就简,配备齐必备的仪器设施在社区现有的情况下,以低成本,广覆盖原则配齐高血压社区康复的必要仪器设施。要根据现有社区的经济条件而不是一刀切的全一个模式,要因陋就简,有条件的就上一些高端一些的康复措施,条件差的那就上一些传统的,比如针灸针、梅花针等。总之要量力而行,不再搞大帮轰,一起上,要弄了就能用,有人会用,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2.2.4因材施教,普及高血压康复知识和技术应将高血压康复知识和技术纳入经常性健康教育内容以增强社区公众的防病防残意识,社区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编写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的科普读物,使社区康复人员、康复对象及其亲友应用康复知识和训练方法,开展以自我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可以根据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和适宜康复技术培训。把康复知识和方法教给广大社区工作者、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真正做到社会公共问题社会解决。

高血压病可通过社区康复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高血压病的康复管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且预防胜于治疗。还必须强调有血压升高者经康复治疗6个月血压虽正常平稳,仍需坚持不懈力行新生活。因为绝大多数血压升高者或早或迟会再出现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时通常没有特别的症状,有时还会被当成一般感冒而未能引起注意,一旦成为高血压病就是终身病,需终身服药,且药物只是缓解症状、延缓高血压病的发展而已。因此,高血压社区康复管理是一件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而以此为模式带动整个慢性病的社区康复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毓敏,郭清.社区康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4):94-95.

[2]董庆艳.大庆市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6):32.

[3]郭清。初级卫生保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卫生公平底线[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1-3.

[4]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3.

[5]董立霞.亚健康状态的自我评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