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熊广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越来越关注生活的环境,园林绿化也逐渐成为了城市环境优化的主要方式。园林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有着巨大作用,它被人们称为“城市之肺”能够有效净化空气并且降低城市受到沙尘影响的程度,另一方面城中园林能够有效的优化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对于园林的精美设计,更能够使园林不仅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能够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世界给人们带来一片绿色天地,供人们休养生息、举家游玩,由此城市园林的设计无论对于城市规划还是空气净化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路线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园林景观的设计也就成为城市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城中园林以及高档小区的出现,园林设计也就和居民的生活越来越近。现阶段的园林绿化不仅是为净化居住环境,更要求园林的设计能够和城市文化、小区风格协调起来达到美观的效果。由此,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除了重视园林功能区分、不同园林地面特点不同、相关植物造型配置、绿化环境摆件的安放等方面之外,更加重视园林风格主体和整个城市或者小区是否协调、圆融。

1.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

1.1优化生活条件

园林景观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在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拥有一片绿色。城中园林是已经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绿色园林成功的规划、设计能够为居民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开拓出一道绿色的风景线。另外,绿色的城中园林在现今阶段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和周围的环境、小区的风格一道融合在了一起。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举家出游的场所,让人们能够在园林之中呼吸自然空气、感悟自然美景、陶冶心情,从而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发展。

1.2改善居住环境

园林景观在美化了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起到了净化环境的作用。现代园林建设在种植植物的时候,已经不再像园林设计的最初阶段那样完全从美观的角度出发,经过多年的园林规划、管理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在注重美观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植物和当地环境是否匹配,并综合考虑植物在当地环境净化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在园林之中充分运用绿色植物,使周围空气得到净化,并且有效的减少空气中尘埃和噪音污染,达到优化居民生活环境的效果。另外,通过对绿色植物有效的空间组合,还能够达到改善局部气候、调节园林周围温度、有效调节风速的效果,对于周围居民益处良多。

2.景观设计要素

居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

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3.1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差悬殊。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居住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等。

3.2体现功能性原则

居住区户外环境是居民主要的活动空间。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的实用性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合理的进行布局和设计。同时,居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兼顾“动”和“静”两大功能。“动”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等场地。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的时候,“动”与“静”的区域要合理安排,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3.3协调性设计原则

由于居住区与城市其它地区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安静、祥和。因此,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其设计与周围小区的环境意向相协调。同时,我们要尽量保证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实现设计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使得小区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居住区的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二者风格与特色的相互渗透,才会使居住区整体景观更加宜人。

3.4层次化设计原则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层次化设计原则。经过园林设计的实践经验证实,层次化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根据居住区的实际环境情况,进行植物的层次化设计,合理的把一些新型植物融入进去,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前提下,实现景观设计的协调性。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生态化的因素,我们不能用新型植物完全代替原有地域植物,最好采用层次化设计的方法。层次感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有时也需要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

3.5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逐渐成为设计的趋势。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居民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

3.6绿化景观的合理规划和空间分割

居住区设计时,绿化景观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空间分割,可使景观环境与居住区有机结合,从而营造世外桃源式的封闭空间。在传统居住区中,有宽阔的停车处,绿地常被占用,这样使本已有限的绿地面积减至更少,住区环境的舒适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现代城市居住区通过合理的空间分割布置,把停车场和储藏室置于楼层地下或楼层中,在地面尽量增加绿地面积,并对屋顶、墙体进行绿化布置,使得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及地面绿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链,构建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居住区植被群落,最大限度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营造人性化的空间。

4.结束语

城中园林以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速,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园林的发展,使得园林在城市规划、小区建设之中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另一方面,城市进程加速使得城市的土地变得寸土寸金,这也就要求城市园林规划的队伍能够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园林规划、城市设计、空间布局、净化环境等多个角度对园林进行全面的设计规划,从而起到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美化城市外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导师:周曦.北京林业大学,2010

[2]陈湘宜.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D].导师:于晓英.湖南农业大学,2010

[3]郭勇.浅谈居住小区景观设计[J].知识经济,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