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慢行优先的城市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基于慢行优先的城市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

王长虹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100020

摘要:目前,大部分城市道路仍是站在机动车的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导致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空间进一步被侵占和挤压。为提高道路活力,融入人本位理念,完善慢行交通系统,优化融合各类交通出行空间,提出合理的横断面设计方案,从规划层面保障慢行交通系统路权,并将上述思路用到实际项目当中。

关键词:分区;分级;慢行优先;道路横断面;优化

1、引言

伴随着城市的机动化进程,有限的道路资源难以满足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以车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下使得城市交通系统大多以机动车行驶需求作为主要建设方向,而其所承担的丰富的慢行活动及街道生活不断被弱化,这使得城市整体交通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城市活力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在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道路断面的优化设计方法,协调处理“车”与“人”的关系,建设完善优质慢行交通系统,充分发挥慢行交通的系统优势。

2、慢行优先设计理念

慢行优先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在进行道路断面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人,根据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等因素,优化断面设计,满足慢行出行的实际需要。

在慢行优先设计中,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并且尊重慢行交通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慢行交通人性化设计中,不仅需要提供慢行交通正常通行所必需的的通行空间,同时还应该融入安全学、美学等知识,这样才能够提升慢行交通设计水平,充分展现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设计理念[1-2]。

3、横断面优化设计影响因素

结合现状路面宽度、沿线管线的保留和改造、道路有无拓宽的空间等因素,结合绿化带宽度、道路红线宽度等设计要素,综合考虑现状和规划条件,慢行条件,确定最终断面优化设计方案。

(1)建筑物拆迁。横断面优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现有建筑物的拆改,以降低后期工程造价。

(2)树木迁移。在城市横断面优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现状树木的保护,尽量减少树木迁移。

(3)地下管线。城市道路横断面改造过程中应与地下管线规划相互协调,避免道路的二次开挖。

(4)其他交通和市政设施。

4、道路断面优化设计思路

城市道路设计逐渐从“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道路优化也应该遵循此原则。以“改善机动车道路运行状况”为主导的道路规划和设计,逐步向“保障所有交通出行者利益”的方向转变。充分考虑断面上的所有出行人的需求,在慢行优先的理念指导下,合理分配路权。

步行、非机动车以及机动车交通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能简单通过道路红线或规划道路等级确定宽度,应根据出行方式的需求分析,判定通道等级并形成相应的通道网络。将所有需求叠加在一起,经过相互融合和平衡,形成道路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体现在路网的横断面上。

(1)步行分区分级技术思路。

?步行分区方法

步行分区主要目的是体现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步行交通特征差异,确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提出差异化的规划设计要求。分区方法主要是结合步行系统规划发展目标,重点考虑步行交通聚集程度、地区功能定位、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交通设施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步行分区一般分为三类:

表1步行分区表[3]

(2)自行车系统分区分级技术思路。

?自行车系统分区

结合自行车系统规划目标,依托《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虑现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及开发强度、公共空间分布、大型公共设施分布、预测自行车交通出行量等要素综合划定城市自行车交通分区。一般可划分为三类:

表3自行车分区表[3]

?自行车系统道路分级

按照城市道路、铁路、自然山体、水系等分隔,自行车出行相对集中的片区划分为骑行单元的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布局、所承担功能、自行车交通出行强度的不同,将自行车道划分为特色廊道、一级自行车道、二级自行车道、三级自行车道四大类。

(3)断面优化设计思路

在进行道路断面优化设计时,如果按照所有交通出行方式的需求各自设计,那么会造成道路断面过宽等问题出现,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将不同功能融合设计,在保障步行、非机动车以及公共交通出行的安全和顺畅的基础上,优化提升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环境和服务质量。常见断面优化方式如下:

?利用道路现有绿化带等设施,增设步行或自行车道,以保证慢行空间的连续性。

?在道路断面设计时,要整体设计非机动车道外侧至建筑立面范围内的步行空间。通过合理、灵活地布设步行空间,方便百姓日常生活,激活社区街区活力。

?针对各类交通出行方式需求,合理调整道路各类出行方式的道路空间。

?为保障自行车道的安全、顺畅,分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支干路、次干路和快速路辅路上的自行车道应采用机非物理隔离,支路上的自行车道可采用非连续式物理隔离。

?自行车道或步行到道进行彩色铺装、彩色喷涂和划线等,避免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作为临时停车场等现象。

?必要时增加非机动车与人行道之间的隔离,避免人非共板产生的安全隐患。

?应视道路通行条件、车行道宽度等,在单幅路道路的车行道上设置路内停车。

5规划设计实例

(1)项目背景简介

以包头市沙河西街为例,项目位于包头市九原区新世纪青年生态园附近。沙河市西街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为50米,沿线规划有大型商场、学校、居住区等。现状道路断面为10.5m(绿化带)+5m(人行道)+2m(绿化带)+15m(机动车道)+2m(绿化带)+5m(人行道)+10.5m(绿化带),沿线规划有公交站点。

(2)道路横断面优化方案

根据上述分区及道路分级标准,沙河西街所在的区域为步行I类区,步行道路等级为一级,自行车I类区,步行道路等级为一级,生活型主干路。结合道路周边用地布局和特点,提出道路断面优化设计方案。

6结语

道路是城市的形象窗口,因此无论是旧路改造还是新路规划,选择合适的道路断面方案是整个工程的关键。随着城市交通的日渐完善,慢行交通规划设计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更加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逐步应用于交通规划设计当中去,充分尊重人的出行方式,保障人和自行车的出行安全,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质,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熊文,黎晴,邵勇,等.向世界级城市学习:天津市滨海新区CBD慢行交通规划[J].城市交通,2012,10(1):38-53..

[2]邵勇,王学勇,李娟,等.完整街道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J].城市交通,2015(1):25-33.

[3]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Z].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