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纤维桩在后牙区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38例纤维桩在后牙区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林枫

林枫(辽宁省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124000)

【摘要】目的讨论纤维桩后牙区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将77例行后牙区残冠修复患者分为金属桩核修复组(对照组)和纤维桩(治疗组),随访观察6~18月。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修复体脱落和牙体折裂,对照组脱落7例,根折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的固位性能与抗根折性能与金属桩比较,临床实际性能美观上优于金属桩,对影像学的诊断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在修复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纤维桩后牙区残冠修复

金属核桩冠修复术是临床常见的残冠残根保存方法,但金属桩核作为修复手段其弹性模量过大,易致根折[1]。个别患者有金属致敏性的可能,而且不美观,在多根管后牙修复时操作复杂,繁琐,复诊时间较长。本研究应用纤维桩修复38例后牙区残冠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77例行后牙区残冠修复患者随机分为金属桩核修复组(对照组)和纤维桩(治疗组)。对照组39例,其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在17~72岁之间,平均(33.5±3.7)岁。治疗组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在17~71岁之间,平均(33.4±3.6)岁。排除合并有肝肾等其他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及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或者依从性差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修复时机均为患牙根管治疗后1~2周,无临床症状,叩诊无不适,均摄术后片,根管充填均基本达到X片评价的恰填范围。

1.2.1对照组

术者先用引导钻确定根管走行和方向,再用P钻去除根充物,根据根管大小的不同,采用大小合适的通用钻制备根管,再用完成钻制备根管。根充物去除完毕后,再除根管壁和剩余牙体组织的倒凹,制备印模,超硬石膏灌注模型,采取间接法制作核桩,根据根管的实际情况,如弯曲度和根管分叉程度,考虑是否采用插销式或分体式桩核设计,复诊时采用3M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完成桩核。

1.2.2治疗组

根管制备同A组,制备中必须参考X片的根充长度和根管走向,一般情况下,控制制备的长度为根管的2/3~3/4左右,根据根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向。根管冲洗干净后,用纸捻吸湿,然后轻吹根管,保持根管壁的轻度润湿,纤维桩根管内试用,确认大小长度是否合适,最后用RelyXUnieem进行粘结。Unicem导入根管内后,再将桩上充满粘结剂,轻加压,再光照,待结固后,再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光固化树脂制成树脂核,完成桩核的制作。

1.3疗效评定

两组核完成后,根据冠的要求完成牙体制备和取模,复诊时检查冠就位、密合性以及咬合后行3M粘结。所有患者随访6~18月不等,通过临床或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冠修复体和桩的固位、密合性、牙折或根折情况。

1.4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固位性能和根折性能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固位性能和根折性能比较,n(%)

3讨论

纤维桩在后牙区残冠修复中具有固位性能良好,根折率低的特点,作为一种非金属桩具有很多优势。首先,纤维桩的半透明性质与牙体颜色相近,能够提高患者在修复后的美观性能,使冠修复体呈现更自然的外观,这种优势是金属桩无可比拟的。在现代社会对个人形象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后牙的全瓷修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而纤维桩将会在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时间长的常规金属桩会在牙龈边缘染色,其生物相容性较差。而纤维桩的强耐腐蚀性及高电阻性使其很难被腐蚀,无细胞毒性和致过敏性,从而增加了桩核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了桩核安全性。最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与纤维桩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纤维桩能够更好地传递和分散咬合力,其固定良好,根折率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另外,在必要情况下,纤维桩可用专用拆桩工具拆除,而常规铸造金属桩拆除较难,后遗症较多。铸造金属桩时,如果存在髓腔或根管壁倒凹,那么需去除相应的倒凹,进而加大了对牙体的损伤,而纤维桩不需去除倒凹,因此,在后牙残冠残根的修复中优势很明显。

综上所述,本研究纤维桩的固位性能与抗根折性能与金属桩比较(P>0.05),但临床实际性能优于金属桩,在美观度更优于金属桩,对影像学的诊断不会造成影响,可见纤维桩在取代金属桩应用于后牙区残冠的修复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病例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随访年限较短,因此,纤维桩在后牙残冠残根临床应用的远期疗效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峻武,王萍.纤维桩系统的发展历史与进展[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241~242.

[2]蒋兵.两种桩核系统修复残冠残根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18~19.

[3]顾卫平,王琛.纤维桩用于后牙残冠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5):692~694.

[4]张少锋,周冰,毛勇,等.不同桩核材料对牙根应力状况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20(5):49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