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综合征的合理用药

/ 2

肝肾综合征的合理用药

周晓玲

周晓玲(黑龙江省通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通河150900)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4-0000-02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合理用药

肝肾综合征(HRS)指严重肝病时,由于肾低灌注引起的功能性肾衰竭。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对血管活性物质灭活失调和门脉高压,导致内脏动脉扩张,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和充盈不足,有效血容量减低,代偿性引起肾血管收缩,致使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浓缩功能无明显影响,从而导致水钠潴留。常见于失代偿肝硬化,也可见于其他严重肝病,如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坏死、肝肿瘤等。大量放腹水、应用强利尿剂过度利尿、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等均为可能的诱因,部分患者可无明显诱因。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治48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男39例,女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6岁,肝炎后肝硬化16例,酒精性肝硬化19例,肝脏肿瘤10例,妊娠脂肪肝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及其他引起急性肾衰的疾病,尿量<500ml/d,血肌酐>133μmol/L,尿钠<10mmol/L。

1.2临床分型I型以快速进展的肾功能减退为特征,2周内血肌酐升高2倍以上(>221mmol/L)或24h血肌酐清除率下降50%以上(%20ml/min,预后极差,多数患者存在严重肝功能衰竭,一般在2周内死亡。Ⅱ型HRS起病相对缓和,肾功能受损程度未达到I型标准,生存期相对较长。氮质血症前期患者仅有少尿和对利尿剂无效,血肌酐多正常,如果及时进行药物等治疗,有可能恢复;氮质血症期患者出现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显著升高,药物治疗效果差;对终末期患者出现无尿、昏迷、休克时药物治疗几乎无效。

1.3临床表现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低尿钠、动脉血压降低;尿检结果与肾前性氮质血症相似,而与急性肾小管坏死相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肾动脉内径明显变窄,肾血浆流量显著减少,肾脏阻力指数增大。

2常用药物

2.1白蛋白白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能维持血浆正常的胶体渗透压,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并为机体提供大量的氨基酸储备。其分子量较高,透过膜内的速度较慢,使白蛋白产生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血管的静力压相抗衡,维持正常和恒定的血浆容量。血浆白蛋白对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特别是药物)有较高亲和力,产生可逆性结合,发挥载体和转运的作用。50ml20%人血浆白蛋白的氨基酸储备功能相当于400ml全血。静脉滴注,5~20g/d,直至症状改善,白蛋白恢复正常。偶可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包括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皮疹、弥漫性红斑、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快速输注时,可引起循环超负荷而致肺水肿。禁用于严重贫血和心力衰竭者。

2.2特利加压素是赖氨酸加压素前体物,自身无生物活性,注射人血后三甘氨酰基被体内酶切除,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以稳定的速率缓慢释放赖氨酸加压素,降低门静脉和肾血管压力,改善肾脏供血,恢复肾功能。.联合白蛋白治疗有助于提高特利加压素的疗效,可明显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血压和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多项研究显示,特利加压素对HRS可在相当程度上改善肾功能和系统血流动力学,延长生存时间。

2.3多巴胺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的神经传递介质,可以激动交感神经系统的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用小剂量[3~5μg/(kg·min)]可直接兴奋肾小球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灌注,使尿量增多,单独应用并不能使肾小球滤过率显著改善,与白蛋白和缩血管药物合用可使肾功能明显改善。大剂量时(>10μg/kg)激动a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

2.4间羟胺为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直接激动肾上腺素a受体释放肾上腺素,或被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并进入囊泡,通过置换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全身血管收缩,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心收缩力增强,有效血循环量增加,但对肾脏血管的收缩较弱。

2.5呋塞米本药为强效的髓袢利尿剂,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l的主动吸收,使管腔液钠和氯离子浓度升高,髓质问液中钠和氯离子浓度降低,肾小管浓缩功能降低,导致水、钠和氯离子排泄增多;由于钠离子重吸收减少,远端小管钠离子浓度升高,促进钠离子和钾离子、钠离子和氢离子交换增加,钾离子和氢离子排出增多。同时能抑制前列腺素分解的活性,升高前列腺素E2,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增加,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能扩张肺静脉,减少回心血量,治疗左心衰竭;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7山莨菪碱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具有明显的外周抗胆碱作用,能使痉挛的平滑肌松弛,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有镇痛作用。该药排泄快(半衰期为40min),无蓄积作用,对肝肾无损害,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3讨论

肝肾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肝功能改善是肝肾综合征恢复的前提,故应首先治疗肝病,应用各种有效改善肝功能的治疗措施,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疗功能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的药物选择原则,首先用生理盐水扩容和静脉点滴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恢复有效血循环量。测定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放置Swan-Ganz导管测定右心房压,肺楔嵌压,心输出量和总外周血管阻力等。如果右侧压力低,应给予血或白蛋白来扩充血容量。注意不得补充生理盐水。张力性腹水应予以放腹水(可放5000ml的腹水),并同时静脉输注25g低盐白蛋白。治疗目标是将肺楔嵌压维持在12mmHg。血管收缩剂特利加压素或间羟胺与白蛋白和呋塞米联合应用,静脉输注血管加压素剂量为0.2U/分,或更少的剂量。常常在半小时内恢复血压和减少心输出量,在2~3小时内尿量增加。若半小时内看不到疗效,可将剂量加大到0.4~0.8U/分。若剂量加大的半小时内仍无疗效,则应停止治疗。若治疗有效,则应持续小剂量的静脉滴注,病情可持续得以改善。用特利加压素和肾上腺能激动剂等血管收缩剂主要收缩内脏血管,增加有效血容量,使肾血流量和肾滤过率增加。间羟胺和前列地尔等扩血管药有明显扩张肾血管,也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根据病情可以交替或联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使用自蛋白和呋塞米对肾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取模件体外肝脏支持系统、少量多次放腹水(300~500ml每次,每日2~3次)、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或肝移植等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在积极改善肝功能,早期预防和消除诱发肝肾衰竭的因素,诸如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不适当的放腹水、利尿等。避免使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输注右旋糖酐、血浆、清蛋白等提高血容量,改善肾血流量,在扩容基础上,应用利尿剂。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八肽加压素等,可改善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阻力,用于功能性肾衰竭伴低血压者有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竺新影.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