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分析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的比较

任阳春

任阳春

(浙江省杭州市预防保健门诊部310014)

【摘要】目的: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白细胞,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做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所收治的700例需做尿液白细胞检测的患者,用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的检测,并用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700例患者尿液的白细胞检测结果来看,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在阳性率方面有所差异,而且阴性和阳性的患者又部分相互交叉。结论:通过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尿检项目中,为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干化学法检测应该与沉渣镜检一起使用。

【关键词】尿液;白细胞酯酶检测;镜检白细胞;分析比较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9-1318-02

现在医院尿液检测的常规项目中,干化学法尿液检测是其中一项,它的特点是迅速、简单,易于操作;相反,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不愿做沉渣镜检,因其麻烦、复杂、周期又长。但是,大量的临床报告显示,在检测尿液白细胞方面,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的结果有比较大的不同。作者使用这两种方法共同检测标本,将有关的检测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1年7月~11月门诊女性患者共700例,年龄18~56岁,平均29岁。

1.2实验方法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取新鲜尿液10ml,把检测试纸条放入尿液,停留1s后取出来,放在仪器内,自动检测,直接打印报告结果。镜检白细胞:取新鲜尿液10.0ml,放在离心管里,转速定在1200~1300r/min离心5min,丢掉上清液,留下底物0.2ml。然后充分混匀,吸20ul标本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测。将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到的阴性率相差不大,有0.5%的差异。虽然这个差异不大,但是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的阴性、阳性尿液样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正好相反的,用干化学法检测出来是阳性,用沉渣镜检测出来却是阴性,而用干化学法检测出来是阴性,沉渣镜检测结果却是阳性。这种差异在临床检测中也会遇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诸多方面都易引起。

表1两种方法检测的尿液白细胞结果

3讨论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的结果和沉渣镜检尿液白细胞的结果中,阳性率不大一致。其实这决定于它们各自的实验原理,以及影响检测过程的因素。首先干化学法原理是:尿液的白细胞里有种物质叫白细胞酯酶,这种酶有个特定的功能,即水解另一种物质吲哚酚酯,而试纸条内恰好含有这种吲哚酚酯,所以当试纸条接触到尿液时,白细胞里的酯酶就会分解试带上的吲哚酚酯,这样会释放出一个新物质吲哚酚,而吲哚酚可以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或者吲哚酚发生某种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物质[1]。至于沉渣镜检法,它的原理则是:利用显微镜的独特作用,将白细胞、上皮组织以及各种大分子等决定因子呈现于镜下,彻底观察,然后再根据实际看到的影像及结果,判断尿液白细胞的情况。

至于试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主要是由试验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造成的。下面介绍的几种因素都有可能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干化学法中测定尿液的试剂带有很多型号,各种型号对尿液白细胞的敏感度也不是一样的,所以用不同的试剂带测试出来的结果本来就不相同,但是沉渣镜检法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对同一份的尿液样本只有一个结果,误差只存在于不同的操作者有不同的技术,(2)尿液中的白细胞并不是所有成分都与干化学法的试剂发生反应,如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如果病人服用过某些药物,例如庆大霉素等,会改变尿液的原有环境,比如酸碱度等条件,这样会使检测结果呈现假阴性,相反,沉渣镜检法则几乎不受影响,(4)在收集尿液的过程中,如果不多加注意,也会造成误差,尤其是取样时如果混入了白带,会造成干化学检测结果偏高,导致假阳性,但沉渣镜检的指标以上皮细胞为主,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5)由于病人本身的原因,如许久未排尿,膀胱储存时间过久,或者尿液样本因客观原因放置时间较长,导致尿液中白细胞被破坏,其中所含有的酯酶被释放,会造成干化学法上的阳性,但是沉渣镜检恰好相反,检测结果是阳性,实际上则是阴性,即假阳性,(6)操作过程的不规范,也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如沉渣当中白细胞含量本来就较少,如果操作时没有把沉渣充分混匀,会造成尿液中细胞分部不均匀,以致镜检结果呈阴性,而在干化学法当中为阳性的可能多一些,(7)干化学法在某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的试剂只与粒细胞反应,而其他的有效细胞,如淋巴细胞,则不与之反应,而沉渣镜检则不同,所有的有效粒子都能检测到。(8)在用干化学法检测时,如果尿液中含有例如高浓度胆红素等物质,也可产生假阳性[2]。同时,不可忽略的还有方法本身的问题,比如干化学法中的试带失效、或者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试剂灵敏度降低,未能显示正确结果。所以,女性在做尿液检查的时候虽然要做干化学法,但是想要得到准确的结果,最好是连沉渣镜检一起做,这样得到的结果才会更加可靠[3]。日常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应强调沉渣镜检复查。在另一方面,不同的人群,机体机制也不一样,所以对尿检的参考范围也不尽相同。在这个领域,丛玉隆[4]等人组织了一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随机抽取检测,为调查尿液中有效参考成分的正常范围,结果显示,在这些有效参考成分中,年龄小与年龄大的参考范围不同,甚至性别之间都不同。但现在在大部分的检验条件里,各种人群的正常参考范围都是按照一个标准执行,这样非常不利于个体情况的鉴定。

目前,对于干化学法后要不要做沉渣镜检,各个地区的学者众说纷纭,部分人认为沉渣镜检检测结果准确,别的方法都不能与之比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镜检必须要做,但由于镜检对破损细胞的鉴别能力有限,还必须做干化学,保障其可靠性。国内专家目前则普遍认为在尿液白细胞检测时,必须按照干化学法的标准进行筛选,如果临床认为有必要,可以做沉渣镜检作为对照[5]。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应两种方法结合应用,特别是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时,及时应用显微镜镜检,以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要镜检,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曾照芳.临床检验仪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9:33(1):(230-231.

[2]丛玉隆,马骏龙.当代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3(2):65-67.

[3]顾可梁.尿有形成分分析几个问题.临床检验杂志,2006,24(1):74.

[4]丛玉隆,马骏龙,岳秀玲,等.中国健康人尿液显微镜检测法有形成分结果调查.临床检验杂志,2008,24(2):83-85.

[5]丛玉隆,马俊龙.几种检测尿红细胞方法的价值与互补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