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王霞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王霞

近年来全国进行大规模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长时间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接受新型的教学理论比较慢,由于课改的不断深入,我用了将近两个学期的摸索,现在能比较熟悉的将这些理念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现将本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教学重点前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教学过程主要在课内进行,课后再有适当的练习巩固。现在我校推行以“学案先行,课内消化”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在集体研讨下先编制出质量较高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进行有效自学,合作探究解决一些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留下一些自己的疑问,然后在课上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与师生的精讲点拨,再将疑问解决。这种教学模式是将学习的重点移到了课前,将教学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二、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打破教师的“一言堂”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的听课,记笔记。这样学生不能及时找出自己理解上的误差,只记住教师讲的结论,并没有真正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过,因此在练习中,有很多基础知识的得分率并不高。笔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让同组学生课前讨论合作探究,课上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不同组的任何一位学生可以向展示的内容提出质疑。这时教师仔细分析,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这样,学生不但可以从其他学生那里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一种钻研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掌握他们的理解水平,获取新的知识,调整教学进度,实现教学相长。

例如,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内容中,处理二氧化硫在化学反应中的变价问题这个知识点时,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S元素表现哪些化合价?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多少?

②根据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的变价情况进行分析,推测SO2有哪些性质,请列举出对应的化学反应。

③H2SO3、Na2SO3是否可以具有上述反应呢?怎样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④怎样能让SO2与BaCl2的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阅读完教材相关内容后,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反复阅读才能得到上述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内稍加交流就可以掌握的很好,根本用不着教师再重复讲解了。

三、让学生动手,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分为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是学生利用实验课的机会,对最近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性实验。而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作为操作者,学生作为观察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实验都改为学生探究实验。

笔者认为,这样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三点好处:

(1)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来说,他们具有表现欲,有一种希望被人注意的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通过实验使学生有机会设计实验,有机会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

例如,在讲“二氧化硫溶解性”内容时,让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SO2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法。这样不但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教师也有某种程度上的启发。如果只让教师动手做,这部分内容一会儿就过去了,而且方法单一,不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

(2)可以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操作

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规范操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操作技能。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实验机会太少,在实验课中,很多学生的操作都是不规范的,且教师的视野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能逐一矫正。在新课程改革中,笔者在讲授实验时,先让学生课前分组制定实验方案,再动手操作,课上再让某位学生上讲台操作,教师就可以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能够发现其中的错误操作,教师同时也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例如,学生在做“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实验时,由于二氧化硫有毒,学生在操作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因此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正。这样不但能更正学生的操作,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毒性有深刻印象。

(3)可以使学生巩固相应知识的掌握

对一个人的记忆方式来说,自己动手操作过的情景记忆要比单纯聆听的接受记忆要牢固得多。笔者有一些实验,就是专门挑不太愿意去记忆某些知识点的学生上讲台进行操作。结果证明,即使他们平时不去刻意回想,当我隔一段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提问时,他们对这一段经历还是记忆犹新。

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硫溶液的弱酸性,及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时,设计下列问题:“将CO2通入CaCl2、BaCl2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吗?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吗?怎样能使SO2与BaCl2的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让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并动手做实验,从而解决问题。结果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非常好。

四、创设情景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现在提倡的情景教育的特点。大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不要靠暴力和严酷来训练年轻人学习,通过愉悦心灵来教导他们学习,则可能更确切地发现每个人的才能倾向。”运用掌握的一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作为一个路标,为学生指明一个思考方向。这样,既避免了知识的灌输,又防止学生走弯路,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物质分散系中的胶体”内容时,利用学生熟悉的雾、豆腐、烟等作为情景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胶体的种类及聚沉问题,这样学生非常有兴趣且很愉快的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总之,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实行自主性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营造一个民主、团结协作的氛围。把学生的自由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些独立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发展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只有学生在学习上真正的获得自主和独立,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表现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