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孙凤香1姜永杰2陈伟3

1青岛胶州市人民医院北院266300;2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266555;

3青岛胶州市人民医院北院266300

摘要:目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在护理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便于找到更好的护理方式。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72例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患者均通过白内障囊外摘除,然后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前、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术前的各种护理,宣传白内障的有关知识,术前所有患者的心情平静,积极配合了手术的进行,术后进行的护理措施使得手术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术后72例患者的视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心理护理;晶状体

前言:白内障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的视力障碍,主要是由于晶状体浑浊引起的眼科疾病。白内障的患者主要是70岁以上的人群,这部分老年人的发病率超过80%[1]。什么原因导致了白内障在老年人群众如此高发的眼科疾病?已知的原因可以归纳如下:随着人的衰老,晶状体自然状态的出现浑浊;做为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等。当前白内障治疗的有效手段是进行手术,没有特效药物能对白内障进行治疗。临床上一般认为白内障患者视力0.1及以下,就可以行手术治疗[2]。白内障的老年人一般生活自理出现障碍,因此,老年人白内障患者心理负担很重,严重影响了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康复。因此需要临床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并发症等,提高老年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本问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等的护理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72例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男性28例,女性44例,年龄在53至91之间,平均年龄68岁。72例患者中单纯性白内障的9例,白内障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0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4例,患者仅感光的28例,其余2例患者白内障并发肾病。

1.2方法

72例患者均通过白内障囊外摘除,然后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由于是面临老年白内障,因此制定了老年白内障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指导,对这些患者集中讲解了白内障的形成原因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讲解了手术的过程,以及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还有针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会有紧张等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主要是由于老年白内障长期的视力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3]。通过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但是患者对手术的成功率表示怀疑,担心手术后的并发症会不会使得自己的视力更差等不良的心理活动。针对患者的这些不良的不良的心理活动,术前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向患者明确手术的过程,手术医生的经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这些并发症都是可控制的,最终让患者认为白内障手术是安全的,确实可以提高视力,努力争取患者最大程度的积极主动的配合。

2.2关注患者病情发展

白内脏患者的病情一般不稳定容易出现波动,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时查房,对白内障患者的血压、脉搏、心跳等生命指证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要对这些患者的血糖进行定期的检测,控制血糖,稳定患者的病情[4]。另外,由于白内障患者是特殊的人群,视力较差,因此白内障患者的病床要设有栏杆,防止病人翻身不小心掉床下;患者下床要有人帮助等。另外患者要注意不要受凉、感冒,否则手术要等感冒症状消失后才能进行;患者要注意排便,防止便秘,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刺激性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患者还须戒烟戒酒。

2.3术前的检查

术前检查主要是用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态是否能够接受手术,检查的项目为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术前指导患者眼球做有规律的运动,手术前1天,患者的睫毛要剪短。对泪道进行冲洗时用抗菌眼药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患者应用散瞳药物、止血药物等,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2.4术后护理

术后为了保证患者用眼,采用眼纱盖住眼睛,减少患者眼球的活动[5]。患者术后要绝对卧床,不能四处走动,防止患者的眼睛眼内压升高、前房产生出血等。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术眼敷料给予认真地观察,主要是看敷料有无渗出液体等,如果患者感觉术眼肿胀难以忍受,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防止术眼恶化。

3.结果

通过术前的各种护理,宣传白内障的有关知识,术前所有患者的心情平静,积极配合了手术的进行,术后进行的护理措施使得手术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术后72例患者的视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讨论

引发老年人致盲性眼病的最主要的或者最常见的病因就是白内障,老年人白内障应该是一种生理过程,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衰老,晶状体变的浑浊变性,对老年人的视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轻者视力减退,严重着全盲。发病的年龄一般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出现白内障,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利用摘除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在过去的护理模式中,护士谨遵医嘱,按照以往常规的经验进行护理,机械化的进行护理的工作。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从患者的外在行为上着手进行剖析病人的心理活动,积极的沟通交流,找到病人的压力来源,通过护理,改变患者的心态,让患者建立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救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对患者的合理心理诉求进行满足,形成护患关系的良好循环。有学者研究指出,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前房出血等。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提出了深层次的,护理人员不仅仅要靠单纯的熟练的技术,还要对心理学等有相关的了解,护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精湛的护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刘国英.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9)

[2]石莹.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2(23)

[3]刘海燕.11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07)

[4]马岩.6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4)

[5]吴艳梅.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术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