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改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改善效果

李洪

(蒲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63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抚触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足月分娩的152例新生儿,对照组采用传统抚触,观察组采用早期抚触,对比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过早期抚触干预后,第2d到第7d的新生儿黄疸指数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抚触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症状,从根本上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抚触;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05-02

新生儿黄疸是因、未结合胆红素积聚于体内造成的,这是由于新生儿机体发育尚不完全,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功能偏低,因此黄疸易发。新生儿早期抚触主要是指采用技巧性、科学指导类型的抚触方式,抚触者利用双手有手法、有技巧、有次序的抚摸新生儿皮肤的各个位置,确保大量的温暖在对皮肤产生刺激后往中枢神经系统传送,从而使新生儿出现一定的生理反应[1]。以往新生儿抚触的时间均是在出生后的24h,经相关研究发现,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给予早期抚触能够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本文分别对比传统抚触、早期抚触对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选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52例,男92例,女60例,胎龄在38周~41周的范围内,平均胎龄为(39.21±1.82)周,体重指数为2700~4000g,平均体重指数为(3401±521)g;本组研究对象出生时Apgar评分为8分~10分,排除其他合并症、窒息史以及母婴不健康的新生儿。根据出生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6例。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治疗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24h内通过国内外通用全身按摩方法(COT)进行早期抚触干预。让新生儿以全身裸露的状态平躺于床上,维持室内温度在28℃~30℃之间,确保具有温馨、舒适、安静的氛围。抚触者对新生儿作全身按摩,首先完成俯卧位后,再进行仰卧位,按摩位置为新生儿的背部、脚趾、足底、手指、手掌、四肢、腹部、胸部、头部等。每天3次,分别在早上、中午以及入睡前进行,按摩时间以10~15min/次适宜,且需要在哺乳后60min才能进行按摩。

对照组新生儿在其出生24h后进行抚触护理,操作方法、按摩位置、按摩时间与观察组一致。

1.3测量方法[2]

通过某医疗设备公司制造的黄疸皮测仪对新生儿黄疸指数进行检测,测定点选择在新生儿前额正中位置,分别在患儿出生后的下午2点~3点之间进行2次测量,计算其平均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新生儿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以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第1d的黄疸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针对性的抚触干预后,两组新生儿在第2d、第3d、第4d、第5d、第6d、第7d的黄疸指数具有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体内大量积聚胆红素造成的,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在5~7mg/dl以上时可肉眼看出黄疸,严重时还会演变为核黄疸,存在死亡风险。其发生因素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基本特征具有相对密切的关系,分成病理性以及生理性两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症状,5~7天是黄疸症状较为严重的阶段,10~14d为黄疸消退期。若新生儿已经发生黄疸,当其处于胎粪排出延迟、酸中毒、饥饿、脱水、缺氧等状态时会加重黄疸程度,因此需尽快查清病因并针对性治疗。蓝光治疗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但治疗期间需护理密切配合,避免由于设备调试不当造成新生儿皮肤受损或是由于新生儿本能反应出现皮肤抓伤情况。

早期进行抚触干预,能够促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脂、新生儿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退而复现、持续不退、程度严重等情况,则应该检查确定是否为病理性黄疸[3]。因为病理性黄疸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出现胆红素脑病症状,因此,应该重视观察、治疗新生儿黄疸症状,及时找到发病机制,并通过针对性的对策治疗与预防。早期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胰岛素分泌以及胃泌素,使新生儿消化功能、哺乳量均有所增加,加快新生儿吸收消化食物的速度,确保粪便滞留时间明显缩短,从根本上使排出结合胆红素以及胎粪的速度得以加快,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概率得到降低[4]。另外,对新生儿实施早期抚触能够帮助新生儿成长,从而加快身体体液免疫的形成于完善,提升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抚触操作下,新生儿全身会受到刺激,继而促进各方面功能的成长,对其发育有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黄疸指数。护理中必须将新生儿体质量详细记录,治疗前后均称量其体重并记录治疗期间排便次数、排便量、尿量。通过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新生儿第2天~第7天黄疸指数分别为(15.8±1.2)、(17.3±1.7)、(18.9±1.6)、(18.2±1.8)、(17.0±1.7)、(16.7±1.3);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其指数较低(P<0.05),代表着早期抚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

研究表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采用早期抚触给予干预可以促进新生儿黄疸指数得以有效降低,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孔艳霞.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06(32):168-169.

[2]张玉梅,叶秀红,黎迪珊.苏木沐浴及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效果[J].现代医院,2013,07(18):93-94.

[3]张艳英.水疗与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黄疸指数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5,02(24):129-132.

[4]周忠梅.抚触对新生儿体重、胎便转黄、生理性黄疸消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研究[D].青岛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