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效果

张红娟

尚志中元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600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8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常规的降压药进行治疗,该组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的方法来治疗,该组为观察组。这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和颈肩部的症状。结果: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患者的颈肩部的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是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对颈源性高血压有较好且较稳定的治疗作用,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颈源性高血压

颈源性高血压是指因颈椎病(CSA)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异常,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功能紊乱而引起血压升高,超过正常值。颈源性高血压病是高血压病的一种,它的发生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尚且不是很清楚,采用普通的降压药降压有一定的风险,且治疗时间长。所以临床上就采取一系列新的方法来治疗颈源性高血压,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本文就针对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境况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颈源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龄(52.11±10.68)岁,病程(98.35±23.52)个月,

高血压1级28例,2级25例;对照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50.39±10.24)岁,病程(99.32±25.36)个月,高血压1级29例,2级24例。X线片、CT,MRI等检查均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变化与颈部症状相关,且血压一般较正常稍高,或时高时低;患者多伴有面色潮红,出汗多,心率加快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2组患者均无高血压病遗传家族史,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mg/次,1次/d,3组均以10d为一疗程,每天治疗1次[1]。观察组采用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第一助手位于患者头侧,右手托住患者下颌,左手腕掌抱住后枕部,两手相对用力,左手下压枕部,右手向胸部推下颌,使颈椎呈水平位,固定患者头部;另一助手双手叠加向头部推第一助手的左手;第三助手位于患者足侧,用双手紧握患侧足踝部,电针刺激中、后斜角肌起点(C3-7颈椎横突后结节处),该肌具有颈侧屈,侧旋,前屈,上提1,2肋的功能;电针刺激头长肌、头前直肌、头侧直肌起点(颈前肌群,起自枕骨,比于C3-6横突)。电针刺激斜方肌起比点(起自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C7一T12的棘突,到锁骨外侧1/3和肩峰突停止,肩肿棘上唇及尖端),这个肌肉的穴位只在枕外隆凸、上颈线、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距起止点0.5寸处取得。治疗完成后患者仰卧位,枕下垫直径10cm圆枕休息10min后,可以起坐或行走,5~7d进行1次。同时患者要注重颈部保健,长期的颈部保健是促进颈椎异常恢复的基础,其中比较实用的有颈后肌群自我保健按摩:头稍后仰,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后颈部,四指紧扣颈椎左侧,先用力将颈椎向右边拉,然后顺势用

四指的力量由左向右地带动按摩到整个左边颈椎,连做10余次。

1.3评定标准

症状积分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量化标准,采用4级计分法评分:无症状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显效:治疗前后舒张压值和(或)收缩压值降低,脉压差改善达巧mmHg以上(脉压差正常范围30-40mmHg,一般>60mmHg,称为脉压差增大,<20mmHg称为脉压差减小),且治疗前后早、中、晚3次血压波动改善达15mmHg以上。血压下降lOmmHg以下,症状、体征改善缓慢或不显者;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每次患者静息l5min量取右上肢血压,间隔3min测量1次,测量3次取均值,记录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数值。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治疗后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P<0.O5),普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种顽固性疾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颈椎由于双侧肌力失衡,导致骨关节位移、压迫和刺激周围血管和神经,引起相关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中血压异常为症状之一[2]。降压药物只能临时降压及部分缓解症状,停药后反弹,只有纠正颈椎及周围组织的异常才能根本解决颈源性高血压的问题。本研究只讨论颈源性高血压,也即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由于是颈椎病变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异常,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功能紊乱而致的血压升高,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源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随之增高,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骨质疏松加快,发病率的增高更为明显,临床上常表现以头胀,头痛,头晕,失眠,情绪改变等为主症的一种血压增高。一般降压药物不易控制该病。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存在降压药物不易控制,且疗程长,血压易反弹等特点。中医将本病列入“骨痹”、“痹证”、“眩晕”等范畴。因各种原因而致颈项部经脉痹阻,气血疲滞而致病,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舒筋活血、理气通滞[3]。颈上交感神经节附着于C1~3或C2~4横突的前方,当C1~4关节错位使横突发生移位时,均能引起交感节后纤维兴奋性改变,而导致脑血管痉挛,若刺激持续存在,将影响脑血管舒缩功能而发展成为全身性小动脉痉挛,最终导致血压持续升高。本研究采用颈肌起止点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方法由于针对病因治疗,使颈源性高血压的病因得到改善,治疗后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疗效能够获得较好的维持。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通过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加速了代谢产物的排放,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提高局部组织痛阈,使颈部疼痛得以缓解;通过整复手法,可以纠偏回位,使颈椎关节结构稳定,减轻交感神经刺激,避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舒筋、理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肿胀软组织对神经及脊椎动脉的压迫和刺激,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和供血,调整血压。

结语:本文对电针刺激颈肌起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了探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更好的显示出了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电针刺激颈肌起止点对颈源性高血压有较好且较稳定的治疗作用,降压药的降压方法不平稳且不是十分可靠,所以电针刺激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玲,针刺颈部夹脊穴对颈源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影响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3(7):9-10

[2]郭万刚,卢锋华,张蕙.治脊疗法配合腹针治疗颈源性高血压60例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29(6):456-457

[3]张泽云,张谦.小针刀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泰山医学院学报[J].200728(7):4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