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骨钙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和血清IL—6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鹿骨钙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和血清IL—6的影响

李廷建

李廷建

(中国水电长沙中心医院内科430014)

【摘要】目的:探究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灌服鹿寿春堂鹿骨钙后对骨密度和血清IL-6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断乳的Wistar雌性大鼠56只,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8只;观察组大鼠给予灌服鹿骨钙,对照组大鼠给予灌服低钙饲料;观察两组大鼠的骨密度及血清IL-6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大鼠灌服治疗后,观察组大鼠的骨密度、体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大鼠的血清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鹿骨钙中的鹿骨胶原蛋白可以有效降低大鼠血清IL-6的含量,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了骨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关键词】鹿骨钙;去卵巢骨质疏松;骨密度;血清IL-6

【中图分类号】R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2-0147-02

DeerbonecalciumLuShouChunhalltoovaryosteoporosisratsbonemineraldensityandtheinfluenceofserumIL–6LiTingjian,China'shydropowerChangshacentralhospital,Changsha430014,China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toovaryosteoporosisratsafterdeerbonecalciumirrigationeffectsonbonemineraldensityandserumIL-6.MethodsSelectcleanlevelablactationWistarfemalerats,56,accordingtothedifferentmethodsoftreatmenta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eachgroupof28;Observationgroupratsgivenirrigationsuitsdeerbonecalcium,ratsweretreatedfillingandlowcalciumfeed.ResultsTwogroupsofratsaftertreatment,observationgroupthebonemineraldensity,weightofratswassuperiortothatofcontrolgroup,theresultsa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ObservationgroupratsserumIL-6contenti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resultsstatistically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ThedeercollagenproteininthedeerbonecalciumcaneffectivelyreducethecontentofratserumIL-6,inhibitionofosteoclastactivity,toenhancethebonemineraldensity,hasacertain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

【Keywords】Deerbonecalcium;Totheovaryosteoporosis;Bonemineraldensity;SerumIL-6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之一,目前已成为继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后的第四个常见慢性疾病。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的患者会出现骨交联物减少,并伴随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的现象,其胶原的含量也随之明显下降,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因此,及时给予补充胶原蛋白对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鹿骨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约占总量的57%左右,本次研究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给予灌服鹿骨钙,观察大鼠骨密度与血清IL-6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清洁级断乳的Wistar雌性大鼠56只,体重52~77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YXK军2002-001)。

1.2仪器与试剂

单光子的骨密度仪(SD-1000)、酶免试剂盒、精密卡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解剖器械、动物天平、消化炉等。

1.3实验方法

56只Wistar雌性大鼠均经口灌胃的方式给予药物;观察组大鼠给予灌服鹿骨钙(333mg/KgBW);对照组给予低钙饲料(含钙量1500mg/Kg)。低钙饲料主要成分为酪蛋白100g/Kg,黄豆粉150g/Kg,小麦面粉526g/Kg,花生油40g/Kg,淀粉110g/Kg,纤维素25g/Kg,氯化胆碱2g/Kg,AIV-76混合维生素10g/Kg,混合无机盐35g/Kg,DL-蛋氨酸2g/Kg。两组大鼠均喂养8周后,进行断头处死,立即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免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严格操作,测定血清IL-6的含量。另取出两组大鼠右侧的股骨,去除附着的结缔组织与肌肉,测量其长度。在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称量骨重。采用SD-1000骨密度仪器,测量大鼠股骨中点与股骨远心端的骨密度[3]。准确的称取样品、动物的饲料。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或t检验,P<0.05为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大鼠骨密度测定情况比较

两组大鼠灌服后,观察组大鼠的体重、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情况比较

两组大鼠灌服后,观察组大鼠的血清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的骨病,中老年易患,是以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受损,骨基质与骨矿成分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的数量减少,使骨脆性增加的一种骨代谢障碍疾病。本次研究通过切除雌性大鼠的卵巢所致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且正确的模拟女性由于缺乏雌激素而引起骨质疏松的临床特征。通过给大鼠灌服鹿骨钙,观察大鼠的骨密度与血清IL-6含量变化。近些年,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IL-6)在骨质疏松症和骨代谢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它是破骨细胞加速的重要调节因子,是骨吸收的主要调节者[4-5]。IL-6可以介导雌激素不足而引起的骨量丢失,影响破骨细胞的功能,增强骨吸收代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大鼠的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鹿骨钙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血清IL-6含量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有效的抑制了IL-6的分泌,减少了骨吸收。在骨代谢的疾病中,骨密度一直是临床检测的重要检测之一。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补肾壮骨的方药可以影响人体骨的代谢状况,通过其多种的机制抑制和缓解骨质疏松的发生[6-7]。鹿骨钙是由珍稀的中药马鹿骨为核心,联合维生素D3、碳酸钙、硬脂酸镁及奶粉等组成,具有补钙、强骨、祛风湿、补肾阳四重功效。传统医学认为,鹿骨具有温阳补肾、强筋骨、益精髓、抗衰老等功效。而鹿骨钙中的鹿骨胶原蛋白则能有效的防止骨组织显微结构的改变,防止骨密度与骨质量的降低,从而改善了骨强度,增强了骨骼抵御外力冲击的能力,进一步减少了骨折的发生概率[8]。本次研究显示,灌服鹿骨钙组的大鼠,其骨密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大鼠,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鹿骨钙对大鼠骨密度的下降具有改善的作用。

本次研究发现,鹿骨钙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和血清IL-6产生影响,研究发现,鹿骨钙中的鹿骨胶原蛋白可以有效降低大鼠血清IL-6的含量,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了骨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叶进,吴丹,孔西建,等.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阙值及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探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5):48-49.

[2]刘晋平,郭峰,李正南,等.六月龄大鼠去卵巢后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4):73-74.

[3]张万强,赵勇,何冀川,等.活血补肾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17-18.

[4]卢守明,孙天威,张杭,等.雌激素干预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8、10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6(24):74-75.

[5]向楠,胡娅,唐曦,等.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TNF-α和IL-6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6):26-27.

[6]马恩元,冷冰,薛昊罡,等.雌激素水平与绝经女性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36-37.

[7]向阳,苏林冲,袁林,等.强骨康疏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细微结构及骨代谢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9):66-67.

[8]李素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0):96-97.

[9]帖小佳,韩亚军,伊力哈木?托合提.中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6(7):99-100.

[10]陈辉,刘菊,谢先龙.温肾补阳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15(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