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措施

于欢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518000

摘要:地铁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地铁车站承载着地铁运行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地铁车站存在的大客流组织问题,从大客流的分类出发,阐述大客流的特点,分析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重点从客流预测、车站客流组织、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地铁运营的组织措施,进而为地铁的大客流组织运输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措施

0前言

地铁车站的在建设一般设在人流量较大的位置,正因为这种集散点的存在,在遇到节假日、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大型活动举行日的时候这种巨大的客流量就会给地铁车站的运营、乘客的正常乘车、地铁站的固有设施和技术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通过进行组织措施及时地解决大客流带来的压力,缓解给地铁工作人员的负担,确保地铁能朝着正常、安全、稳步运营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地铁大客流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规划,制定严禁的应对措施,极大地弥补地铁在运营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1大客流组织的解析

所谓的大客流就是在节假日或者突发情况下,较多的人集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而造成人口流动比较大的一种社会现象[1]。组织则是将诸多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则组合联系起来而形成的系统,通常认为是有共同志向或者爱好的社会团体。在地铁运营方面,大客流指的就是地铁站在某一特定时间出现的客流增多并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给车站的正常运营带来压力,造成乘客滞留的现象。大客流组织则是指针对出现的大客流情况制订符合实际的处理乘客进出站、换乘、乘降疏导和指引的方案,并以此方案进行行车、票务和人员之间的组织与调整。

大客流组织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安全第一、快速疏散”是大客流组织工作首先应遵循的条件,确保乘客能够快速便捷安全出行,维持车站运营秩序的安全、顺畅、平稳;

(2)严格执行“统一指挥、分区负责、分片包干”为原则,现场要设最高负责人,并能切实发挥统筹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设立片区负责人确保对现场的时时情况进行报告和判断。

2大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正常客流的运行条件下,车站的客流组织较容易,但如果遇到大客流情况或者更大的不可预料的大客流时,就会造成客流组织的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地对大客流进行疏散就要考虑到乘坐地铁的各个环节,将每个环节都进行改善与提高,切实提高通行能力水平。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出入口的通行能力:对地铁站出入口及通道的通过能力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表明:要求每个地铁站在保证安全角度及消防角度必须保持开通不少于两个的出入通道。

(2)地铁输送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列车载客量和行车间距。在客流量可以预见的情况下,应该事先编制好相关的运输运行图,尽可能缩短行车间隔,以此达到提高运输能力的目的。

(3)地铁乘降设施的通过能力:包括楼梯通过能力、自动扶梯通过能力及升降梯通过能力。一般情况下,自动扶梯的数量、站台,以及楼梯等对会对客流疏导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地铁出现客流高峰时,可以在楼梯口进行疏散,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拥堵现象。另外,也可以根据客流的方向,对自动扶梯的方向进行调整,这样就可以达到疏散客流的目的。

(4)地铁通道通过能力:包括单向通道通过能力和双向通道通过能力。

(5)地铁站台:据调查统计,其可容纳率为2—3人。

(6)地铁站厅:可分为付费区站厅和非付费区站厅。

(7)临时疏导措施:包括设置临时导向标识、设置警戒绳或隔离栏、人工引导及广播宣传引导等的方式。

3针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的组织措施

(1)科学地对大客流量进行预测。对可以正确判断的大客流量,必须做好预测准备工作,根据大客流的特点、发生的时间等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大客流预防组织方案。当遇到阴雨、雷电等不可预测的天气,无法对大客流量进行正确的判断时,要凭借过去的组织经验,快速准确地做出合理的判断,严防大客流带来各种不利。通过这样的预防设施,当大客流爆发的时候,马上启动应急方案,有助于地铁员工快速融入到应急方案中,提高员工的随机应变能力,就可以大大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2)对客流进行正确的组织。根据大客流的特点,在出入口、闸机处采取限流或单进单出的方式,及时调整闸机进出站方向,增加人工售检票点位,确保快速疏散大客流。在出入口、站厅、站台层采取临时疏导措施,设置警戒带、导流栏杆、导向牌和隔离柱等,有效分离进、出站客流,必要时采取限流措施,引导和控制站内客流。在出入口、闸机、安全门/屏蔽门和客流瓶颈点等处增加客流疏导人员,并加大安全提示信息播放频率,维持乘客进出站和上下车秩序,加快客流疏导速度[2]。

(3)行车调度。当大客流造成站内拥挤不畅通,车站需要及时向控制中心进行汇报,通过控制中心对列车进行合理组织,指挥列车跳停,减少不同方向列车同时到站的可能性,极大提高大客流疏散能力。根据大客流预测情况,合理调整运行图,适当增加备用车数量,并在客流高峰时段加开列车提高运能。为应对大客流,地铁行车管理部应充分考虑出行的时间情况,重点研究在编制在周末、节假日等大客流情况下的专用运行图。

(4)票务组织。在大客流来临之前,车站要提前进行增加备用金储备、TVM清补钱票和制作预赋值车票等工作,视大客流情况启动人工售票和增加临时售票点。车站根据客流情况,预计TVM和半自动售票机均不能满足乘客购票需要时,车站逐级上报至车务中心经理,由车务中心、客运市场部和清分中心上报公司领导,经批准后启用应急票。在车站AFC系统设备故障等特殊情况下,车站已启用人工售票措施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可按规定申请启用临时代用券。当出站客流较大时,车站也可以申请通过开放边门加快乘客出站速度,降低站内客流压力。

(5)增加临时驻站人员对行实时的监控,并与现场人员时刻保持密切心必须进行实时监控,时时观察车站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并与值班员保持密切提高列车的发车密度。

(6)建立完善的大客流组织管理模式加强车站现场指挥,上报下达,合理安排各岗位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确保大客流安全快速的疏散。通过分析营口道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架构,建立了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管理模式。

4结论

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是车站的客流组织,从影响产生大客流的因素出发,针对大客流产生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客流预测、客流组织、票务组织方面的客流组织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客流带来的压力,也给地铁管理经营垫下了夯实的基础。当然,各个不同的地铁车站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本车站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唐寿成.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9):48-50.

[2]刘文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紧急疏散能力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