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刘晓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刘晓华

刘晓华

刘晓华

岳阳县人民医院湖南岳阳414100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并分析其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0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护理,研究组实施管道风险防范护理,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管道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造成管道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分别为管道因素、患者因素以及护理因素。结论:对患者进行管道风险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几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防范对策。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神经外科患者经常会使用管道进行治疗,但是长时间治疗会出现各种风险,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恢复[1]。而经常出现的管道风险包括管道脱落、管道阻塞等,从而使得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引起患者死亡[2]。而本次实验主要通过选取140例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0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患者65例,女患者55例;年龄22~69岁,平均(47.8±4.1)岁;其中患者的疾病类型: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5例、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例、合并昏迷患者有12例、烦躁的患者有14例、失语的患者有6例、精神障碍患者有15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病情、病程等基本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积极采取方法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根据患者自身综合情况采用常规管道护理方式,研究组则根据患者自身综合情况采取管道风险防范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采用器官插管情况,同时记录管道护理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主要是导尿管、脑室引流管、气管等脱出、脱落、阻塞、夹闭、引流等问题。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统计数据,临床资料根据类别不同进行t检验(计量)、x2检验(计数),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管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的风险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风险发生率为10.2%。两组管道护理风险事件主要是导尿管脱落、脑室引流管脱出、气管套管脱出以及导尿管夹闭后未及时松开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患者肢体未得到妥善约束,患者躁动,引流管、气管管套未及时固定,交接班时不仔细,护士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其导致的后果主要有患者尿道出血、血压升高、引流中断、颅内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意识恶化等。

3.讨论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护士方面,由于某些护理人员没有责任心,且因工作量太大而疏忽对各种引流管的检查,从而导致引流管脱落而致使患者病情恶化。此外还有一些原因就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扎实,面对患者躁动不安、血压或颅内压升高等情况时,未能及时准确做出判断,不能及时解决管道护理不到位而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在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时,未留意管道变化,以致于管道脱落、闭塞等情况发生[3]。此外,还存在沟通上不到位的原因,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大多数存在失语,意识模糊,昏迷昏睡等情况,以致于无法进行正常沟通。第二个方面是患者方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以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患者可能因睡眠中活动过大导致脑室引流管脱出,引起脑颅内压升高;急性阶段的患者意识变化较快,在治疗上尽量使用镇静剂及制动,烦躁不安者易发生强行拔管[4]。最后一个方面就是管道方面,管道固定时,头和胸部位的引流管大多数是采取经皮处缝线缠绕,由于患者体位变化,以致于管道易脱出或受挤,或者因管道长时间使用,导致胶带松动、移位,进而导致管道脱出;也可能因严重咳嗽、呼吸等出现松动,或牵拉引起气管脱出。管道标注方面,头和胸等部位的引流管没有明显刻度标识,很难全面观察,在有少部分滑出时不能及时发现,从而无法得到及时处理[5]。

对于这些问题的防范对策我们总结了四点。第一,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并让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严格执行。此外,还应制定出针对各类护理风险的处理预案,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事件带来的危害度[6]。第二,强化护理人员素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患者的责任感和护理能力;此外医院可以定期对护理人员不断进行思想教育,时期了解相关的法律,培养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感;除此之外,在选择护理人员时需要保证每位应聘人员具有专业护理资格证[7]。第三,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使得护理人员在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保持礼貌、维持微笑,并且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了解患者的临床病症和病例,从而使得患者可以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沟通,降低医患纠纷问题。第四,完善护理相关制度,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工作积极性。第五,加强管道管理。要避免引流管移动,导管固定带需要通过打死结或利用胶带缠绕来有效固定,避免脱落;对于没有显著刻度的导管需要做一个明显标志;气管插管需要每日进行固定胶带的更换,并要仔细检查气囊充盈度[8]。总之,一定要深入分析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及相关因素,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减少管道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07):109-110.

[2]龚雪.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5(04):159-160.

[3]李燕芬.郑再菊.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07):94-95.

[4]叶淑莹.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6(07):156-158.

[5]罗华.杜伟娴.陈敏清.王洁芳.涂芳.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05):77-79.

[6]周红.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7(11):132-134.

[7]龙佩.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分析及防范对策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10):145-147.

[8]程尤子.潘道玉.李千.试论神经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护理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