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有为天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翻转课堂,有为天地

陈炳坤

山东省宁阳第二实验中学271400

传统课堂是以课堂内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布置作业、课堂外练习为主的先教后练的模式;相比之下,翻转课堂则是以课外自主学习、提出困惑、课内展示交流、协作探究为环节的先学后练的模式,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当下的教学课堂改革提供了希望性的方向。结合我校的“三环八步”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历史教研组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课前自主学习,找出困惑,缩小教与学的落差。

课前自主质疑环节,主要包括尝试自学和基础测学两步,让学生利用发到平板上的预习学案和微课资源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找出自己的困惑所在,为课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做好铺垫。同时为激发学生自学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平板和网梯平台设计针对性的预习检测题,在线检测学生对所预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教师课上的教学问题预设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因为有了之前的预习做铺垫,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尤其那些学困生,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会提升。由此可见,利用微课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扫除学习难点,也能有效地缩小两极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突破重难点,答疑解惑,实施分层教学。

课中练习内化环节,主要包括解疑问学、进阶深学、展示论学和系统理学四步。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针对自主学习阶段提出的困惑展开讨论,并适时给予引导。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回顾微课,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提出的困惑,利用一体机提前预设PPT课件,整合和本课重难点有关的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视频材料,由易到难地引导辅助学生逐步找到问题答案。这样能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同时,教师再针对性地配以适当的变式训练题,这样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运用基本也就解决了。在课中为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一定要充分用好小组合作和小组捆绑量化评价,为保证小组合作的高效运行采用轮换、抽查、抢答、挑战四种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

三、课后复习巩固,查漏补缺、拓展延伸,提高学习兴趣。

课后拓展升华环节,主要包括拓展用学和微课助学两步。首先,微课提供了复习巩固的机会。微课的出现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课堂中学生一旦错过了教师的重难点、疑点的讲解,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而微课为学生课后的复习及疑难点的再学习提供了机会,可以照顾到正规课堂中误课的学生,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对学困生而言,简要而清晰的微课讲解可以帮助排除课堂上的知识盲点,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课再次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其次,微课不仅仅能帮助复习,还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拓宽知识面的视频,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课堂上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而满足不了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这种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非正式在线学习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我们历史教研组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生喜欢生动的课堂教学。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是得不到学生的喜爱的,就像我们每天都吃同样的菜,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有吃厌烦的一天。教学工作如菜,面对的对象都是人,效果当然也一样。一个小小的改变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2.微课正如学生所说,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而老师的讲解一般不会超过三遍。这是我们当老师的在进行教学时所不能超过的,放眼全国,把同一教学环节在一节课上对同一个学生讲解超过三次的老师不多,而确实存在着学习了好几遍都还没有学会的学生。有了微课,可以不限次数地观看,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暂停,直到弄懂为止。

3.翻转课堂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我们都认为个体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又有几人?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只有一个,但学生永远不止一人,这又从何谈起因材施教?微课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有学生没有观看我发的第二个微课,因为他已经会了。有的人学习了一次,有的人学习了两次,还有的人一直在学习,学了练习,不会练习又回头学习。这就是微课。

在翻转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历史教研组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有:(1)微课设计应形式与内容兼顾。优秀的微课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好看又实用。微课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微课中的讲解要通俗易懂、语言简洁,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积极主动构建新知。(2)微课开发与应用应有计划,突出实用性。英语微课是英语教学的辅助资源,为了充分发挥它的功用,必须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发应用,联系教学实际。微课在选择或者制作上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习惯等,要适合自己的学生使用,突出实用性。(3)微课开发应注重整体性与连贯性,从微课走向微课程。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同时拥有孤立、零碎、信息割裂等缺点,因此,教师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围绕相关的知识点创作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那么孤立的微课就能被关联化和体系化。(4)课堂学习与微课预习紧密结合,及时反馈,注重实效性。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完成了教师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任务。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学习,提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