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徐法忠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

一、关注生活,吻合现代教育理念

早在几十年之前,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眼睛、双手、嘴、空间、时间。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科目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实际生活。”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打破各门课程的分割,加强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使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的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课程,它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为评价方式的课程。

多次调研证明,这门课程很受学生欢迎,可以说成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送礼物”的课程。我曾对我市某校高一年级作了“研究性学习的参与热情”的调查统计,85%的人开始“很有兴趣”,一学期后下降到35%;10%的人开始“一般”,一学期后上升到40%;5%的人开始“不感兴趣”,一学期后上升到25%。从数据可知,刚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感兴趣的人很多,参与热情颇高。

二、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有较大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亲身体验“乐学”。正所谓“好学者不如乐学者”,所说的“乐”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由,不管不顾,而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们乐学的方式方法,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点基本目标:一是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科学研究态度;二是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三是形成正确的科学道德,发展对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得学习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习信心的建立,对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乃至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将有深远的影响。

三、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了真正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和伙伴进行合作交流,需要成就感。同时,学生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特别是与“综合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语文、数学、常识、生活与劳动等学科知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实践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学生基本上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自主学习、研究、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个性,但往往这些优点,很难被很好利用、被挖掘出来,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可以为彰显和发展每一个学生个性创造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体现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发展的倾向性,综合实践活动恰好是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和活动主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在这个过程他们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素质,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在活动中安排:脑子活的搞创意,擅说的学生采访,会写的学生编辑、撰稿,会画的学生负责美工,善于交往的学生负责联络、协调、擅长电脑的制作幻灯片……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与展示。

这样,学生对于他非常感兴趣的研究内容,比如对数据的统计与整理,制统计图、统计表等,即使现在因其知识、经验等的不足,掌握的还不够好,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旦激发了学生对这个内容的浓厚兴趣,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他还会继续研究和关注这方面的资料和信息,甚至这一兴趣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将来他一生为之去追求的事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了真正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和伙伴进行合作交流,需要成就感。同时,学生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特别是与“综合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语文、数学、常识、生活与劳动等学科知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实践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学生基本上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自主学习、研究、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