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3

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

郝佳汤舒俊张文渊

郝佳汤舒俊张文渊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攻击行为,亦称侵犯行为,是针对他人做出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包括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为目的的一切行为。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儿童之间,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多种,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还有个体认知因素等。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可以从认知训练,情绪宣泄,意志培养和行为干预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关键词]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R72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历时近百年,但迄今为止对其并无统一定义。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界定,主要是以行为的解剖学性质、行为的前提条件、行为的后果和观察者对行为所作的社会判断这四个方面为基础,对应的有四种对攻击行为各有偏重同时各有不足的定义[1]。现代心理学认为攻击行为是指以敌意的行动伤害别人或破坏物体的一切行为,从操作意义上讲是指由于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人为的压制和剥夺而产生愤怒、不满等情绪,导致的抗争、发泄、报复的行为。劳伦茨(Lorentz)和雷斯(Reise)把攻击分为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2]。

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儿童“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3]。儿童攻击行为一般表现有三种:一是直接攻击行为:直接的踢、打、推搡、威胁、戏弄、欺侮、吓唬、报复他人或破坏他人物品、干扰他人活动的行为,是面对面的冲突行为;二是投射攻击行为:因愤怒、生气而破坏物品,造成紧张气氛,影响他人情绪情感的投射行为。如心情不好时摔东西,考试考得不好时撕考试卷子;三是间接攻击行为:与面对面的冲突相对应,采取有一定隐蔽性的攻击行为。如背后说同学的坏话、讽刺挖苦成绩好的同学,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等。

攻击行为在儿童身上表现得较为频繁,是一种常见的比较典型的不良社会行为。调查发现儿童在评价同伴时,对同伴的欢迎程度和其攻击水平相关联:好攻击的学生同伴评价低,被群体拒绝,不攻击的学生被群体欢迎,同伴关系较融洽。[4]攻击性强的儿童长大成人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大多与家人、同事关系紧张。无干预的攻击行为的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暴力行为,严重的导致犯罪,对社会的安全保障和稳定产生恶劣影响。攻击行为频繁发生的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不利影响。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具有攻击行为的人,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以后出现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干预矫正,对儿童的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对学校树立良好学风以及社会的长远安定都有重要意义。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

儿童发生攻击性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上说,它是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同时又受儿童自身认知水平的制约。

(一)生物学因素

许多研究显示,少部分儿童之所以出现频繁的攻击行为,可能与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都较低有关[2]。攻击型儿童的父母有73.7%的性格上有性急好动的特点。因此,不能排除先天神经类型和遗传因素的影响[5]。其次,体质因素在儿童攻击行为中有较明显的表现。如男孩的攻击行为比女孩发生得多而强,体格壮的儿童比体格弱的儿童的攻击行为亦发生得多而强。另外,有研究表明性激素也影响着男女攻击行为的产生和表现[2]。由于男孩体内含有较多雄性激素,一般认为男孩比女孩具有更强的攻击性,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言语攻击居多[6]。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社会文化传统、大众媒体等。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情感氛围是影响儿童的攻击性的两条主要途径。有的父母认为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要使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立足,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的家长还教孩子攻击别人。这种态度,教会或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错误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化,容易形成他们将来的反社会型人格[7]。家庭的情感氛围也影响着儿童的攻击行为。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冲突不断或者父母离异等,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和婚姻上的冲突往往使些儿童带有情绪障碍和大量行为问题,包括攻击行为。现在很多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交给家里的爷爷奶奶抚养,而由于老年人对孩子一般较为宠溺或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孩子处于一种无人管教的状态,也容易造成儿童的攻击行为增加且得不到合理的教导。

学校在儿童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学校准则和学校风气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的攻击性,如校园欺侮行为[3]。在欺侮情境中,教师对欺侮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欺侮行为以后的发生。如果教师能公平对待并运用强化原理正确处理欺负行为,将给儿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或引以为戒,能够有效的预防以后攻击行为的发生。不良的校园风气会导致儿童相互模仿或为了自卫而使攻击行为发生频率增加。

与同伴冲突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些研究者发现,儿童在游戏中冲突发生次数多的,在口头和躯体的攻击性行为都表现出较高的频率[8]。同伴群体的感染作用、去个性化作用等,会导致儿童相互模仿、降低攻击他人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有的极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

大众传媒是社会传递文化和渗透道德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如儿童在实验室中看见成人打玩具娃娃,等成人离开后,儿童也会学着打玩具娃娃。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他们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他们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可见,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是产生攻击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认知因素

攻击行为的现代观点认为,攻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自我价值感的自我危机。当自我受到威胁时,个体通过攻击等手段来提升自我形象;此外,攻击性儿童常常低估、怀疑甚至轻视他人的能力。同伴的身材瘦小,有某种生理缺陷,易哭,退缩等生理或行为特征等都可能使他们对别人的能力产生较低的评价。这种较高的自我评价和较低的对他人能力的认知就可能构成攻击发生的重要“心理条件”。[9]

攻击性儿童一般对攻击他人的行为持肯定和认可的态度,甚至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要求,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必须欺负和控制他人。有的儿童则把攻击行为看作是谋取同伴地位、树立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或获得自己想要东西的手段。Erdley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儿童大多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把攻击行为看作是合理、合法的行为。

个体的认知因素还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归因和对他人情绪感受的识别等。归因是在特定情景中处理事件的习惯性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道奇作过一项研究表明,攻击性儿童在他人行为意图不明的情况下对他人造成消极结果的行为倾向于作敌意性归因。攻击性儿童往往不会关注或根本想不到攻击行为对他人带来的身体伤害,更不会体会到被攻击者的情绪受到伤害。

三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

由于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还有个体认知因素等;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可以从认知训练,情绪宣泄,意志培养和行为干预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一)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是通过改变攻击儿童的认知、信念、态度等认知特点来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加强儿童对攻击性行为认识的途径多种多样,除教师讲解外,还可以多组织儿童观看影片,也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加强攻击性儿童对被攻击儿童所承受痛苦程度的体验。其中最易采用的是想象的方法,即引导儿童学会想象攻击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以及由此引起的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批评和谴责。认识到攻击行为对人对己带来的不良后果,儿童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攻击冲动,攻击行为从而得到减少或消失。

针对学校中的冲突问题,教师应教育儿童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别人的行为,培养正确的认知观念和进行合理归因,不要觉得每个人都对自己怀有恶意且必须通过攻击行为得到解决;同时,当面对冲突时,应教育儿童学会忍让或通过协商、寻求帮助等建设性的方式来应对,使儿童学会合作,养成合作的习惯,这就可能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情绪宣泄

烦恼、攻击、挫折、愤怒这些攻击性情绪,对于自控力弱的儿童来说,是点燃其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攻击性欲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暴力宣泄,所以,应当通过不伤害他人的方式不时地进行释放;“攻击———挫折”理论认为,人们受到挫折后愤怒的情绪状态就会作为一种有攻击危险的心理准备存在,只有这种愤怒情绪得到宣泄,才可以有效降低人们的攻击性。许多实验表明,过分压抑儿童的攻击性情绪,虽然可能减轻焦虑而获得暂时的安宁,但被压抑的情绪不会因此而消失,而是深人到他们的潜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会爆发出突然的、猛烈的攻击性行为。但是,人的怨恨和攻击冲动通过适当的方式得到渲泄,其攻击能量就可得到释放,从而消除攻击倾向。因此,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应教会儿童通过从事适当的体育运动,找师长好友倾诉,或大哭一场,也可以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等置换活动,转移儿童的攻击性情绪等。

(三)意志培养

雷德尔认为,很多儿童都愿意做人们希望他做的事,但往往由于过度兴奋或不小心,他们的行为一时出轨了;所以,教师要对这些儿童进行意志培养,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10]。

个体意志培养和道德发展水平同攻击行为关系性质的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的控制实际上依赖于个体本身,个人的意志发展水平越高,儿童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相反的亲社会方向。由此看来,只有提高儿童的意志和道德发展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所以,应该采用挫折教育等方法,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从而逐渐减少和消除攻击性行为。

人格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表明,儿童较强的攻击倾向与某种人格结构的稳定性紧密相连。具有健康、成熟人格的人,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较高,相对而言采取攻击性行为方式的比率较小;反之,人格不健康、不成熟者缺乏客观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导致他们较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宣泄。因此,要培养儿童优良的人格特征,从而减少和控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四)行为干预

行为主义主要包括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原理,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重要条件,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社会学习来习得各种行为,并通过强化原理来巩固或消除某一行为。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儿童的攻击行行为的疗法。

首先,我们应创设适宜的外部环境。儿童产生攻击行为大多起始于对周围环境线索的敌意偏向,从外部环境角度有效地减少刺激攻击行为产生的源头,是有效预防儿童攻击行为的外部保障。作为学校,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教育者和管理者在维护校园秩序时,应建立平等、民主的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以减少校园冲突带来的不良生活体验。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倾听子女的心声,增强双方沟通的有效性,营造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家庭氛围,增加儿童亲密、幸福、满足的生活体验。社会对于正向文化的宣传与鼓励亦是有效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途径,应优化媒体网络等社交工具,防止儿童接触到暴力等不良信息。

其次,树立良好榜样。在学校里,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特别是在处理不听话学生时,应耐心教育而不是用体罚和辱骂来解决,这样使儿童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教育者可以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学习别人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尽量控制家庭其他成员间发生冲突,防止儿童接触此类不良行为示范,同时良好的亲子关系、民主的决策氛围有利于儿童较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在社会活动中,社会部门应尽量多的树立各种优秀典型,并组织各种宣传活动,让儿童有正面学习的榜样。同时应建立健全文化产品的评价制度,严把质量关,减少媒体暴力的呈现频率和网络暴力的泛滥化。

再次,充分发挥强化的功能,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攻击行为的产生有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去做,而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父母或教师可以使用强化来增加学生良好行为发生的概率,如当学生表现良好时,可以给予及时的口头表扬,或者奖励一些小奖品,孩子为了获得表扬和奖励,在以后就会自动的表现出良好行为,从而增加这些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而抑制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当儿童做出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家长还可以表现为不理睬,对儿童表示失望等,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重新获得教师家长的爱,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良好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秋燕.国外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1)

[2]魏晓娟,岳慧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52—55.

[3]焦永国.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3),148-152.

[4]张红梅.小学生攻击行为心理分析.[J]科技文汇.2007(9):076-02.

[5]丁新胜,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矫正.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97-99.

[6]曾莉.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内肛科技,2009,(8):22-23.

[7]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48-349

[8]程学超,等。儿童侵犯行为发展研究综述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1)

[9]魏晓娟,冯维.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特点及教育干预.江西教育科研,2003,(1,2,):31-33

[10]赵建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965-968.

作者简介:郝佳,女,湖北黄冈人,就读于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基金项目: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