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正身谒经典——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一点体会

/ 3

寻根正身谒经典——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一点体会

付珍萍赵斌

付珍萍赵斌(成县中医院甘肃成县742500)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335-03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都有其自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但是相比而言,中医学更具有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生命力强的优势。中医学的完整体系从最早诞生至今,最少不下三千年,其中的一部分被后来人去粗取精发扬光大,但绝大部分依然被完整保留下来流传于世,可是在把它作为精华和高能工具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却随之出现了纷纭繁杂的各家之说,一方面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得以丰富提升,另一方面,也引致诸多学界内外人士对于中医学中的诸多理论与技术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乃至直接影响了中医疗效和社会公众对中医的误解,孰对孰错?无法辩驳明了之时,最好的解决办法,一是通过实践去求证,另一种有效办法,就是向经典著作去请教,因为,经典著作作为中医学最具代表性的特殊文化宝藏,至今依然是后学者明方向、晓大理、得大巧、成大器的圭臬,通过拜谒问询它,就可明晓中医学高深成就的渊源以资正身。笔者在三十余年的医学生涯里,不仅坚持研习之,更注重在全科临床实践中不断深化应用和推演,受益颇丰。兹谈几点体会以示之:

1中药如何服用才算正确

通过口服中药来防治疾病,对于一名中医来说,似乎是再也基本和简单不过的常识了,其实不然,现在学界内外大都不问证情传变与需要,径直指定中药服法是“一日一剂、一日三次“,乃至所谓的”三三制“,而大量的临床事实已经证明,如此所说,只能适应一般慢性杂病的常规治疗,而对于诸多急性外感病、危重症和疑难病而言,都不仅是死板教条、存在严重错误的,更有误人性命和严重损害中医科学形象之弊,关于这一点,只有到你认真学习经典著作之后,即可明白其究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述桂枝汤方及其方后嘱有:“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謺浙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解词】父咀:原意指用口将原药咬破后食用,后引作切碎后按照需要而应用。

适寒温:将药液的温度调至不热不冷的程度。适:调适(药液的温度)。

服一升:进服所取三升药液中的三分之一量。

温覆令一时许:(让患者)盖上暖被子休息大约一个时辰(两小时)的时间。令:让、教导。覆:盖上被子。许:大约。

一服汗出病瘥:服了一次就有汗出、太阳病也随之解除了。一服:指只服用了一次药,而非现今所说的一剂。

不必尽剂:不一定要把所煎出的药全部喝完。

不汗:(还)不出汗。汗: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作“出汗“。

更服依前法: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再服用。倒装句,按现时的语序习惯,当为“依前法更服”。

小促其间:稍稍地缩短两次服药的时间间隔。

令三服尽:让患者把三升(一剂的总煎取量)药都喝完。令:指令、要求,这里译作叮嘱。

一日一夜服:昼夜连续服药。一日一夜:古代地方俗言,“日”指白天,“夜”指晚上,连起来即是昼夜。

周时观之:昼夜连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周时:一天,即从明到黑夜为一个小周期,古称十二时辰,现称二十四小时。观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之,指患者。

更作服:再度地按照前面的原定方法服用。更:再次、依然,连词。作:结构助词,不对译。

二三剂:每天可服到两剂或三剂。此“剂”意与现今相同,而“不必尽剂”中的“剂”,则指把一剂药煎取的药液,如前的服过了一升,还剩二升,即是其“剂”之意,词随其语言环境而有变化。

五辛:泛指各类辛辣食品。

【感悟】《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所注煎服法,明确揭示了中医服药法的真谛,也第一次完整地推出了中医护理学——首次公开地昭示了中药不仅可以一日一剂定时煎服,而且可以服一次中病即止,或一日二、三剂昼夜连服;同时还要注意服药后的主要指标变化,从而确定是否继续服原方药,以及饮食宜忌。《伤寒论》共出113方,其中以桂枝为名的类方就最少有27方,而这些方后大多都是“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可见桂枝汤煎服及禁忌法具有普遍代表性;鉴于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伤寒论》之魂,本段经文所示的”桂枝法“在中医学中的崇高地位与临床指导价值即可不言而喻。古今精学并高笔注译《伤寒论》者不计其数,有重大发挥与成就者亦不下400余家,然因其止于书房或仅限于普通门诊,所重在以文解经,少于系统的急重症救治,故而往往只在乎玩味桂枝汤正文,却对其方后嘱多有忽略,以致精粹遗失于股掌之间,不可不谓遗憾之至!

《辨阳明病脉症并治》208条大承气汤:“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解】炙:制,指笼统的所有炮制方法,并非单指蜜炙,与今意有别。

二物:省略主语句,隐指厚朴、枳实,因为下文出示了大黄与芒硝的具体入煎方法,前后不重复,最大限度地减缩字数,做到惜字如金,此为《伤寒论》特殊语法代表与写作特点,后世大家评价“字字珠玑”、“如神龙出没”,即是以此类文字为根据的。

分温再服:分两次乘温服下。词序有特殊排列。再:两次,数量词,而非连词(接连)。

得下:大便得以通利。主语(大便)省略句。下:泻下,因原方意在于荡涤阳明腑中的大量结滞,从而使得腑气复以通利,为迅猛通下法的代表方,必在不得已之时而方用之,故而,此处之“下”不能指随意的大便排出,而要在达到方效指标——结滞完全被排泄出去,从而使气机恢复升降通利,由此可见,经典著作中含义精深的程度,并不以字数多少来定夺。

余勿服:剩余的药液就不要再继续服用了(以防药过病所或过伐伤正)。

(《温病条辨》在论述同方时尚有“煮取三杯,先服一杯,约二时许,得利,止后服;不知,再服一杯;再不知,再服。”可参考。

此外,《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症第二》有:“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此段正式提出了一日三次的服法。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此段暗示将一剂药在一日之内分三次服下法。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症治第三》:“括蒌牡蛎散方括蒌根牡蛎熬,等分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此段正式提出了散剂一日三次的服法。

《金匮要略·疟病脉症并治第四》则有:“柴胡去半夏加括蒌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甘草各三两括蒌根四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此段正式提出了汤剂一日二次的服法。

《温病条辨·中焦篇》:“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增液汤方(咸寒苦甘法):元参一两麦冬八钱,连心细生地八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此段提出了不拘次数而以临床指征为准的服药法,近似大承气汤,但其药量远超出于外。

《温病条辨·中焦篇》:“减味竹叶石膏汤方(辛凉合甘寒法):竹叶五钱石膏八钱麦冬六钱甘草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一时服一杯,约三时令尽。”——此段明确指出要间隔每两小时服一次药,这里的“时”仍指一个时辰,因为西方时钟表引进中国并正式应用已在民国年代,清末时仅作欣赏而已。)

【感悟】

通过再度温习以上经文可知,中医用药治病除讲究药味配伍外,也毫不忽视每次用药剂量和服用次数及其间隔期的重要意义,围绕药中病的、适度即可的宗旨,必须灵活掌握一次降(xiang)病即停服该方或继而改处新方、一次未能降病则继用该方直至尽剂、一剂还未降病且病症仍未变化者则可减缩间隔为一日服原方至二三剂、病变药随之即变、药随病行紧追不舍等基本原则,根据临床实际,还可引申为不论病症与处方是否变化,都要紧扣病情随机适量、足量用药,也就是说,服用中药以解除病症为主,绝不死定其量与次,特别对于重危疑难之病,要做到“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恰是数百年来中医学人最惨痛地遗失的精要所在,直至现今,诸多同道仍在迷茫无端地抱守“一日一剂,一日三次或两次”的教条理念,其害不仅在于使诸多患者受害,同时也随着疗效的丧失,使中医学陷于被动甚至面临毁灭的境地,我辈可不猛醒者乎?!

2关于中医特殊疗法的启示

(1)放腹水术

《灵枢·四时气篇》载:“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內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束之,束缓则烦悗,束急则安静。间日一次,水尽乃止。”

[解]徒水:《类经》二十一卷第三十八注:“徒:但也。有水无风,故曰徒水。”

环谷:《太素》卷二十三杂刺杨注“环谷当是齐中也,齐下三寸,关元之穴也。”因现知经穴中尚无此穴名,故存疑待考,但其具体部位究竟不出大腹部范围,临证当结合实际而随机定位。齐:通“脐”,指肚脐。

铍针:古代九针中的一种,针的下端如宝剑尖端,两面有尖刃,多用于外科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针之:与下文“刺”同,实意为切开一个小口。之:他,代指患者腹部已选定的手术部位。

筩之:筩,即今“筒”字,为古今字,指中空如筒的针,这里与“之”连用,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作“再把筒针安放到患者腹部已做好的切口里”。之:他。

而内之:(继而)再往他的深部插入(直到出水为度)。而:连词,再。内:同“纳”,通借字,进入,这里译作“插入”。

入而复之:把筒子插到底后,再稍稍地往回出退一下。入:进入,但因此前已有“内之”,故在这里应以最深度(底)解。复:返转,这里译作稍做回退。之:结构助词,表停顿,不对译。

以尽其水:直到把他的腹水放完。以:连词,表连续,不对译。尽:“使……尽”,使动用法,动词活用。其:他的,代词。

必坚束之:必须紧紧地把他的腹部缠束起来。坚:实,这里译作“紧紧”。束:束缚,这里译作“缠束”。

束缓则烦悗:(如果)缠束过于松缓就会使患者感到烦闷不适。则:就,连词。烦:一般指心中慌乱不定,这里指腹中难受。悗:重滞不利。

间日一次:间隔一天一次。间:隔。日:表单位时间,这里省略了“一”。读经典讲究“于无字处知精义”,此即一例。

【感悟】

此段经文不仅简明扼要地陈述了放腹水法的用具、手法要领、术后护理,尤且充分展示了中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创立的不能不令人十分地敬仰的外科诊疗技术,它以铁的事实证明,中医并非只有切脉、服药、针灸等有限的几种方法,还包括许多理化与手术疗法;现代医学所使用的现代放腹水法,只在于工具材料的先进,而工具材料的改进,又是全世界科技人员共同劳动创造的结果,绝非西医学所独有,所以中医也决不能以此甘示落后,更不能自动丢弃不用,束手受败,中医握有放腹水法的发明权,当然也拥有手术的发明权,我辈自当择优而进取之。

另外,在《内经》中,还可看到“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刺虽久,犹可抜也”之类的论述,加之晋隋唐时期医著中所出的以淡盐水、清酒清洗伤口法、接骨法等,这就充分说明中医很早即有丰富的外科手术疗法,作为中医后学者,自觉继承和大胆运用手术方法,当然无需任何顾忌,发展提高天命使然!

(2)人工呼吸术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载:“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屈伸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尤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耳,罙好。此法最善,无不活者。”

【解】上下安被卧之:从头到脚身下都铺上被褥,使患者安然平躺着。上下:指患者的上下身体。安被:放置被褥。卧之:使之卧;卧:使动用法。

弦弦:像丝弦一样稍显绷紧。

纵之:使之纵直,指不要过于太紧。

摩捋:轻轻按摩并把他摆放顺当。

一炊:一顿饭的时候。

引按莫置:导引按摩不要停顿。

苦劳之:使患者太劳累。“苦劳”本为形容词,在此与代词组合,便自然活用作动词。

须臾:一会儿,时间副词,意指短暂,与后句的“及稍止”意同。

若向:如果再……,假设连词。

罙好:更好。罙:同“甚”,通借字。

【感悟】

本文通过对自缢者的救治方法论述,十分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古贤早在东汉年代甚至之前就已经创立了人工呼吸法以及相关的系统救治方法,是中医学急救成就的有力证据,甚至明显早于西医发明,至少中医有堂堂正正适时取用之权。

3综合救疗术

再举例如:《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有载曰:

救卒死方

薤捣汁,灌鼻中。

雄鸡冠割取血,管吹内鼻中。……鼻道给药法。

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昏迷时期口腔灌服法。

鸡肝及血涂面上,以灰围四边,立起。……面部皮肤给药法。

大豆二七粒,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被动口服法。

救卒死而壮热者方。

矾石半斤,以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足浴法。

救卒死而目闭者方

骑牛临面,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荚末鼻中,立效。……”……物理运动配合耳、鼻给药综合救治法。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症并治》:“蜜煎方,食蜜七合,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梃,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灌肠法。

【感悟】通过以上多途径用药的论述与方法细述解析,又可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药不止是可以从口而入,更可从鼻腔、舌下、直肠、尿道、皮肤等多路进入;口服不只是对清醒者大量一次给,照样可对昏迷或吞咽不便者采用以一定的方药小量频频滴服、吸入,给药又必须注重真实进入量,以及煎药水质、药温、服药时间及服药后饮食宜忌等方面的严格选择与应用之妙。

总之,不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各科疾病诊治理论与方法,大都可以在经典著作中找到其源头,特别是在当今中医学术百废待兴之时,澄源彻流首当其冲,我们一定要学好经典著作,明确宗法,发展才能达到健康和持续,中医事业也才真正有其出路和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