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题图质量检查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专题图质量检查的方法

孙立军李小强仲健民

孙立军李小强仲健民

32023部队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综合考虑生产过程中影响成果质量的各方面因素。依托地图质量检查软件,对专题图质量检查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叠加检查法、分色区别法、分层检查法、符号替代法,对专题图数据的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拓扑关系、要素完整性、逻辑关系等作全面的检查。减少了入库数据的错漏率,把错漏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质量检查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成图质量和精度。

关键词:专题图影响因素质量检查

一、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式和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化作战需求,对军事测绘导航保障不断提出新要求,一方面缩短地图产品的生产周期,另一方面保证地图成果精度。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图质量。

专题图是军用地形图的一种,成图比例尺大都在1:2.5万以上的大比例尺地图,图上表示的内容与军用地形图相比有较大的差别。一是图内要素表示广泛,数据信息量大;二是根据成图比例尺设计相对应尺寸的地图符号[1],图形符号种类多,色彩丰富;三是基础资料形式多种多样,成图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成图精度。四是成图比例尺不固定,图幅任意截幅、不接边。因此,本文针对专题图的特点,从位置精度、属性精度、地名注记、要素完整性、逻辑关系合理性等多方面对专题图质量检查的方法进行讨论。

二、影响专题图质量的因素

当前专题图生产主要有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2]、扫描数字化、地图修测等成图方式。结合成图方式,分析造成专题图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基础测绘资料因素。基础测绘资料的现势性、几何畸变、分辨率等情况,决定了作业手段和方式,同时也体现了成图精度的高低。二是作业标准不一致因素。不同的作业标准对数字化采集要求不一样。例如:等高线与常年河。专题图作业标准要求等高线遇到依比例尺常年河数字化采集时不间断,保持等高线入库数据的连续性;而军用地形图作业标准则要求等高线数字化采集时断在依比例尺常年河的岸线上,使两者要素间关系合理,图面效果美观。三是人为因素。有些工作人员因为个人因素,操作软件不够熟练,在数字化采集时出现误采、漏采、要素编码属性赋值不准确,以及采集精度不正确和逻辑关系处理不合理等影响成图质量的情况。

三、专题图质量检查的方法

综合影响专题图质量的因素所述,同时考虑三级检查验收和终审制度[3]。借助质量检查软件[4],对专题图质量检查的方法如下。

1.叠加检查法

利用质量检查软件,使入库数据以地图符号化的形式显示,再与采集底图镶嵌套合在一起,形成入库数据与底图的色相反差,这样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漏采、采错的要素更突出的显示出来。具体操作方法为进入软件打开像素图,利用图形操作定位工具,先对采集底图进行图幅四个角点定位采集,然后输出入库数据符号化,最后再把二者镶嵌套合。通过该方法可以轻松的快速检查出要素的完整性、几何精度等,并及时得到修改。例如:等高线赋值错误,地物漏采、高大建筑采集几何变形、失真,地名注记的注记输入错、颜色错的现象。

2.分色区别法

利用质量检查软件系统文件下的色彩库,对需要检查要素的搭配表进行设置。具体操作方法为进入检查软件的系统设置,打开搭配表找到所要设置的要素编码,对面、线符号搭配表进行设置。设置颜色时,充分考虑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色彩搭配的偏爱。通过该方法能及时发现要素编码属性输入是否正确,细致的区分不同属性要素,使每个要素的编码属性都能逐一检查,便于进一步数据修改。例如:交通层的县级道路、主要街道、次要街道正常设置为白色,调整设置县级道路为红色,主要街道为紫色,次要街道为青色;居民地层普通街区的边线和独立房屋面填充正常设置为黑色,调整设置普通街区的边线为绿色,独立房屋面填充为黄色。

3.分层检查法

利用质量检查软件的选择要素层工具,调整显示检查所需要的一个或多个要素层。要素层选择时检查人员要充分考虑要素与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该方法可以直观、清晰的检查数据拓扑结点是否正确,链拓扑关联数目是否正确,要素与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是否合理性等。选择一个要素层显示。例如:水系层,可以检查河流等级、河流流向、拓扑关系等。选择多个要素层显示。例如:水系和地貌层,可以方便的检查出不同要素层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等高线高程值检查河流是否存在爬坡、倒流以及等高线协调性等情况。如图3-1居民地与交通。

4.符号替代法

在生产过程中的误操作,有时会产生数据冗余。且冗余的数据夹杂在多条同类要素中,用质量检查软件处理时只能显示具体要素层数据有冗余数据,却无法找到冗余数据在图内要素层对应的位置。目前相对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ODATA数据中对该错误要素编码属性进行更改,更改的要素编码属性尽量在本层数据中要素编码属性没有使用过,这样更改后的要素比较明显,并快速查找到冗余数据。例如:等高线高程数值输入在比高一项中,并且该图等高线比较密集,逐条检查显然不符合实际,这时把等高线属性编码在ODATA文件中改为石质陡崖,再通过质量检查软件的地图符号化显示,很容易就能查找到该要素的图上位置,然后在入库数据中选择全部删除。

以上讨论的诸质检方法,是来自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地图质量检查新技术、新手段在不断的发展着,因此,专题图质量检查方法也一定会愈发完善。

四、结束语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失之毫厘,缪之千里,任何一个环节的细微差错,都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成图质量。为了保证专题图成图质量达到合格,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挖掘质量检查软件的潜能与特点,这样既能快速查找出错漏问题,又能很好地提高作业效率和成图质量,为生产优质的地图产品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鲁宾逊.对地图设计的思考[M].测绘出版社,2012.

[2]李玉宝.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武仕,高德俊等.军用目标图质量评定[S].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2012.

[4]吴芳华.地图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用户手册[Z].总参测绘研究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