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机制发展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机制发展策略分析

沈含之

江西《小星星》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到来,出版行业也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大变革,传统出版机构的优势不在,数字出版强势出现并抢占了大量读者与内容资源。传统出版面对发展困境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积极追求发展出路,努力变革向数字化出版转型。

【关键词】

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变革

一、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新媒体产业的迅速崛起,受众的阅读方式也逐渐发生转变,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在日常生活中,受众使用手机电脑频率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也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动而得到转变。

(一)传统出版发展现状

传统出版主要以生产实体书、杂志期刊等进行销售来盈利,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越来越习惯通过网络进行阅读,出版书籍的作者作家也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内容发布与传播,传统出版面临着渠道失灵、受众流失、盈利减少的悲惨现状。

1、渠道失灵

新媒体的发展抢占了传统出版的资源与渠道,新时代下的作者作家适应了互联网的发展,为了迎合新媒体下受众的需求,通过网络出版等形式,通过网络与读者受众进行直接互动并获取反馈。这种模式比传统的出版模式更能得到受众的喜欢与欢迎,受众可以自主表达其想法,只需花少量钱就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阅读体验。在新媒体行业的冲击下,传统出版行业在内容渠道方面权利降低,出版成本较高,发展艰难,面临渠道失灵的危机。

2、受众流失

随着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发展,受众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常态。同时随着新媒体互联网时代这种快速发展背景下,很少有受众醉心于深度阅读模式,更多的受众通过网络进行微型化、短篇阅读,传统的出版书籍携带不便已经不适合时代需求。而众多阅读类APP也涌入市场与传统出版进行竞争,手机阅读APP内容资源丰富、便捷高效,更受读者欢迎。

(二)数字出版发展现状

与传统出版产业发展呈现颓势不同,数字出版产业迎合了当下新媒体时代发展,呈现一片蓬勃向上发展之势。

1、出版主体更为多元

与传统出版不同,数字出版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主体进行内容出版,象晋江网络针对小说阅读主体进行出版宣传,中国知网针对本科硕士博士等高端知识群体进行出版宣传。这种多元化形式出版更为具体分流化,也能更加精准地满足受众需求。

2、出版效果更为直观

网络出版比传统出版更能直观统计购买阅读群体,读者能更加直接的进行反馈,作家也能更容易与读者进行互动。同时,传统出版时间周期过长,数字出版省掉了一系列印刷、投放销售的过程与成本,读者不需要多长的时间等待便可进行阅读,其阅读体验更容易得到满足。

二、传统出版产业优势

虽然传统出版发展受限,但其仍具有网络出版缺失的优势,传统出版的品牌公信力、人脉广泛、内容专业等优势仍能为网络出版树立榜样,数字出版之路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前进。

1、产业历史悠久

传统出版发展历史悠久,时至今日已成品牌,具有一定的品牌凝聚力与公信力,不少读者依靠出版社来进行书籍的选购,当书籍版本内容有所差异时也会依据书籍所在的出版社判别其准确度。这是传统出版社依靠其自身的优秀实力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实力资源雄厚的出版机构也更能受到读者的信任。

2、产业人才众多

传统出版产业虽发展不济,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高学历人才,从选材到校对的过程中都录取了高学历人才进行出版工作。而数字出版刚刚起步,为追求流量获利其人才选用良莠不齐。同时传统出版经常与作家、学者进行合作,这类人才在出版选择方面也会选择有能力的传统出版机构进行合作,这是数字出版所不具有的优势。

三、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传统出版产业近年来也面临着发展倒退的趋势,但其所具有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因此,传统出版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改变原有运营趋势,结合互联网新媒体进行发展,新老结合优势互补。

1、摆脱传统思维,树立互联网意识

传统出版产业应积极学习数字出版模式,树立互联网思维,了解处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受众需求,针对其需求精准传播其出版内容,赢得一定数量受众。通过互联宣传、微博微信营销等手段,提高自身品牌的宣传传播力度,借助老读者的社交渠道进行宣传,扩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2、转变传统出版模式,进行数字化出版

传统出版因其出版周期过长、出版成本过高而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传统出版要想重获发展生机必须转变出版模式,积极向数字化转型。传统出版也可以与各数字出版机构合作,通过数字出版机构的出版模式进行出版,打造平台建设使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四、数字化转型发展困境及解决办法

数字出版虽受到读者受众的欢迎,但数字出版现今的发展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字化转型发展困境

1、出版内容良莠不齐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受众所接触到的内容呈现海量化、价值密度低等特点。由于数字出版机构涌入市场,为获取流量进行盈利,数字出版机构所出版的内容过分迎合读者,色情暴力内容在网络中大肆传播,严重破坏了中国书籍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青少年下一代的发展。

2、数字出版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关于数字出版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未健全,目前国家也开始加强意识形态的领导,开始对网络世界进行规范制约,但在数字出版产业这领域,法律体系还尚未得以完善,使得不少出版机构无视法律制约,抄袭伪造内容,扰乱国家出版书籍市场。

3、数字出版机构缺乏专业素质

面对市场,部分数字出版机构忽视其所具有的社会责任,只重视其经济效益。这些数字出版机构缺乏专业素质,在其机构下的从业人员也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也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与人格品质。这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弊端。

(二)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向

数字出版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其仍是未来出版行业的发展大势,数字出版产业必将在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打造出版品牌,建设品牌影响力

出版机构需要利用互联网积极进行品牌建设,提高品牌自身影响力与公信力,以此来吸引受众。通过强化品牌建设进行人脉资源的拓展,当出版机构品牌做大做强,会吸引更多优秀作者,带来更多潜在读者,扩大经济规模。

2、出版机构加强专业素质,招揽互联网人才

出版机构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积极招揽互联网人才。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培养有潜力的工作人员,提高自身出版质量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宣传,打通出版机构传播渠道。

3、出版机构建设专业型平台

出版机构向数字化转型,可以打造专业化出版平台,与其他数字出版机构合作,招揽作家与其潜在读者,打造规模性效益。通过专业化的平台建设制约各大数字出版机构,保证出版质量,促进国家出版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4、国家需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方面也需要加强对出版机构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给民众一个风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制约违法出版机构,遏制网络中存在的一系列抄袭、洗文等不良现象,尊重原创尊重人才,通过法律等强硬措施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五、结语

传统出版的发展的确已进入困境,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提高网络出版市场的质量。面对网络数字出版现今的一系列问题,国家与传统出版也在积极应对,网络数字出版虽然会有一系列问题,但5G时代发展背景下,数字出版必将是未来出版发展的一大趋势,数字出版也将更为专业化、精准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包玉亮;传统出版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长江丛刊;2018年08期

2张云耀;徐楠;罗杰;旅游类数字出版物出版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与出版;201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