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即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1

后勤即服务

宋希庭

宋希庭(潍坊第三中学,山东潍坊261021)

中小学校的后勤工作,是为学校提供物资保障的,是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先行官”。

一、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首先,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实现教育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保证。只有后勤部门提供了必要的物资设备、用具的条件之后,才能使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其次,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可以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为他们排除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搞好工作和学习。

第三,做好学校后勤工作可以使学校设施、设备和物资、校产等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资金周转率和设备使用率,从而降低培养人才的成本,提高办学经济效益。

第四,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可以培养师生的节约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师生爱护公物的好作风。因此,创新性地做好学校的后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创新学校后勤管理

服务是后勤的灵魂,也是后勤管理永恒的主题。因此如何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需要,保证学校稳定与健康发展是学校后勤管理科学化的重要课题。因此必须进行理念上的创新。

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任何管理都是人的管理或者说是人的自我管理,因此,无论是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参与管理都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其次,要确立始终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师生生活的服务理念。要变后勤“被动式”服务为主动服务,一切从教学、科研、师生的需要出发,以优质服务促进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实现以服务促发展,以服务求效益的目标。

第三,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是后勤工作永恒的主题。后勤工作的宗旨是优质服务,服务育人。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刻不容缓。

第四,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素

质整体不高和服务育人意识的缺乏,是制约后勤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后勤服务工作是一项平凡的工作,但是他们又是与一线教师和学生直接接触的工作。因此,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后勤服务工作的优劣,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外塑形象,内提素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不断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要创新工作,注重示范育人。要努力建设一支具备育人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后勤服务人员队伍,使后勤服务人员在服务工作中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和良好形象。

一是要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学习培训。要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统一大家的思想,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及行政办公会的工作要点,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依法办事,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的技能和水平。

二是要加强对后勤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让职工充分认识学校后勤工作的教育属性,始终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三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尊重员工的感情,关心员工的生活,了解员工的愿望,注重员工个人价值的提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和关爱后勤员工,后勤员工才会更加努力的改进服务手段,优化服务质量,服务好全体师生。

三、从细微处营造育人氛围

后勤服务的最终归宿是育人。因此后勤服务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首先,从“小事”入手。一是端正做“小事”的态度。要注重细节,要有从“小事”做起的思想。后勤工作涉及学校的发展与稳定,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础。因此,后勤人员要有敢当配角的精神境界,要具有奉献的精神,要立足本职,做好基础工作。二是要怀有做“小事”之心。要做好“小事”,必须有耐心、恒心、诚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平衡心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持之以恒,创造佳绩。三是要有做“小事”之策。要潜心研究,制定策略,深入年级、处室,教师、学生之间,掌握运作规律,加强员工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在“小事”中发挥才智,在平凡的“小事”中有所作为。

其次,坚持活动育人。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根据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实施后勤管理,开展育人活动。以优良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谱写教书育人的新华章。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一是服务活动的主动性。要及时维修损坏的教学及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使广大师生感到家一样的温暖,产生归宿感,从而形成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二是管理活动的规范性。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三是教育活动的经常性。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要针对各个时期学生出现的不良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总之,后勤工作要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教育教学及生活所需的物资设施、设备需要,要充分发挥后勤服务的保障功能。尤其是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学校办学条件的新要求,后勤管理者更要及时更新服务观念。要广泛宣传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外宣传学校后勤改革的现状,树立学校后勤管理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