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缆工井”制作工艺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传统“电缆工井”制作工艺改进

骆晓兰

广州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统的直通电缆井制作工序大致有:开挖、成坑、砌砖批荡、浇筑粱、盖盖板等过程,从开挖到成坑要1~2天,砌砖和浇筑粱2~3天,井坑保养要7天后才能盖板。需要10天才能完成一个工作井,如果保养期间受雨水天气影响,工井的质量难以保证,甚至要返工重做,延误工期。特别是电缆井施工过程中受到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电缆井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亟需改进方法,提高电缆井砌筑效率及砌筑质量,本文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情况解决了上述问题。

关键词:预制工井,减少施工时间,较少道路占用

传统电缆井浇筑粱现场制作占用场地大,保养阶段时间长,如遇雨水天气,水泥凝固会受到影响,即使电缆井成型,也容易导致“蜂窝”、“露筋”现象,质量也不合格,必须重新砌造。这样一来,既耽误工期,又浪费人力、物力资源。达不到公司“创建竞聘”的生产经营理念,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即造成不良影响:

影响工程进度,各种工作票要重新办理,耽误工程验收,让验收单位对我公司有看法。

不符合高效保质的生产要求,导致工井的费用高于公司预算。

那么,能不能想一些新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工程质量就能够保证,工程进度还能够提前完成?

根据公司目前的现状预制“电缆井框架”(以下简称“井框”)能够替代现场砌造浇筑粱,并能够提前完成保养,这样可以避免因天气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的电缆井成型凝固问题。

一、方案设想

二、注意事项

通过现场调查,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浇筑后按标高初步用尺刮平,然后用“抹灰”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平整,这样能较好的控制砼表面龟裂,减少砼表面水份的散失,促进养护。

2、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淋水养护并加已覆盖。淋水次数可根据气温高低作适当调整,在气温较高时,尤其应注意混凝土外露表面不要脱水,所以须加薄膜覆盖,并浇水养护,指定专人经常浇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普通砼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砼标号达到设计强度。要专人现场作试件检验。

3、吊车起吊“井框”时,施工人员不能在吊车吊臂半径下工作、行走、站立,以免发生事故。

三、制定对策表

通过以上分析,课题研究团队根据“5W1H”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表。

五、效果检查

(一)现场检验情况

广州荔湾供电局委托的2016年业扩工程——电力管道电缆井制作过程中,“井框”能在电缆沟基础上安装,所用工期为4天。

模具做好的电缆井框

检验结果:该工程按预期顺利完成。

六、取得效益

传统“电缆工井”制作工艺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时间效益及经济效益,总结其优点如下:

1、节约了设备、人工成本;

2、传统“电缆工井”制作工艺改进,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减少了道路占用;

3、杜绝了受天气不良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事故发生。

七、巩固措施

现公司已将改进的施工工艺纳入《施工技术工艺标准》,并在西湾路土建工程中成功运用,主要运用在顶管工井制作中,能够短时间内完成电缆工作井制作,也弥补了班组做井人员不足的问题。

此次传统“电缆工井”制作工艺改进,得到了公司领导、生产、安全技术部门、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极大的提高了工井制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