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研究——以小学五年级上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研究——以小学五年级上册为例

何承进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会潭中心小学425300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都设置了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都是围绕着本章节的知识点为中心,能让学生们巩固和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这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习惯,本文作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材课后习题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就目前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在整体设置上对学生培养阅读能力中存在着那些问题,并且做出部分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题;培养

设置课后习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增加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如何设计小学生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了。本篇文章主要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认真分析各种习题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设置难度符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的文章,截选适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的文章内容,通过改进之后希望可以落实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提出

由于课后习题可以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起到关键的作用。设计出来的课后习题不仅要体现当代我国的教学目标,也要体现出教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设计的内容不能偏离现代教学的基本概念。在设计课后习题的内容上,需要摆脱传统的设计思路,并不一定全部内容都要从课文出发,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或者创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学习,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起到了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出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因此可以看出,需要改变教材的设计思路,重视对学生阅读迁移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自身的经历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相关理论的综述

(一)课程理论基础

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合理选择符合该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的教材内容,以此为基础,并且结合当代小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而增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就成了比较关键的内容,并且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阅读能力是体现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可以看出,在教材习题的编排上应该多多重视对学生能的培养,应该摆脱传统观念,死记硬背并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

(二)心理学理论

1.行为主义。对于语文这一个科目,相较于其他科目是比较考验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它需要阅读过大量的文章并且通过练习才能逐渐培养起来的,所以在设置课后习题就应该涉及到语言能力这一模块,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为之后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2.建构主义。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没有办法很高效的记住的,并且很容易忘记,只有将所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对学习者经验的注重是构建主义理论的重要理念。就此我们需要让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找到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就可以发现之间的不同点,形成对比,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们记住新知识,同时也能重新温故旧的知识,这样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并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对五年级上册教材作业系统情况的统计

在目前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材来看,作者对其教材的课后习题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统计,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课后作业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和扩展回顾这两个模块,共计八十五道题目。

1.从作业的迁移内容上看,理解语意类型的题目占的比重比较多。在所有的题目当中,语义理解占了迁移部分的百分之三十二,语句概括类型的题目占了百分之七,但是情感体验、方法技巧和阅读习惯类型完全没有涉及到迁移内容,在课外阅读类型中迁移占了百分之七,读向说、写类型占了迁移部分的百分之三十一,正厅综合类型的迁移占了百分之十八,毫无迁移内容的题目占了百分之十。

2.在迁移内容所占比重第二的题目是读向说、写的这部分内容,然而所占比重中最小的迁移内容是概括类题目和课外阅读类题目。

3.然而阅读概括类型的题目和课外阅读类型的题目只占迁移内容的百分之七而已,在情感体验、方法技巧和阅读习惯类型完全没有涉及到迁移的内容。

就此可以看出,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并且是对课外文章的概括,就需要从阅读到概括的迁移,这也体现了在学生阅读向情感体验方面以及阅读方法技巧迁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材课后习题的设计者增加一部分关于态度、习惯以及课外阅读类型的题目和阅读方法内容的迁移。

四、对五年级教材课后习题现状的分析

1.教材课后习题应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教材的课后习题阅读迁移内容的所占比例表可以看出,整个阅读理解的内容都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二,这就体现了这篇教材的编写者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视,也希望学生可以培养出比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2.阅读向情感体验内容的迁移为零。在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展示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都展现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因此课后习题的设计者应该重视文章所要表现出来的内容,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这篇文章所要表达出来的感情,重视学生对感情方面的理解,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感情。

3.阅读想跨学科之间的迁移类型的题目为零。就目前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阅读迁移内容都是围绕本篇文章为中心的的,以教材文章为基础来设计的课后习题,这就丧失了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取途径,不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了全面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材课后习题的设计者可以部分增加以某一学科为基础来设计的题目,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提前了解到这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们结合某一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作答,这样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让习题变的更有针对性,有更强的目的性。

总结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材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们锻炼阅读能力和各项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进行设计课后习题的修改,增加以往所未有过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增长见识,深刻体会文章情感,真正做到“读懂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风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研究——以小学五年级上册为例[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2).

[2]宋春慧.小学语文不同版本教科书识字量的分析研究——以人教版和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为例[J].考试周刊,2017,(72).

[3]李竹平.例谈专题单元下的文本解读策略——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J].小学语文,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