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课堂美感创造课堂生活回归课堂本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3

享受课堂美感创造课堂生活回归课堂本质

张飞

享受课堂美感创造课堂生活回归课堂本质

——小学语文课堂点滴录

张飞

(西安市长安区马王街办新庄小学陕西西安710115)

课堂的整体回归应该从中国本身的文化源流着手,去让学生在舒服的课堂环境中享受课堂美感,进而创造课堂生活,最终回归课堂本质,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的美,走进生活的美。

——导言

以下之言,纯为余之拙见,动心之思,表之一二,浅鄙之处,再所难免。望阅者斧之勉之。

1.诗化文意——以诗解文释义

诗歌作为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古中国之《诗经》;古希腊之《荷马史诗》;两河流域之《咏受难的诚实人的诗》;古印度之《摩可婆罗多》等等,均为世界诗歌界永恒的坐标,其情其景,叫世人远而敬之、颂而慕之,似乎与小学课堂悖而远之,实则不然。余认为:诗创意而显境,而文亦同之。境者,朦胧之美,总体之美,时时之美,处处之美。

于此,余独认为:文与诗有同一之妙工。于是乎,在小学课堂中寻求诗之故影,沉淀诗之灵魂,回归诗之本源,迫而急之,让课堂在一定意义上回归古典,回归国度的文学之魂,以动感之心,促教者激发课堂,令学者享受课堂,进而创造文章之诗化。

《尚书》云:“诗言志,歌咏言。”亦并非文言故词方可阅之,然余虽浅涉小课堂,却深殷诗之意境普而存之。古之盛诗,物之所表,意之所达,境之所现,无不淋漓景致,尽在诗之言辞;现今之时,盛文达意者,百家共存,多歧同在,尽显白话文之姿,然而表词达意,古之诗歌与如今通俗之体,同根同源,亦应时时相系、处处相依,展小学课堂之韵味,以诗之形态和节奏感来美化课堂,妆点课堂,进而升华课堂诗的境界。

为师者,驾驭语言之功,欲应应之时需,呼之即出,弃之即去,信手拈来,侃侃而言。使文意妥之贴之,纵以诗化之言感化学生,内化教材言语,为学生营造一个诗般的意境: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

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处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以上属于诗化后的内容。原文如下: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草原》

国度以诗为荣,学子亦应择其文而化诗为贵。师以诗融之,学子亦应以诗应之,终而用之、体之、创造之。今日思来,仿若与诗距而远也,其实不然:诗者,生活之动态画面也;歌者,生活节奏之活化也。求学者,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有悲、有恐、有惊——此七情,实为人之所系也。幼者学之,必能汇而通之。

用诗者之境、歌者之音、动感之情,教化幼者之心。

昔往矣:骆宾王感而《咏鹅》;苏轼怀而《水调歌头》;杜甫喜而《春夜喜雨》;李煜哀而《虞美人》;白居易思而《忆江南》;岳飞怒而《满江红》;李清照悲而《声声慢》;朱敦儒伤而《念奴娇》……篇篇张张,首首阙阕,美而誉之,此为诗之工也。

思今日:卞之琳《断章》而感之;余光中《乡愁》而怀之;徐志摩《沙扬娜拉》而别之;李少白《中华少年》而爱之……字字句句,章章段段,亦诗之妙也。

忆教材:文诗同工。文有意,诗有境。

于此时,情感激荡,国之所系,情之所感,深深慕敬季羡林老先生1935年11月16日于哥廷根之言:

我不开灯,又沉默的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静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于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

此段文意无不沁透出季羡林老先生对祖国故土及故人的深思与爱慕之情,虽为文字,且以段落之形式展现,却深谙诗之境界,诗以词为最,此文段,尽显其境:“沉静”之中不由而畅游所思,静而空远,心鹜八极,加之形单影只、孤孤零零,造就伤神之感,却又加“酸酸”之处,“浓浓”之情,使意之更浓,更之叠词之节奏,尽显诗之灵魂——音乐之美。将其衬于“沉静”空远之境中,思之倍加,念之愈切,与诗之境何异!稍加变更,诗,犹存也:

沉默的站在窗前

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

一切都沉静在朦胧的薄暗中

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

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

心里有点酸酸的……

然而——

是甜蜜的,浓浓的……

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

爱国、思母、念故,无不情景化,境界化,让学生用诗的境界理解文段,回归原始的文学,以异样的眼光诗化文段,激情与爱慕淋漓尽显!怀国之下亦有山水物象之思: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度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视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

桥人合一,热爱自然乃是本文段的文意主旨,桥之所系,情牵万丝:柔水滚滚,人影斑斑,物象粼粼。于时间刻画,回首时,却“唯有你依然如旧”,这种在时间的负重下,尽显了热爱、崇敬与坚强,情之所画,感之所动,浑厚悠长。诗之物象,诗之境界,怎一座古桥可以了断!于是乎诗曰:

题目桥

作者热爱自然的人

内容

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弓着腰俯身凝视——

水中

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

唯有你——

依然如旧

这其间,尚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之风格,此词罗列物象,感于末端,《桥》亦为若此。

只是境味相异,一断肠感伤,一甜美如画,文有此境,可叹,可赞!求学者尤为幸然,悦而阅之,实为美哉美哉!

可爱之人,眼之所触,物物有情,景景有感。天之万物,地之所有,皆动情万分,触怀种种。李汉荣《山中访友》“轻轻的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了一路月色”又实为追因《再别康桥》之音;赵丽宏《山雨》中“每一块岩石、每一片落叶、每一从绿草”尽显了诗人般的眼神,每一环,丝丝入扣;每一处,点点推波,一切均在“一”的萌动下绽放自然的画面和音乐;就连郭枫《草虫的村落》里的甲虫们也“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老舍的《草原》也按耐不住“不用墨线勾勒”尽显“翠色欲流”“流入云际”……如此这般,枚不胜举,无一不浸透着诗的意境。

以诗解文释义,勾勒画面,演奏自然,抒发心智,促学者心灵诗化,博讲着意境深幽,实为佳法。

2.愤化对话——以愤激辩笃思

昔者孔夫子举“问答式”,弟子贤而三千;古希腊苏格拉底以“产婆术”,名闻达于东方。于此,对话之要,显而易见。

《论语》《孟子》对而辩之,《孟子》尤甚。余独认为:“愤化”情思是对话活的灵魂。境异景迥,促对话之情不一也。人之“愤”因景而异,因境而迥。古之《两小儿辩日辩日》以对话而达思辨: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出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着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着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阅读教材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辩日》

此段文字誉为古代对话之经典,对话使言者思而辩之,辩而思之。《左传》曰:“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认为“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可见,使课堂回归实景生活,再现学者本质,急而迫之;课堂之辩,贵而要之。课堂对话可使辩者之思清而敏捷、阔达而理昭。尽显争鸣之姿,多歧之贵。诸葛亮因国治大统“愤”而《隆中对》;梁惠王以“尽心于国”而孟子“愤”而举“孝悌之义”;许行以“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孟子“愤”而言“劳心”与“劳力”之“天下通义”……今亦同焉,列夫•托尔斯泰《穷人》西蒙之亡,尽显生者之善,存者之美。桑娜与其夫渔父“愤”而与善同鸣: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sāo)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

残疾之人与碧云“愤”而因爱同鸣,借善意之语“别饿坏了那匹马”造就人间真情:

有一次,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经过书摊时,坐在轮椅上的他叫住了我:“怎么不来看书了?”我抖抖手里的马草,无奈地摇摇头。

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

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是他的妹妹吧。

“碧云,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接过我的马草,提进了里屋。

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绐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没问题!”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

古语云:“不平则鸣”。亦云:“不愤不启”。“不平”与“愤”,促鸣者灵动,崔感者笃思。鸣者随景与境而相系变化:爱国时愤,激情而鸣;憎恨时愤,哀痛而鸣;愉悦时愤,激昂而鸣;伤抑时愤,沉闷而鸣……积此之后,以气充文,唏吁!确为真文也。

3.强化语气——以气充文达意

“不平”与“愤”,文之源也。以气充文,文之神也。学生常,饮童话,食寓言。极推动画之姿,然而动画之灵魂除却美轮美奂之画面之外,唯独语言之魅力,吸而引之。其间角色之变化,语言之多样,实以气、分辨之,气之变化,尽显了角色鲜活之美,灵动之感。加之人物角色之动态转移,更加显了语气之美,增加了文章之神。

或高亢、或低沉;或激动、或平实;或坚定、或委婉;或纯熟、或幼稚……语言之间,语气之变化,往往在呼吸之间: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白杨》

袁鹰之笔,刻画精细,点点滴滴,字字句句,人物变化,语气之差异,鲜明而有力,展孩子幼稚、好奇之心,刻父亲沉着、老成之态,鲜明活泼,立体动感,基调平实而发问,语气稚嫩而沉稳,稚童与成年、男音与女调,交相互应,变换淋漓,实为佳笔。然而《断章》之文,诗中有画,画中蕴诗;《断章》之气,轻绵回肠,空灵悠远,平实恳切,基调平稳而委婉荡气: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阅读教材六年级上册《断章》

除此之外,《月光曲》琴键恬淡清新之时,语气平稳;琴键有力雄浑之时,语气激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颂河峻山川、咏木林珍禽之时,基调热烈自豪;叹生命栖息、赞地广物博之时,基调高昂有力;《十里长街送总理》促读者悲壮沉痛,感闻着涕泪湿巾,基调低沉而时时牵引敬慕之情;《有的人》活而似死,叫人啮齿而痛;死而犹活,心悬敬慕爱戴……

文之所要,气而为骨,气而为神,以此教化,甚为善法。

4.感知方言——以真装饰课堂

国语普通话之推广,已经普遍被学子深深接受,于是学生在读课文时便均统一于普通话:淅淅沥沥,挥挥洒洒,铿锵有力,美而善焉——时而清泉流动,时而山崩地裂;时而动感微妙,时而坚定昭然;时而器宇轩昂,时而哭风凄雨……美之至也。然而,课堂乃为一个鲜活的生活实景,以生源之多样性而展现语言之复杂性。近来,有甚者誉,不会讲普通话为不文明之现象。普通话之优美、畅达,已然成为定式。然而,现今处多元之社会,集幼者而灌之,摒弃方言之魅力,余认为稍有不妥。余深感地方语言之微妙:一种地方语言深埋着一种地方性文化。在此,余强调处课堂之上,适时地应该体现地方语言之多样性与真实性,使课堂更加的立体化一些,使学生在立体而鲜活的课堂中感受语言之美、生活之美、远古之美。

《时事》(高中版*2008-2009年度)中有一篇题为《拯救方言刻不容缓》之文章,深切之体现了其对地方语言之拥护,更加坦然的接受了地方语言存在之必要性与紧迫性。然而余这里,只是强调适时的于课堂中,体现地方语言之现实性与必要性,并非是盲目摒弃普通话之推广而极力拥护地方语言之举。

语言之亲和力在课堂教学中,是创设情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堂上适时使用方言不仅可以鲜活课堂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立体的感知,进而达到准确的理解。

《开国大典》一文,激昂、庄严、自豪、伟大……所有褒义在那时得到极致的汇集,使读者感之思之,印象深刻,尤为响遏云霄之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以普通话读之,震而憾之,流畅庄严。可是,此时国家主席之语言似乎也普通话了,然则,以湘方言教之,会更加贴切、威严,将真实、立体、鲜活的再现主席之言,同时,不仅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地方语言产生另类的印象。此类现象多而存之,余不再一一细表。

中国之大,地方语言之多,实为博大,然课堂点滴之举,方可神游中国,真实感知中国,以达至课堂回归至生活之最终目的。

5.回归课堂——以本点亮教学

课堂之整体回归应该从中国本身之文化源流着手。让文化感染课堂,让学生在舒服而充满激情之思辨之境况下,感受文化之美,创造生活之美,进而从整体回归课堂。

余认为对课堂本质的回归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让观摩课堂回归到普通课堂即普通课堂观摩化。

(2)课堂的艺术化应该回归到知识本身。课堂的艺术性是协助知识内化的措施,并非主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力。

(3)课堂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化。

统而言之,回归课堂之核心即为以文化之不同层面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对旧知识重新概念,从而体现其对新知识之进行再生之定义,享受课堂美感,创造课堂生活,回归课堂本质,让学生适时的在整体的把握中,采取一切优化措施(诗化文意、愤化对话、感知方言、强化语气等)完成知识的量的规定,享受知识内化的美好过程,以达到学生敏感性之突破。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2-16-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