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浅谈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

◆周太祝

◆周太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初级中学541300

摘要:兴趣也是学习的催化剂,在满怀兴趣、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学习,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显得至关重要。兴趣培养要从课的导入、课的讲授与课外活动三方面来抓。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巩固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并取得学习上成功的直接动机与内部动力。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对于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概念又比较抽象。要使学生乐于学,善于学,教师应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本文试对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否精彩,是否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的目光,将决定着这堂课的成功与否。因此,好的教师应该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热情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可先讲“白马非马”的故事。然后问学生“你们觉得公孙龙说白马不是马对吗?”学生知其不对但不知其为何不对,疑惑不已。所完课后,茅塞顿开。

二、采用多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

1.引用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喜欢。课堂上恰当适时地引用歌曲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巧妙地传授知识。如讲“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时,可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学生一下就懂得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重要性。讲“民族”这一节时可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同说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在豪迈的旋律中学生不但了解了我国有56个民族,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2.运用诗词、谚语、成语、俗语、典故、名言、顺口溜等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富含哲理的诗词、谚语、成语、典故等。把这些经典性语言引入课堂,能让学生准确、明了、易懂地接受知识,同时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引用“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来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引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讲述故事、笑话,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时,我又讲了一则笑话——《勇敢的牧师》:在一艘遇险的船上,船长对旅客们说:“谁会祈祷?”一个牧师自告奋勇地说:“我会。”船长说:“谢天谢地!我们刚好缺一个救生圈。那你就留下来祈祷,上帝会来搭救你的。我们先走了!”讲完后,学生捧腹大笑,愉快的笑声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4.巧用漫画,强化学生的兴趣

漫画寓意深入浅出,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发人深省。运用漫画配合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强化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引用“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这一漫画来讽刺主观唯心主义者,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理解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及其错误的实质;引用“迈左腿向右拐,迈右腿向左拐”——《行路难》的漫画说明政府不应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应实行政企分开;引用群组漫画:某地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保护区”变为圈兽娱乐的“狩猎中心”,再变为砍伐树木变卖的“木材超市”,然后变为只剩下树根的“根雕艺苑”,最后变为什么都没有,连人都无法生存的“沙漠公园”。通过五组图片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要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用漫画“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更要相信这公正是由我来执行的”来说明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依法治国就必须崇高法律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种蛋得蛋。”的漫画来说明要尊重客观规律……

5.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最新的时政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介入,不仅大大地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而且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文字内容图象化、系统化。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使课堂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不仅大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最新的时政资料,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尊重客观规律”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1998年长江流域百年不遇大洪水发生的录像;讲“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时,我播放了“9·11”事件的录像;讲“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我又从网上下载了十六大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述的视频文件;我还从网上下载了“神舟五号”发射全程的视频文件来讲解“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

6.精心策划各种课内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的局面;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生动、活泼、向上、优质。如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精心策划了一场辩论赛。首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位美国老太太与一位中国老太太死后在天堂见面了。美国老太太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贷款买了一幢房子,我住得很舒适。在我临死之前,我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将贷款全部还清了。”中国老太太说:“我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从年轻的时候便开始存钱。在我年老的时候我已存了足够的钱。我买了一幢房子,我住进去了,然后我才死亡。”我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是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好,还是中国老太太的消费观更好。结果,同学们兴致盎然,纷纷发言,进行辩论。有的说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好,因为她享受到了生命的尊严与快乐,又通过消费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要扩大内需就更应树立美国老太太这样的消费观。有的说中国老太太的消费观好,因为她勤俭节约,符合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甚至有的同学还提到她的房子还可留给子孙后代居住,为社会积累了财富。通过辩论赛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既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了正确的认识,又回顾了《经济常识》第五课所学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知识。同时又加强了对中国目前扩大内需现实情况的了解,可谓“一举三得”,“一石三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巩固学生的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课堂上不能完全理解的知识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能有效地得到理解、深化、拓展。为此,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成立“时事沙龙”小组,开展时事知识抢答赛,组织学生演讲,撰写政治小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的开展,既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充分地展现学生的自我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倡导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如果我们在课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课后又巩固了学生的兴趣。那么,思想政治课将不再是学生厌学的科目。所有的学生都将翘首企盼政治课的到来,然后恋恋不舍地送别老师下课。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们广大政治教师更为自豪的呢?还有什么比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更让人幸福的呢?因此,培养好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是搞好政治课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