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高文胜

高文胜

(太原市太钢总医院消化科030008)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抽调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24h内、48h内、72h内的止血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用药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深远。

【关键词】凝血酶;奥美拉唑;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131-02

上消化道出血为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系统疾病,发病急、病情凶险,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死亡率也不断增高[1]。如何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当前临床治疗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次研究中,分析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抽调我院从2012年2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血以及黑便。出血量:小于500mL者34例,500-1000mL者36例,大于1000mL者40例。1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22-72岁,平均年龄为47±1.2岁,疾病类型:出血性胃炎1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4例,应激性溃疡患者13例,胃溃疡患者11例。观察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年龄为46±1.3岁,出血性胃炎患者2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7例,胃溃疡患者13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本次试验研究。

1.2选取标准

在止血后实施胃镜检查,均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排除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呼吸道出血。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感染,维生素、奥美拉唑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胃肠减压、禁食减压治疗,出血量大患者,需及时输注新鲜血液或全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增加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用药治疗,凝血酶2000U与15mL生理盐水混合,给予患者口服,一天2次;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一天2次。观察患者的大便潜血试验以及血常规。

1.4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估

统计止血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价:显著改善:治疗3d,观察无黑便、呕血,大便潜血试验显示为阴性;改善:治疗5d,无黑便、呕血,大便潜血试验显示为阴性;无效:治疗时间多于5d观察仍有呕血或黑便,大便潜血试验未转阴[2]。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统计数据资料采用SPSS12.5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经研究表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组别例数显著改善改善无效有效

对照组5025(50.0)14(28.0)11(22.0)39(78.0)

观察组5029(58.0)18(36.0)3(6.0)47(94.0)

2.2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止血情况(n/%)

组别例数24h内止血48h内止血72h止血

对照组5012(24.0)26(52.0)38(76.0)

观察组5036(72.0)45(90.0)48(96.0)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14.0%),分别为恶心呕吐3例,腹痛4例,观察组不良反应9例(18.0%),分别为腹痛4例,皮疹2例,恶心呕吐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为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医学概念认为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之上的消化道,包括胃、十二指肠、食管或胰胆等病变而导致的出血情况。上消化道出血的判定标准为数小时内出血量大于1000mL,主要表现为黑便、呕血,且多合并血容量下降而导致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3]。分析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损伤以及消化性溃疡等。其他少见的原因为十二指肠球炎、食管裂孔疝、贲门黏膜撕裂症、食管炎、胃平滑肌瘤、胃黏膜脱垂、胆道或憩室出血等。因疾病病情凶险,若未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便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该疾病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出血、采取措施治疗原发性疾病,若有必要结合采用输血以及手术方法治疗。

传统的治疗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其具有非竞争性、可选择性抑制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K+-ATP酶,从而减少胃酸分泌,保持胃内较高的PH值。还具有降低黏膜纤维蛋白溶解性作用,可有效稳定血凝块。但血浆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聚集的止血功能,需在PH大于6.0条件下才可体现,而新形成的血块则在PH小于5.0胃液中快速消化。凝血酶是从猪血中提取,并进行炼制而形成的白色或微黄色的非晶形冻干粉剂。分析其凝血作用机制,凝血酶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快速口服止血药物,且用药后几乎无不良反应,不需经历止血的第1、2阶段,可直接作用于凝血的第3阶段,在溶胶状态下,纤维蛋白原可迅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快速促使血液凝固[4]。口服用药后可通过接触上消化道破裂血管创面,并于血管裂口处,形成血栓,有效防止血液外流。临床认为,在口服凝血酶时,可现将其与温开水(温度要低于37℃)或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切忌与重金属、酸碱药物发生配伍,不能采用过热或加温水进行溶解,因为处于溶解状态下,凝血酶会失活,需重新配置药剂[5]。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在减少胃酸分泌同时,促进血液快速凝固,发挥其有效的止血效果。研究表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24h、48h、72h内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72.0%、90.0%、96.0%,对照组24h、48h、72h内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24.0%、52.0%、76.0%,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止血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显著。表明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用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提高临床止血成功率以及临床效果。同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两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用药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时,可联合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止血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用药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深远。

参考文献

[1]陈玉英.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0例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7):26-27.

[2]Brzozowska,Iwona,Strzalka,Malgorzata,Drozdowicz,Danuta.MechanismsofEsophagealProtection,GastroprotectionandUlcerHealingbyMelatonin.ImplicationsfortheTherapeuticuseofMelatoninin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andPepticUlcerDisease[J].CurrentPharmaceuticalDesign,2014,20(30):4807-4815.

[3]郑银坤.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8):97-98.

[4]ChengbingJin,HuiZhu,ZhibiaoWang.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combinedwith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forunresectablehepatocellularcarcinoma:Long-termfollow-upandclinicalanalysis[J].EuropeanJournalofRadiology,2011,80(3):662-669.

[5]GluhovschiG,GluhovschiC,VelciovS."Surprise"intheevolutionofchronicmembrano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associatedwithseverestrongyloidiasisundercorticotherapy:"hygienicparadox"?[J].RenFail,2013,35(7):1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