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护理分析

李红艳

李红艳

(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肿瘤科河南平顶山467099)

【摘要】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肿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综合护理;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放疗;唑来膦酸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15-01

本次对接受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骨转移时间1~8个月,平均发病时间(3.1±0.6)个月;患者年龄37-89岁,平均年龄(57.0±7.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骨转移时间1~10个月,平均发病时间(3.3±0.5)个月;患者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57.1±7.5)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肿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为:①用药护理:唑来膦酸输注应单独使用1条静脉通道,输液前后均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用药前告知患者不良反应。②疼痛护理:认真分析疼痛原因,了解疼痛程度,以三阶梯止痛原则控制疼痛。鼓励患者多参加活动以分散注意力。③放疗护理:局部皮肤进行着重护理,应保持干燥,禁用肥皂擦拭,不要接触胶布、碘酒、酒精等物品。出现瘙痒可使用冰片和滑石粉进行涂抹。严密观察血象,每星期检测一次血常规,白细胞水平不足1.0×109/L的时候应该立即停止放疗。实施保护性隔离,严格消毒。④心理护理:通过倾听、解释、指导等途径给予患者良性的心理暗示,使患者对治疗产生足够的信心。⑤饮食护理: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每日饮水量在3000ml左右,便秘者多食用粗纤维食品。恶心、呕吐者可应用胃复安,必要还可以应用一定的营养液[1]。

1.3满意度评价方法

出院当天以不记名打分形式调查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满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2]。

1.4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

1.5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1.0%;观察组患者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4%。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骨转移属于目前临床公认的恶性肿瘤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该类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以溶骨性破坏为主,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是该病患者的主要特征表现,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3]。有针对性的对应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方式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疼痛针对性护理、用药方面护理、心理干预护理、饮食干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对于广大肿瘤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患者的生活和生存治疗显著提高,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4]。

【参考文献】

[1]汪红英,肖清秋,孙凌.综合治疗肿瘤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12,7(4):7-8.

[2]程坤,王晶,贾英杰.心理干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1,23(6):462-463.

[3]赵洪瑜,仇晓军.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疼痛34例临床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6(6):498.

[4]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