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和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和疗效观察

陈旭

陈旭(湖南省茶陵县人民医院湖南茶陵412400)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107-02

【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诊治的8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及外固定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临床疗效优于手术内固定,大大提高了围术期过程中各项数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外固定架内固定创伤骨科四肢长骨

在创伤骨科中,四肢长骨骨折极为常见,临床治疗中方法各种各样。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发展,外固定架的不断改进、完善,使其成为创伤骨科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伴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及多发性骨折[1]。外固定架固定,不仅操作简便、迅速,而且可以为患者赢得复苏时间,从而以便于择期再行计划手术修复非致命性创伤。本次研究根据我院我科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诊治的8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现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诊治的8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组43例患者行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行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平均年龄35.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平均年龄36.2岁,两组患者在各项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术前分别评定患者伤情,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固定,而后施以复苏与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格局年龄与骨折情况,进行有效的麻醉方式。术中,实验组予以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对应的护理,合理制动,适时适量进行活动,分别观察记录各自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1.3愈合评价标准:根据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现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优:骨折愈合,解剖复位无畸形,活动功能正常。良:骨折愈合,解剖复位无畸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骨折延迟愈合,无畸形,活动部分受限。差:骨折愈合延迟,存在畸形,活动严重受限,影响日常生活[2]。合格例数为优、良、可例数之和。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上实验组共43例,合格42例,合格率97.67%,其中优、良、可分别为17例、11例、1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合格率76.74%,其中优、良、可分别为9例、14例、10例,临床效果显著,各项观察指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发达,事故频发,创伤伤势日益复杂多样化,由于大量开放性,高风险性创伤,大大增加了创伤骨科开展与病人治疗恢复的难度。所以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降低手术治疗的难度,缩短手术施行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合格率,降低患者的痛苦,保持良好的预后生活质量,是骨创伤的治疗首要目的。近年来,材料的不断进步,技术的日趋完善,外固定架技术运用到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骨外固定架结构相对简单,较传统方法其具有:高安全,易操作,生物力学性能稳定,固定牢固等特点[3]。其可防止切开复位手术治疗而导致的骨折处组织大面积剥离及应力遮挡效应,可克服部分影响骨折愈合的风险因素,且可动态弹性外固定骨折的断端。其外固定架具有万向关节特点,可纠正调节各种骨折的再移位,固定物不需要第二次手术取出,防止了骨折部位软组织的二次损伤[4],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术前,根据骨折部位与程度,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对于开放性骨折予以清创等措施。术中固定时应避开神经血管以免损伤。术后,可方便医护人员对骨折外固定架定期检查及调整,亦可及时检测患者体温及针道渗出情况,避免由于外固定架所引起的主要并发症针道感染的发生[5],合理运用抗生素,及时适量进行运动。本次研究择取我科一年内收治的86例长骨骨折的患者,均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外固定架及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记录以及分析。在使用外固定架的实验组中,治疗效果优、良、可人数分别为17例、11例、14例,合格率达到了97.67%。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1.45±14.7)min、(102.9±45.5)ml、(9.7±4.3)周,皆优于对照组(运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故以上数据显示,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科,具有明显疗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且有效的控制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在临床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由于外固定架较传统术式的各种优势,使得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上下降明显,治疗合格率明显上升,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于仲嘉,刘光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的临床应用[J].2006,16(14):211-212.

[2]许卫东,聂长根.T型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6例[J].人民军医,2008,14(12):699-670.

[3]刘云鹏,姜俊杰,王海.单侧纵轴动力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致骨延迟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J].中华骨科杂志.2009,19(10):608-609.

[4]赖志军,郭汉明,邓颂波,等.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行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多发伤股骨干骨折[J].临床医学,2009,29(14):214-215.

[5]张向东,杨波,李恩志.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多发伤并骨折中的应用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14):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