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1

68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护理

朱选梅

湖北省十堰市西苑医院442004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措施与有效方法。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预后良好,无感染、气胸、内环境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病情无反复发作。结论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及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疾病。临床常有午后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症状和咳嗽、咳痰、咳血、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于原发感染后数月,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结核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及结核性脓胸等表现,但以渗出性胸膜炎最为常见,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对收治的68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患者6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22-68岁,6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有的患者发热,经过治疗患者基本痊愈,

1.2治疗方法全身抗结核化疗:均给予2HRZE/10HR方案。局部治疗:胸腔穿刺抽液及注药,每周2至3次,每次抽液800ml左右,每次注药异烟肼0.3g及地塞米松5mg。

1.3结果68例患者均预后良好,无感染、气胸、内环境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病情无反复发作。

2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1).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病室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2).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鲜奶、肉类及蛋类等。保证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3).嘱患者注意保暖,预防受凉导致的疼痛加剧。(4).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管理。

2.2心理护理一切患者都需要心理护理。现代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大脑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传递着某信号,乐观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力,抵抗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反之,意志薄弱者患病之后,情绪低落,不思饮食,焦虑不安,睡眠不佳,身体得不到正常的营养补充,就会很快衰弱下去。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在护理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分析、研究,积极进行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相信医学,相信医务人员,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用药护理(1).抗结核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鼓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禁止自行停药、减药。服用药物同时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或向医师咨询,必要时由医生进行方案调整。(2).对慢性结核性胸膜炎有脓胸倾向及包裹性胸腔积液者可进行胸腔给药治疗。抽出胸腔积液后可注入药物,拔出穿刺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轻压穿刺点,嘱患者稍活动,以便药物在胸腔内混匀。密切观察注入药物后的反应,如发热、胸痛等。

2.4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给予入院指导及疾病教育,使患者了解肺结核的危害及传染途径,以及肺结核的发病原因、相关症状、隔离措施等,使患者能够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初步的了解。向其介绍如何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以及抗结核药物的功效、用法及不良反应,向病人及家属反复强调肺结核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坚持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的化疗原则,是可以治愈的。告知病人全程用药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的重要措施,尤其是经短期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的病人,更应加强教育。

2.5对症护理(1)发热发热时做好体温监测,并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致热源的排除;必要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32℃~34℃水湿冷敷或者20%~30%酒精擦浴。尽量不用退热剂,因退热药使体温骤降,量出汗易致脱水及血容量下降导致虚脱.(2)气促、呼吸困难胸腔渗出液的形成使肺组织及血管受压而减弱肺的换气功能,出现代偿性呼吸加快。早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并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而改善呼吸困难。(3)胸膜粘连由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多>40g/L,容易引起胸膜粘连。原则上应尽早抽尽胸腔内积液,抽液还可解除肺及心脏、血管受压,改善呼吸,使肺功能免受损伤;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有助于使被压迫的肺迅速复张。但在抽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胸膜反应”,如有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等,应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变化,防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