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水利工程快速的施工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论述水利工程快速的施工法

叶长固

湖北二零九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相关施工队伍的数量明显增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必须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并采用各种施工技术来减少裂缝的发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快速施工法;应用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快速施工要求人、财、物、技术、设备等五项资源高效、优质、低耗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必须通过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应用实现对上述资源的规划和控制。

1水利工程快速的施工法——以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为例

根据某大坝实际施工特点拟采用以自卸汽车和负压溜槽运输为主、以自卸汽车和门机吊罐及皮带运输为辅的入仓方案;门机与皮带机相结合的浇筑一条龙作业,生产效率高,适应于连续高强度的混凝土施工,承担混凝土浇筑的主要任务;门机和皮带机相结合的供料线布置为一机一带,确保门机和皮带机相结合的运行的可靠性。

1.1门机和皮带机相结合浇筑仓面配套

1.1.1仓面组织管理

为保证门机和皮带机相结合的浇筑混凝土一条龙正常运行,需建立一个组织严密、运行高效、信息反馈及时的仓面组织管理系统。综合协调系统:对混凝土一条龙施工提供技术、质量、安全、机电设备保障,确定拌和楼、浇筑手段及开仓时间,协调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组织处理突发事情。浇筑系统(仓面指挥):仓面指挥由浇筑队长担任,负责浇筑仓面的组织指挥,对仓位的要料、下料、平仓振捣、温控、排水等负责,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操作系统:由调度室负责组织、协调,确保各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拌制合格的混凝土,并使混凝土准确、快速入仓。

1.1.2仓面人员、设备等资源配置

浇筑仓配置各1台平仓机和平仓铲,死角部位辅以人工平仓振捣。对于素混凝土或钢筋不太多的混凝土浇筑仓,通常配备平仓振捣机加3耀4部手持式振捣棒;对于钢筋非常密集或有水平钢筋网和过流面等比较特殊的仓位,配5耀8部手持式振捣棒用人工振捣。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每仓配备2耀3部摇摆式喷雾机。施工人员应按照仓位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仓面配备值班木工、钢筋工、预埋工、电工和止水专职人员,并有专人分散集中的粗骨料。在混凝土开仓前,保证风、水、电通畅,每个浇筑仓应配置专用工具对仓面处理。配备洒水器,用以收仓后对仓面洒水养护。采用平铺浇筑法施工时,浇筑仓应及时覆盖保温被,以确保保温效果。雨季施工时,仓面配有彩条布和钢筋等材料,搭设活动防雨棚等。

1.2仓面的工艺设计

1.2.1设计原则

仓面条带布置要尽量简化,标号切换次数尽可能少,门机和皮带机运行线路要短且易于操作,整个下料过程要易于实现,资源配置要充分,来料流程要优化。

1.2.2浇筑工艺及要求

RCC平层与斜层施工法:针对皂市工程碾压混凝土工程量大、工期紧的特点,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对RCC混凝土主要选择了平层铺筑、斜层铺筑和台阶法施工方法。对仓面相对较小,并布置有廊道、放水孔等建筑物部位及浇筑气温较低时,宜采用平层通仓浇筑,其余均采用斜层平推铺筑法和台阶法浇筑。平层法施工共完成5.51万m3,斜层法施工40.69万m3。台阶法施工23.15万m3。斜层铺筑法取消了浇筑单元的分区模板,减少了分区模板支模、拆模、等强时间,实现了RCC长历时的连续铺筑,提高了总体施工效率;大大提高了RCC施工设备(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的系统利用效率。在已完成的江垭水库施工过程中,对平层法和斜层法的效率曾做过详细比较:对于一个3.5万m3左右的3m高坝体升程,使用平层法约需13天,而使用斜层法施工仅需9天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

卸料和摊铺:自卸汽车采用退铺法卸料,摊铺使用D65P-8型湿地推土机推离卸料位置向前平仓,每个卸料堆分2-3次推完,先推两边,后推中间,以解消卸料堆周边的骨料分离。摊铺后局部的骨料集中,由人工均匀散布到未碾压的混凝土层面上。施工采用大型悬臂模板施工,浇筑块一次浇筑高度3.0m,每个RCC压实层厚度为30cm,摊铺厚度33cm。对于上游防渗层,则每个碾压层分两次摊铺,一次17cm左右。自卸汽车在仓内行驶,速度控制在5km/h以内,并避免急刹车、急转弯。行走路线要避开已铺砂浆。入仓口及行车次数较多的短龄期混凝土面上,铺设12mm厚钢板,防止损坏混凝土。

2水利水电工程快速施工信息管理

根据以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快速施工条件下信息的分析,针对快速施工对于信息及时性、准确性、一致性、连贯性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高效信息传递与组织协调的信息管理平台集成工程各参与方的MIS和DSS,实现快速施工组织的信息共享和决策协调,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管理控制水平。互联网络平台将各个应用子系统连接起来,并实现ODSS与MIS及组织外部信息系统的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根据一定的通信协议,对通信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处理通信冲突,使通信对于用户和各应用系统都是透明的;组织协调器和组织知识库一起对决策单元的活动进行协调。对于组织范围内的决策问题,协调器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影响范围,选择合适的决策单元,确定问题的划分,问题求解的先后顺序等。组织知识库中包含有各决策单元的任务分工知识以及组织规范、目标等的说明。

3快速施工风险分类和管理特点

3.1快速施工风险分类

水利工程施工包括施工主体、施工对象和施工环境,快速施工方法强调的施工主体、施工对象和施工环境相互加速配合才能完成,但伴随着施工风险的存在可能性增大;施工主体中会存在难以预料的问题,如施工人员、施工效率,设备能否顺利施工都存在不可预见性;施工对象中,由于设计方案的变更,技术标准的不统一,相对来说,施工对象中存在的施工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施工环境中风险存在更为广泛,如存在现场情况与地质勘测资料存在较大的差别,周围环境、水文条件都是存在的施工风险。施工风险在水利工程中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同,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按照快速施工风险对工程影响程度进行分类。根据影响程度大小分为安全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安全风险是对工程影响程度最大的一种风险,这种风险与施工环境影响较大,如在水利施工中遇到导流洞塌方、堤坝失稳和洪水位超标等,此类风险会直接造成工程的停工,造成施工效率基本为零。质量风险的存在是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未达到相应的工程标准,造成工程进度减缓;技术风险则是由于施工人员存在的技术施工不正确造成施工影响;管理风险是因为在施工中未进行正确的决策而造成了工程事故或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施工停顿问题;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后3种的风险与施工主体和对象联系密切。因此减少系统中的可以避免的风险,是保证施工快速进行的关键。

3.2快速施工风险管理特点

快速施工的风险管理,要对潜在存在的不确定事件进行分析、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不确定事件造成的损失。因此,要对快速施工的风险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工程具体特点,对工程的类型,规模大小有个充分的掌握;快速施工风险管理对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要对工程施工做一定预测;管理上的决策是否正确也是直接影响风险能否降低的关键,要从由之前的凭借直觉和经验的管理模式上升到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水利快速施工是涉及到各个系统的综合管理,应该形成整体考虑。

结束语

纵观近代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新坝型、大型施工机械的出现和施工组织管理形式的变革,是促进快速施工的主要原因。但我们还应看到,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法的改进,也是推动施工速度提高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淑玲.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185—185.

[2]封志勇,赵德利,张波.水利工程快速施工影响因素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4):31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