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浅论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肖睿

肖睿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471002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运动员访谈以及结合实践事例,对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的教学、指导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参考和帮助,增强运动员在竞赛中的心理能量储备。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训练调整方法

1.前言

进行科学的赛前心理训练是调控运动状态的根本方法,心理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使心理状态有序化。在比赛日趋激烈,运动员之间实力差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心理情绪状态稳定是技术稳定发挥的重要保证。因此,教练员在赛前正确、客观地分析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针对运动员心理过度紧张、心理胆怯、过分激动、心理淡漠、盲目自信、注意力分散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有选择地进行心理训练,将会对比塞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心理训练的概念

心理训练,从广义上说,就是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以影响,为运动员争取优良成绩作好各种心理准备。从狭义上说,是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能更好地参加运动训练和完成复杂的比赛任务。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甚至是伴随着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心理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比赛条件和比赛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在比赛中遇到各种情况都能保持平和的心理,准确、灵活地运用技、战术。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素质才能保证正常水平的发挥。

3.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

3.1转移注意力训练

为了使学生和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休息,可在竞赛前让学生和运动员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娱活动,消除因临近竞赛而提早出现的不良情绪;领队和教练员可有意识地与学生和运动员进行愉快的交谈或安排他们短暂的休假、会见亲人和朋友,转移紧张注意中心。

3.2肌肉神经放松训练

肌肉和神经放松训练的最佳方法是使学生和运动员很快进入“小睡”状态。这种特殊心理训练方法是让学生和运动员静坐下来调息理气,依次从头、肩、臂、手到胸、腹、背、腰,最后到臀、腿、脚做放松动作,同时放慢呼吸,逐步进入“小睡”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而且可以通过肌肉的放松,意念的调节,减少心理能量消耗,并从各种杂念中摆脱出来。

3.3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

运动技能的掌握过程,不仅是对肌肉骨骼动作的训练过程,而且也是智力的训练过程。有些技能动作不能形成,往往不是由于肌肉运动本身的原因,而是大脑智力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运动心理素质,如缺乏积极思考能力、敏捷的记忆力和稳定的情绪状态等。为了提高学生和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加强运动知觉、表象和思维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可采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亦即念动训练或表象训练。

3.4增强竞赛信心的心理训练

赛前动员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或运动员认识竞赛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从而确立信心。要求谈话者具有权威性,谈话内容具有针对性,论据充足,符合实际,才能起到激励作用。这种心理训练手段进行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采用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

3.5结合赛前测验进行信心训练

通过赛前测验的分析,可以改变期望过高或信心不足的非良性心理状态。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或运动员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自己的优势所在,对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建立坚定的信心提供可靠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补充训练,在心理上做好调整,使自己对比赛的估计切合实际,把比赛计划方案建立在可靠的实力基础上。

3.6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

这是一种借助于自身内部力量激励信心的方法,可在训练中修正或重建自己形象。具体做法是:学生或运动员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在恢复身心力量的基础上诱导他们回忆最佳比赛情景,回忆自己的运动成长史,使他们在回忆中重新认识有利的各方面因素,找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使暂时被失利而压抑的内心力量焕发出来,达到提高竞赛欲望,增强竞赛信心的目的。自我暗示训练法是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3.7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主要用于赛前的心理训练,它是为运动员参加竞赛作好心理准备,此法又称适应性训练法,是克服比赛中受场地规模、环境、观念、裁判等多项外在因素造成的队员与其比赛环境之间心理失调不良心态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对临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3.8呼吸调整法

这种方法是加拿大学者提出的,在比赛前和比赛中都可使用,主要是通过人体呼吸和肌肉运动相结合。就是把吸气时肌肉稍紧张和呼气时肌肉放松结合起来,这样可消除人们激动,紧张。比赛前当运动员意识到自身紧张的信号时,即刻做深细!均匀呼吸3-5次。吸气时排除杂念,呼气时一定要体验轻松愉快的感觉。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氧气环境,提高供氧能力,控制紧张情绪,达到放松目的。

3.9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表象训练法有助于强化运动技术的学习,加快动作的熟练和改进速度,加深和巩固动作的技艺效果,比赛前对于成功动作表象的体验将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充满必胜信心,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3.10激励调节法

激励调节法是教练员用称赞和忠告的语言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有的教练员在比赛前对运动员期望太高,一定要进入前几名,运动员就会紧张不安,发挥失常,当运动员临场时情绪过分紧张时,教练员应说:你的水平我知道,前三名没问题!如果失败了,由我承担责任诸如此类的口气激励学生,对稳定学生情绪状态,使其从紧张不安状态中解脱出来,往往会有调节心理状态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伟良.武术运动员大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控[J].上海体育学院报1999.(2)

【2】邱宣军.运动心理学[M].体育院系通用教材,1992,(2)

【3】章建成.影响中国击剑集训队队员赛前心理稳定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

【4】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5】刘淑玉.运动训练与心理的关系及其处理。[J]体育科技,1998(3)

【6】曾世华,心理训练对武术运动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7】中国武术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4年出版

【8】宋信勇.运动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初探,山东体院学报。1999(4)

【9】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0】李进.情绪调控.注意.指向[J].中国体育科技,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