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全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

马福刚

马福刚(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定义、种类、特点以及全膜分离处理工艺(UF-RO-EDI)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全膜分离;膜技术;电厂化学;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9-0033-01

0引言

自从1748年法国科学家abblenallet发现了膜分离现象,即水能自然扩散到装有酒精溶液的猪膀胱膜内,各国学者就开始了对膜的研究。目前,膜分离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引起人们重视,并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领域,它不需酸、碱,解决了传统离子交换处理工艺产生酸碱废液的问题。

1全膜分离技术

1.1膜分离技术的定义膜分离技术是在外力推动下,利用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制薄膜作为选择障碍层,使混合物中某些组分易透过,其他组分难透过而被截留,来达到分离、提纯、浓缩作用的技术。在膜壁上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反渗透膜(0.0001~0.005μm),纳滤膜(0.001~0.005μm),超滤膜(0.001~0.1μm),微滤膜(0.1~1μm),电渗析膜等。

在水处理行业中,膜分离技术是一大类技术的总称,通常包括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微滤(MF)和电除盐(EDI)等技术。

1.2全膜分离技术目前电厂水处理中,锅炉补给水已经逐步采用全膜分离技术,即俗称的三膜处理工艺(UF-RO-EDI)。它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阴、阳混床出水水质,不需要酸碱再生,无废液排放,自动化程度较高。

1.3超滤(UF)超滤膜是一种利用压力除去水中胶体、颗粒和相对分子量大的活性膜。靠压力驱动,属于多孔膜上的机械截留,分离范围为大分子物质、病毒、胶体等。

1.4反渗透(RO)反渗透膜是用高分子材料经过特殊工艺而制成的半透膜,它只允许水分子透过,不允许溶质通过。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nm左右),因此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

1.5电除盐(EDI)电除盐EDI技术则是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水的电解,通过离子交换膜的离子选择通过功能,结合阴阳树脂的加速离子迁移能力,去除进水中大部分的离子,以使产水达到电导率低于0.2μS/cm,符合锅炉补给水的要求。它把传统的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克服了电渗析不能深度脱盐的缺点,又弥补了离子交换不能连续工作、需消耗酸碱再生的不足。

1.6相对传统工艺,全膜分离技术特点传统的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很多,一般先用机械过滤方法去除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类杂质,再软化去除水中的硬度,如采用阳床、阴床、混床、电渗析、反渗透等技术去除水中的离子,在这些工艺中都存在用酸碱再生离子交换树脂,使其性能恢复的过程,整个生产过程既有酸碱化学污染废液的排放,又不能连续生产,运行操作复杂,劳动强度高,日常维护复杂,制水成本高,同时设备占地面积大,最重要的是酸碱废液的排放,不符合当今环保要求。而采用全膜分离技术正好克服了传统水处理技术的缺陷,具有以下优点:①膜分离设备的运动部件少,设备紧凑,结构简单,维修和操作简便,容易实现自动控制。②产水品质高、性能稳定、能连续生产。③膜分离过程可在常温下进行,工作环境安全,无酸碱排放,无污染。④膜分离效率高,耗能低,设备体积小,占地少。

2全膜分离技术应用实例

河北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小型电厂,配备两套往复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锅炉,以焚烧生活垃圾为主,单台处理能力为500t/d;两台9MW中压单缸冲动凝汽式汽轮机组,锅炉补给水系统设计规模为供水量2×12t/h,原水为当地河水,采用预处理+全膜处理工艺(UF-RO-EDI),控制部分为DCS自动控制系统,产水水质要求符合中压锅炉给水规范:电导率<0.2μS/cm,SiO2<20μg/L,硬度≈0。

工艺流程:调节蓄水池→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超滤(UF)→超滤水箱→一级反渗透装置(RO)→除二氧化碳器→淡水箱→二级反渗透装置(RO)→中间水箱→电除盐装置(EDI)→除盐水箱→除盐水泵→锅炉补水。

预处理系统选用了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使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状物被截留于滤层,使出水澄清,保证出水的浊度≤5.0mg/L,同时去除水中各种有机物、异味、色度、余氯、微量油等,保证满足超滤进水水质。

超滤膜材质为:PVDF,本工程采用东丽-HFS-2020超滤膜,超滤装置进水条件为水温:15~35℃;保证进水中最大颗粒径≤200μm。

一级、二级反渗透膜材料为:芳香族聚酰胺,采用了美国DOW公司的BW30-400FR卷式反渗透抗污染膜。反渗透装置进水条件,水温:20~25℃;SDI:≤2;残余氯:<0.1mg/L。

反渗透膜元件型式:螺旋卷式,单根膜面积:37m2,膜通量:22.52/m2·h;膜元件规格:8英寸。

EDI系统采用ElectropureXL系列XL-500RL模块,本工程配置两套EDI装置,单套产水量为12m3/h,包括3个XL-500RL模块。单只模块运行参数为:产水流量1.6~3.35m3/h;进水温度5~35℃;进水压力2.5~5bar;出水压力:浓水和极水出水压力要比产水出水压力低最少0.3bar;回收率95%;供电电压:200~390VDC;供电电流:1~3A/pc(最大8A/pc)。

该项目锅炉补给水系统已于2010年5月调试完毕,投入运行,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EDI实际产水水质:硬度:≈0;二氧化硅:<6μg/L;电导率(25℃):<0.0556μS/cm,充分满足锅炉给水要求。

3结束语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艺中,采用全膜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的离子交换处理工艺,完全满足锅炉补给水要求,而且解决了传统工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消除酸碱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张杰.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5,2:41~42.

[2]丁恒如.膜技术在我国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18(3):25-26.

[3]刘智安.电厂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