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试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

周宇

周宇

摘要:当前,地下室施工在工程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愈发重要,因此要保证地下室结构的完整性,就必须要采用无缝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具有实用价值,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无可替代的一种施工技术。综上,本文重点探讨了该施工技术在地下室结构中的运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工程建设带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结构;无缝施工技术

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势态良好,并且以大型化与多功能化为主要的特色,因此我国当前的建筑以高层居多。混凝土是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相比较下,因为受到温度的影响,混凝土也很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但对建筑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带来不安全隐患,基于这一原因,本文以某工程的建设为例,采用无缝施工技术对地下室的结构进行处理。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主要用作住宅,整体高度为12层楼,包含地下室1层,在施工时采用了混凝土,标号为C30P8,为了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地下室施工采用无缝施工技术,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2、无缝施工技术概述

在该工程建设中,之所以选用了无缝施工技术,是因为其符合无缝设计的原理以及思路,在无缝设计思路中,遵循抗放兼施的原则,因为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温度的影响会在硬化的过程中不断膨胀,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补偿收缩剂,在混凝土出现变形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以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在无缝设计中,这一原则是实现无缝施工的重点要求。同时,根据收缩剂分布位置的不同,对于膨胀所产生的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掺加一些膨胀剂同样可以用作膨胀加强带的效果,在施工中对关键部位进行不间断的浇捣,这样地下室的整体结构就可以达到整体性的效果,还能顺利的完成工程施工。

3、地下室结构施工中无缝技术的应用

该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达到了理想的施工效果,同时在工期与施工成本上也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尤其是在施工成本上,与普通的施工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别。为了顺利的完成地下室结构的施工,将本工程分为不同的四个部分分别进行工程建设,同时预留出3条膨胀加强带,每条加强带的宽度都为2m。

3.1施工准备

首先要对混凝土膨胀剂进行配料,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选用一定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并且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膨胀剂的主要成分为铝酸钙(下文中将以AEA进行替代),这样整个加强丝带的强度就达到了C35,符合混凝土设计的规定。在混合形式上,采用泵送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做是因为能够大大节省施工时间,节省了劳动力。原料包括水泥、细砂以及粘土等,这些材料的控制标准均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便于开展后续的施工建设。此环节的重点是选用符合施工要求的膨胀剂,膨胀剂是该工程中最主要的施工原料,缺少了膨胀剂的使用,无缝施工技术也就不能实现。并且其与原料的配合比也是需要控制的重点,一般来说,所掺杂的膨胀剂不应该超过混凝土总含量的6%,如果掺杂过多,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即使在大膨胀收缩补偿中,也应该将含控制在8%以内。

3.2施工技术

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对顶板以及底板采用连续浇筑的方法,需要在浇筑前对膨胀加强带进行一定的处理,在其两侧分别进行加固处理,避免混凝土通过实现预留出的网眼流进加强带中。确保加强带的温度以及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施工的关键环节中。

墙体的施工方法要采用后浇膨胀加强带。因为墙体特别是侧墙拆模比较早,薄而且暴露的面积大,养护比较困难,受风与大气的温度影响比较大,水分的蒸发速率快,易出现收缩的裂缝。因此,和顶板、底板的连续浇注有所不同的是浇注前,还要在增设的钢板止水带的后分区段先行浇注小的膨胀混凝土,到养护14d之后,再改用大的膨胀混凝土来浇注膨胀的加强带。这样,要比传统的后浇缝缩短30d以上的工期。

3.3膨胀加强带的处理手法

在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之内掺入AEA的膨胀剂,加强混凝土强度和抗伸缩能力。膨胀加强带的宽度2.0m,加强带里钢筋连通,而且上下要另外附加15%附加纵向的钢筋,钢筋的两端要伸出加强带2.0m,混凝土的强度要提高一个等级,来提高加强带刚性。地下室的底板加强带要用镀锌的钢板混凝土的快易收口网来分隔。考虑底板的厚度较大,防止混凝土可能压坏收口网,采用通长ф16的钢筋与ф14@500的加劲钢筋箍进行加强。由于大面积的地下室,地下室的地板都在一次浇注的时间和费用是不是合理的,因此,使用间歇式无缝施工的方法,无论是在建设,加强带的位置,采用分段施工,施工段三维混凝土浇筑前,在其相邻混凝土的施工段浇筑,施工缝加强带位置留置权的。

3.4对未浇筑部分的处理

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注意严防其它部位混凝土进入膨胀后浇带内,以免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严禁混凝土散落在尚未浇筑的部位,以免形成潜在的冷缝或薄弱点。浇筑混凝土前的润管砂浆采用灰斗集中收集,拆管排除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废弃混凝土及时清理干净。严禁进入工作面。

3.5注意事项

(1)无缝的设计须根据结构的特点来灵活运用,沉降缝无需取消,具有沉降的性质后浇缝不能取消。

(2)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必须要清理干净加强带里所有的杂物。

(3)严格地控制设计的配合比:设计的配合比必须准确,一般会由实验室继续试配来确定,实验室的试配的初凝时间不能小于l0h,现场控制的初凝时间不能小于6h,而且搅拌的时间须比一般的混凝土延长30~60s。

(4)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必须要振捣密实,不能存在过振、漏振和欠振,而且要避免模板、钢筋、止水带、预埋件的变形移位。

(5)在浇注混凝土之后,初凝后终凝前,必须要用抹子去抹压表面2~3遍,来有效地消除表面的塑性沉降裂缝和干缩裂缝,抹压之后尽早地进行养护。

(6)做好混凝土养护的工作,养护时间都能少于14d。底板、顶板可以覆盖2层的草袋,每天浇水2~3次来进行养护;墙体与膨胀加强带,浇注之后不能少于7d,之后才可拆模,而且喷涂2次的养护液或者采用喷淋水管来进行养护。

3.6后续养护工作

膨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工作十分重要。膨胀混凝土只有进行充分地湿养护才可能很好地发挥AEA的混凝土的膨胀效能,为了确保养护的效果,需派专人来养护,而且建立严格的混凝土的养护制度。混凝土的浇筑完毕之后应当加强前14d的保湿养护。在混凝土收抹平整之后需及时盖上麻袋片进行严密覆盖。养护期间喷洒雾状水来保持环境的相对湿度在80%之上.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4、结语

无缝混凝土的结构是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进行连续浇筑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新工艺。通过确立“膨胀加强带”的设置进行无缝设计施工技术,消除了施工后浇缝与伸缩缝,提高了整体防水性能,缩短了施工周期,加快了施工进度并节省了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张震,聂凤义,何有磊.聊城市民文化中心无缝施工技术[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2(04)

[3]贺福厚.试论大体积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