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TDP照射联合氧疗治疗4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康复新液、TDP照射联合氧疗治疗4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谢静

谢静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一科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TDP联合氧疗治疗4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放疗过程中发生4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10例,取适当卧位,充分暴露创面,先修剪痴皮,再用0.9%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洗创面后将康复新液浸湿无菌纱布,直接敷于表面,每天2次,每次30min,然后用TDP中档照射局部皮肤30分钟,最后,再次用棉签浸湿康复新液,轻轻润湿创面,30min后进行局部氧疗,氧流量5~7L/min,每天2次,每次30min。结果10例患者皮肤损伤愈合,其中5例显效,时间最短为7天愈合,有效10例,愈合时间最长为l4天,10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计划。结论康复新液湿敷加TDP照射联合局部氧疗,康复新液具有去腐生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血管新生,联合TDP照射有更加改善损伤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

【关键词】放射性皮炎康复新液TDP氧疗

【中图分类号】R45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019-02

放射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约70%的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1].而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放射性皮炎因照射局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灼热,疼痛,甚至糜烂,患者十分痛苦,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继而对治疗丧失信心,甚至放弃治疗,延长治疗期限,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加强放射治疗期间皮肤护理,使放疗得以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2]。近年来,我科采用康复新液、TDP照射联合氧疗治疗4级放射性皮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行放射治疗过程中发生4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10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4~84岁。其中,头颈部肿瘤5例,管癌例,乳腺癌3例。皮损面积为3cm×5cm~10cm×18cm~;全部患者采用6MV—X直线加速器3D-,CRT或6—12MeV电子线照射。头颈部照射剂量50~76Gy/25~38f,疗程5~8周;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剂量50Gy/25f,疗程5周;直肠癌术后盆腔照射剂量50Gy/25F,疗程5周。

1.2方法:患者卧床休息,监测体温变化,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前先洗净双手,打开换药包,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创面,将被康复新液浸湿的纱布覆盖在创面30分钟(纱布最好约4层),然后用TDP中档照射局部皮肤30分钟,最后,再次用棉签浸湿康复新液,轻轻润湿创面,根据创面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塑料袋,在塑料底部的正中剪一小孔,将氧气导管的鼻塞放入其中,用胶布缠紧,避免漏气,再将塑料袋口用胶布粘于皮肤,塑料袋口大于创面,将氧气开至6-_8L/分,30分钟。以上操作每日两次。乳腺癌的病人在行治疗时,应为其遮挡屏风。

1.3放射性皮肤损伤诊断标准[3]

放射f生皮肤损伤的诊断标准按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0级:无变化;

l级:滤泡样暗红色斑、脱发、干l生脱皮、出汗减少;

2级:触痛性或鲜红色斑,片状湿陛脱皮、中度水肿;

3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

4级:溃疡、出血、坏死。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疗程长短、机体的免疫力和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

1.4效果评定标准[4]

显效:治疗后12h见效,2~3d治愈,局部皮肤干燥、光滑、无痂皮,痛、痒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

有效:治疗后创面逐渐缩小,7~12d治愈,局部皮肤干燥,痛、痒症状消失,结痂;间断性停放疗,尚能完成放疗。

无效:治疗15d以上症状无明显好转,局部渗出伴脓性分泌物增多,需借助其他治疗手段,不能完成放疗。

2结果

10例4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采用康复新、TDP照射联合局部氧疗的方法,均愈合,其中5例效果明显,愈合时间最短为7天,有效10例,愈合时间最长为14天,治疗后1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

3护理

3.1一般护理

加强健康教育,嘱患者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指导患者选择宽大柔软、全棉的内衣(头颈部放疗的病人,尽量穿无领内衣);严密观察患者照射野皮肤的变化,照射野皮肤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蘸洗,局部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避免冷热刺激,勿用肥皂及粗糙的毛巾揉搓皮肤;勿在照射部位贴胶布;照射野皮肤干燥、瘙痒或刺痛时,勿用手抓挠,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剥;放疗前理发、剃胡须,勿用刀片工具。外出时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可用遮阳工具,夏天尽量避免出汗;照射区皮肤禁作注射,以免损伤皮肤造成感染。告知患者保持照射野标记清晰的重要性;放疗时,技术员摆好位后勿自行移动,以保证照射野范围正确。

3.2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向患者说明急性放射性皮炎是放疗的常见副作用,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通过心理康复教育,使患者情绪渐趋稳定,心理压力减轻,能面对现实,正确对待疾病,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心态,也是有效减轻患者放射性皮炎症状,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精神支柱。

3.3饮食治疗

放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每日2500ml—3000ml,加强营养,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调节食物的色、香、味,刺激味觉,增进食欲;注意饭菜温度,不可过热;避免饮用茶、咖啡、可乐、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食品、新鲜水果、豆制品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营养与创面愈合之间的关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咽痛,影响进食,可遵医嘱适当给予配置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液口服(出现疼痛时或进食前口服),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4讨论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患者行放射治疗时常见并发症,放射性皮肤损伤与射线的种类、照射剂量及患者的自我保护等因素有关[5],因其照射部位,剂量,射线的不同,组织损伤的程度也不同,随着照射剂量的加大,加之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差,免疫力低下等原因,使其发生率增高,如治疗不当易发展成皮肤溃疡,甚至坏死。给肿瘤患者增加痛苦且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皮肤放射性反应,提高正常皮肤放射耐受性,增强肿瘤放疗效果,目前还没有统一推荐的预防放射性皮炎的措施。我科通过对10例4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护理,即彻底清洗损伤表面后给予康复新液湿敷、TDP照射联合局部氧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护理,患者皮肤损伤得以愈合。康复新液是一种外科常用药,具有去腐生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血管新生,改善黏膜创面微循环,加速机体损伤组织修复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4级放射性皮炎的病人有较重的溃疡或分泌物较多,TDP照射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促进自调节机制,对各种软组织损伤均具有良好的消炎、消肿、镇痛作用,能加速创伤和手术伤口的愈合。而放射性皮炎后破损的表皮局部水肿出现微循环障碍,血氧供应不足,加重了组织缺氧[6]。通过局部氧疗以增加创面氧含量,改善损伤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从而加快创面愈合。此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691-693

[2]胡建萍,杨顺宏.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EJ3.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319~1320.

[3]马代远,王仁生,杨红茹,等.108例鼻咽癌颈部放射性皮炎治疗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7,13(1):44.

[4]吴俊,蒋琪霞,程秀红.应用改良式湿性疗法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报告EJ3.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349~1350.

[5]徐娟,范秀珍,邢燕飞,等.不同流量局部给氧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杂志,2011,26(19):1415.

[6]何林.局部氧疗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92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0,32(8):94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