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优化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段忠义

段忠义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的实施,给广大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化学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实验设计能

力想象力综合能力环保教育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作为化学教师,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优化教学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大胆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近年来,中高考化学实验题目中,探究性试题,实验设计方案的试题较多,有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验证某一化学原理的设计,测定浓度的设计,分离提纯的设计,检验某成分的设计,定性实验的设计,定量实验的设计等。这些设计简单实验的试题,大多综合性,理论性强,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要求学生必须冷静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正确作答。例如:要学生设计实验:制取纯净的氯化铁(FeCl3)。学生经过思考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实验方案:甲组:把氢氧化铁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加热蒸发———制得FeCl3;乙组:制Cl2———通入铁粉中———制得FeCl3;丙组:制Cl2———通入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经浓H2SO4干燥———与铁粉反应———制得Fe-Cl3;丁组:制Cl2———通入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经浓H2SO4干燥———与铁粉反应———制得FeCl3———多余Cl2经碱石灰吸收。对四个方案进行讨论比较,发现甲组FeCl3溶液在加热中会水解,产物一定不纯,被淘汰;乙组没有除去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会使FeCl3中混有FeCl2,被淘汰;丙组没有考虑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丁组既考虑了反应的可行性又注意到了产物的唯一,同时最重要的解决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丁组方案最佳。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素质教育说到底,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想象力。“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励的情绪从事学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高峰体验中”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如在讲授《化学必修2》“燃料电池”这一节时,我不是从复旧迎新入手,而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用背景材料与学生实验产生的反差来创设问题情景,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如何充分燃烧燃料和充分利用热能,让学生从生活、生产的实际中去归纳,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通过几种燃料的比较,找出优质燃料,从而引发出开发新能源的新课题,在能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和矿物资源日渐枯竭间的矛盾冲突中架设探求桥梁,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与交流,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的燃料会是什么燃料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思维再起波澜,巧妙地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的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①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②溶液与生命运动;③土壤的简单分析;④水系的变迁及水资源的分布;⑤赤潮和水华现象;⑥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⑦新能源的开发使用;⑧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是化学第二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环保如今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工业“三废”源源不断地产生,使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这些也将最终破坏人类自身的生活、发展。化学制品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化学教学必须与环保教学相结合。①结合相关化学实验,开展环保教育。通过各种实验,让学生明白化学污染如何产生,有何严重后果。并且动员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如何利用各种化学原理来避免污染。例如,多问学生,如何才能将课堂上的化学原理(如二氧化硫用氨水吸收、二氧化氮用氢氧化钠吸收、氯化氢用水吸收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避免污染?是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极好方法。对于某些基础好、脑子活的学生,还可以指导其进行环保小创新、环保小发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的乐趣、化学的重要作用。②举行多样课外环保活动。组织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环保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事件的调查程序,因污染造成的损害的赔偿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加深学生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每学期中或学期末在学校举行的旧物交换活动,鼓励学生物尽其用,提倡珍惜资源等美德。

新的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的实施,给广大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全面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参考文献

1史文帅.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当代教育研究,2007(09)

2关于农村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师论坛,2008(01)

3张洪丹.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0(07)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