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态的商业动线设计研究郑文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基于业态的商业动线设计研究郑文迪

郑文迪

广东广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3900

摘要: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在不断提升,对于商业项目的运营有着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平台对实体商贸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商业项目需加强自身的布局规划设计,来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本文对业态布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商业动线的类型,对基于业态的商业动线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业态;商业动线;设计

前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商业项目建设量也在急速增加。商业项目体量大,前期投资金额巨大,也伴有极高的风险。商业项目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对项目的业态定位、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工作环境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业态布局与动线规划是商业设计的核心问题,其在实际执行时有较高的难度。

1.商业业态分析

商业项目设计工作开始前,需对各种业态的性质加以了解,对各个业态所需求的空间形态要求有充分的认识,基于商业项目的价值来进行商业动线设计。

商业业态按功能分类,可简要将其分为零售、餐饮、娱乐三类。如按消费方式分类,则可分成随机性消费业态,和超市、健身等目的性消费业态。

根据消费层次,商业业态可分为日常必需性消费至奢侈性消费等若干个层次。对商业项目的价值进行分类,则为主体营造价值、租金价值、聚客价值等。

2.业态布局原则

2.1合理选址、分区

传统商业街区的业态布局大多为自然形成,基本是同类业态的集合体,有极强的聚集效应。传统商业街区的业态布局能使顾客有同类商品的比较挑选机会,商家能利用这种方式来提升整体的竞争力。业态布局应注重商业项目的业态性质,避免不同类业态在同一个地域营业,降低商户之间互相冲突干扰的可能性。

业态分区还需注意商业项目的档次问题,对目标消费群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进行研究。高档与中低档消费业态并存共赢的情况不多见,应避免低档业态拉低高档业态的营业环境和无效客流的干扰性。

不同业态的租金也有很大差别,如超市能负担的租金相对较低,则其位置大多较差。负担租金能力较强的高档餐饮、珠宝等商户,基本位于为区域内的最好地段。业态布局规划应结合项目的用地条件,分析各个地域的租金情况,设计相应的环境与空间尺寸,来进行业态的规划布置工作。

2.2增强互动

商业业态需有多种业态共生,增强业态间的互动,以此来促进消费行为。利用消费的关联性与类别的互补性,来对消费需求进行充分满足。

2.3引导客流

对随机性消费的商户业态进行客流引导,是商业业态布局规划的关键所在。将有极强的聚客能力的商户如超市等,设置于主动线两端,目的性消费业态地点定于角落或高层位置,来拉动客流,避免动线盲区。

2.4参考顾客消费习惯流程

参考顾客的消费习惯流程,也是业态布局规划的重要原则,将商业业态与相关设施进行衔接,使顾客能够较为便捷地完成整个购物流程。

3.商业动线分类

3.1线型动线

线型动线是以单一的主动线来讲各个业态进行连接。主商业内街两侧大多为零售商铺,中部及两端插入主力店,且主商业内街几乎无岔路口。线型动线包括直线型、弧形与L型等多种形式,在可视性与商户均好性上有很强的特点。线型动线布局紧凑,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且主商业内街路线简单无死角,易于引导顾客逛完全部商户。

3.2环型动线

环型动线是主商业街将中庭、主力店铺等环绕而形成的闭合路线。环型动线上的商户可单侧或双侧布置,主力店大多为环线的中心地段,如环线为多边形则可能位于环路路角。环型动线有更强的适应性,在多边形地域有较多的应用。环型动线的路线回路闭合,能避免顾客迷路或走回头路,其室内环境景观构建还有利于增强顾客的购物体验,避免购物死角问题产生。大型的环型动线的长度设置上需多加考虑,环线过长,则会增加顾客的疲劳度,如其疲劳度过高,则可能不会逛完整个线路。部分环型动线的中心位置与最近的室外出口不利于紧急疏散,需对环线平面加以调整,如增加疏散楼梯或调整多边形边线形状。

3.3辐射型动线

辐射型动线的分支数量不定,分支形式以Y字形与T字形更为常见。辐射型动线中的主动线能结合其业态需求,在主动线上形成枝形子动线,灵活性极强,且兼具极高的场地适应性。线型动线和环型动线难以覆盖整个商业地域时,辐射型动线的应用能引导流量,疏散人群。

辐射型动线上顾客在进入一条分支后,难以将其引导至另一条分支,循环性不足,导致辐射型动线上商户均好性较弱。主动线商户会有较好的客流量,而分支动线上的流量相对降低,且易产生商业死角。

4.基于业态的商业动线设计

4.1打造曲线动线

曲线动线形式的弧度和曲率,使顾客在行进途中视线保持聚焦与前方商户,较直线动线有更高的商户展示度,有利于增加商户样品的直接展示。顾客在曲线路线行走中,在顾客的视角里,商户是依次展现的,一次性进入视野的商户控制在顾客刚好能接受的程度,避免了顾客眼花缭乱、抉择困难的问题。直线型动线有更强的导向性与视线穿透性,但会令顾客产生乏味的体验,过长的动线也能直观地被顾客察觉,千篇一律的商户会增加顾客的疲倦感。直线型动线长度过短,顾客能很快地看到动线上的所有商户,严重打击了顾客的积极性,也会导致顾客在动线上的活动时间大幅度缩短,降低了连带消费。曲线动线避免了顾客一眼看穿商业街的情况发生,增加了动线的神秘感,在激发顾客逛街热情上有极大的作用。曲线动线还能模糊商业街的真实长度,避免顾客产生心理上的疲倦感。

4.2利用主力店提升动线活力

在商业区的中心或端点,人为布置数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力店,对商业区的顾客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能有效汇聚客流,提升动线的活力。顾客在聚客能力的主力店来回流动,能增加连带消费,在整体层面上加强商业区的经济效益。有足够号召力的主力店作为一段动线的端点,延长动线长度,能带动整段动线的活力,提升顾客的往返流动几率,增加主力店对动线中间的商户的引流带动作用,使各业态区域的客流量相对平衡,提升商业区的整体消费活力。

4.3重视动线上商业气氛的连续性

动线上如有商业死角,则会有经营不善的客户关门,会大幅度影响该地段的商业气氛,导致商户关门的行为大面积蔓延。动线设计需使动线的走向与各地段业态的配置和谐,提升空间氛围的连续性,避免商业气氛在某一点上骤变。动线上地址相近的商户的店面设计要有协调性与连续性,在动线界面设计上应有足够的多变性,避免排斥的商户相邻。不同的业态,其对外展现方式也不同,如店面的亮度、色温等,如将亮度、色温迥异的商户安置于一处,则会造成该地段视觉上的凌乱无序。加强动线上商业气氛的连续性,营造和谐的气氛,能吸引顾客并延长其逗留时长,增加顾客的消费行为,带动动线上的商户的活跃程度。

结束语:商业动线的设计规划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对商业业态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做到合理分区,加强业态互动,引导流量。基于业态的动线设计,提升商业区流量的分散性,需重视曲线型动线的设计,利用客流量大、吸引力强的主力店来带动整条动线的商户发展,提升动线气氛的连续性,避免客户有心理上的疲劳感,打造高效的购物环境,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参考文献

[1]孔维檀.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街区式商业动线设计研究[D].

[2]王经委.基于商业价值创造的购物中心的人流动线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7(2).

[3]黄丽虹,杨双阳.主题购物中心在三四线城镇的建造——以长兴海洋城购物中心为例[J].浙江建筑,2015(11):9-13.

[4]张思怡.体验式经济下购物中心人流动线组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5]吴泽标,徐丹丹.关于大型综合商业体动线设计及业态分布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00261-0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