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学中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MBA教学中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

冯常生

冯常生(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在我国开设MBA教育的几年中,虽然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精神等方面与国际一流院校仍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推进MBA学员的素质教育工作。本文通过对MBA教学实现方式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全新的MBA素质教育培养模式,试图为我国MBA教育再上新台阶提供借鉴。

关键词:MBA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模式

一、MBA教育的历史沿革及自身特点

(一)MBA教育的历史沿革

世界上最早的MBA教育出现于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作为一种人才教育的开端,它引发了影响美国企业管理100年的管理革命和管理的职业化。与之相比,中国的MBA教育才经过10余年的发展,刚刚起步。但MBA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高学历经营管理型人才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上的缺陷。

(二)MBA教育的特点

MBA教育的特点在于这种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以学术化为主要标准(但这并不排斥MBA教育也有学术化的内容),而是以专业性、职业化培养为主。MBA优秀毕业生,不在于其能否写出高水平的研究性论文,而在于其是否能把握管理基本理论,是否熟悉市场的实际运作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尤其是在工商管理的某一领域,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国际商务、财务分析等方面,有超越一般人的专长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要目光远大,擅长与人沟通,富有团队精神及伦理精神。

由于MBA教育本身的特点,MBA教育与其他专业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使用大量的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环境设计使MBA学员感受到是在经营管理的情境之中。思辨性、启发性强,许多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MBA学员寻找相对合理或较佳的答案。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作为导向思想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注重知识、能力和做人的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进步,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整体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各个方面。

三、我国MBA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缺失

(一)“一刀切”的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MBA培养方案基本是:不管学员对象如何,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的安排基本上相同,而且几年来保持不变。但MBA学员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从事行业、兴趣爱好等差异很大,采用这样“一刀切”的方式制定培养方案,不仅会导致教与学的不适应,使教学效率下降,而且会扼杀MBA学员的创造力。

(二)“本科化”的教学方法

我国MBA教育工作者日益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得到广泛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也普遍进入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没有摆脱以教师灌输、讲授为主,学员被动接受的“本科化”教学模式。这种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本科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忽略了MBA学员的基本特点,违背了成人学习的基本规律。

(三)“课本化”的案例题材

目前我国各高校MBA教育中使用的案例单一匮乏,质量不高,来自于教材上的外国案例与我们实际所处的环境差别很大。我们MBA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商界高素质的未来领导者,很多美国社会的场景、欧洲市场的状况与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背景相距遥远,让大家提不起精神、激发不了兴趣,更无法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四)“学术化”的师资队伍

我国高校现在的MBA教师大多数都是“学院派”,鲜有“双师型”人才,授课教师群体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而且这些教师本身都是应试教育的产品,完全凭这些没下过水的教师教MBA学员游泳,的确是勉为其难的。

(五)“简单单一”的考试方式

目前我国MBA教育中的课程考试方式依然是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应用能力考试少;笔试形式多,面试、答辩式考试少;统一考试要求多,因材施考少;终结式考试多,综合评价少。这种考试方式是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产物,每门课程只要通过死记硬背记下教师所讲的内容就可以获得高分,这会诱使MBA学员为考试和文凭而学习,忽视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尧MBA素质教育创新模式设计

笔者在充分研究管理实践动向、我国管理环境特征的基础之上,参照哈佛等名校MBA教育发展模式,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管理实践的经验以及参与MBA教学工作的认识,提出以文化素养为基础、实践操作为方向、开放交流为理念、努力培养商界高素质的未来领导者为目标的MBA素质教育创新模式。

(一)课程体系三模块

1.领导者导入,这是领导者基本素养训练。在入学后,学员们将集中精力学习品格和能力方面的课程,以使他们进入MBA后在第一时间、学习其他知识之前,先进行一个未来领导者的导入过程。这是为了弥补传统研究生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素质与能力培养的不足,努力使素质教育在MBA教学中得到最突出的体现。该模块的立足点是认知,由自我认知和职场技能两个环节构成。自我认知指能够很好的认识自我,包含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评价等,对应的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领导与团队”、“领导力开发”。职场技能包括“积极心态”、“职业形象与礼仪”、“时间管理”、“思维训练”、“管理沟通”、“管理概论”。这些课程对于培养未来领导者必备的能力、素质、品格等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领导者基础,这是领导者经营管理素养训练。不仅包括MBA教育所必须的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会计学、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还有结合学校与地方特色的地区文化与现代管理、农业经济与食品工业、会展产业与物流管理等精品特色课程。该模块教学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管理体验、团队学习、课外讲座、企业考察、独立研究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员做为未来领导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自我价值,帮助其提升对管理技能与管理方法的认识,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实现从管理者向领导者的转变。

3.领导者实践,这是领导者综合战略决策素养训练。该模块主要是在分析总结以往MBA教育不足和企业新需求的基础上设置的。以往MBA教育中,学员在完成诸如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性专业课程后,缺乏在此基础上的整合性课程。现实环境下的很多问题,往往不是市场、财务、人事、生产等方面的单一问题,企业做为一个系统,其上市、收购、兼并,甚至正常的业务推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问题,这就要求MBA学员一定要有在真实环境下的实践和经验,以积累商界灵感、直觉与体悟。由于是真刀真枪的实践,所以该整合实践性模块比案例学习还要重要的多,是目前MBA教育最欠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必将成为今后MBA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该模块的立足点是超越,通过该模块学习使学员参加实践,提升个人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完成未来领导者的全面塑造。

(二)师资力量三结合

成功的MBA教育师资应包括以下三部分,要在MBA的培养中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

1.校内顶尖教授。举全校之力,汇聚高校中管理、经济、历史、文化传播等院系的名师于MBA课堂,系统讲授专业课程,并设专题讲座的形式探讨当下热点问题。

2.校外知名专家。为使MBA学员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及成长深造空间,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聘请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为MBA项目兼职教授,为MBA学员授课、讲座、共同研究或合作培养。

3.成功企业家。结合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及MBA项目发展的需要,利用高校与各级政府、协会及多家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国内大型企业和新兴经济体、新产业组织建立研究基地和MBA流动工作站,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企业家、高级职业经理人为兼职教授,作为MBA学员的事业导师。

(三)考核方式三层次

1.课程考核。MBA学员单科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参与及表现(30%)、理论考试(40%)及课程实践报告(30%)。注重引导MBA学员在课堂学习时关注实际问题,以实际问题为思考模板。

2.学期综评。MBA学员每学期结束后都会得到一个综合评价,以帮助学员正确评价自己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效提高。其成绩也由三部分构成:各科成绩(40%)+学期综合实践报告(30%)+名人讲堂参与及表现(30%)。“名人讲堂”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使MBA学员多视角地了解中外企业市场环境和运行规律,提高学员综合文化素养而开设的讲座类课程,是精英群体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通过定期不定期地聘请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知名学者、政府部门高层人员为学员作讲座,将他们成功的经验在课堂上与学员分享,持续提升学员各方面的能力,为其今后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奠定扎实深厚的基础。为了使MBA学员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其内容并不局限于经济管理领域,政治、哲学、历史、人文、美学、心理学、现代科技等领域都会涉及。

3.毕业答辩。MBA学员毕业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各学期综评成绩(30%)+毕业答辩(50%)+上学期间工作成绩(20%)。MBA学员毕业测试,可以在毕业论文、毕业报告和综合案例分析报告三种形式中任选一项。之所以不局限于传统的毕业论文,主要是从MBA培养的目标定位来看,为了培养未来领导者所必须的管理综合能力,认真分析一个案例比写毕业论文更有价值。所以,我们要求MBA学员们结合第三模块“领导者实践”,以双导师MBA流动工作站为平台,深入一个企业或者单位,去研究一个具体的管理问题,写出一个具有意义的案例分析或解决方案,真刀真枪地演练,以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总之,希望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创新型MBA教育,帮助学员完成事业的提升或转型,实现其丰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冯常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练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2006,(09).

[2]魏成龙等.现代管理中国化:以焦煤集团的管理实践为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冯常生.中国企业知识整合能力与绩效的关系[J].中州学刊,2009,(05).

[4]温金丰.新进专业人员的组织社会化战术与组织认同之关系:工作经验与成长需求强度的干扰效应[J].台大管理论丛,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