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补肺固本膏治疗肺肾两虚型尘肺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采用补肺固本膏治疗肺肾两虚型尘肺的临床观察

聂学松

湖南省桂东县中医医院湖南桂东423500

摘要:目的:探讨补肺固本膏治疗肺肾两虚型尘肺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5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75例,治疗组患者服用补肺固本膏,对照组服用汉防己甲素片,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0%,其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数据及呼吸困难指数,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有所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Vl%及FEVl/FVC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固本膏能有效改善肺肾两虚型尘肺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尘肺;肺肾两虚型;补肺固本膏;中西医结合

尘肺病是由于工作中长期吸入有害性粉尘,并在肺内淤积,引起长期慢性炎症,导致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慢性疾病。尘肺病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当前尘肺病防治任务非常艰巨,积极开展关于尘肺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当今医学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课题通过对150例肺。肾两虚型尘肺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证实针对肺肾两虚型尘肺病患者,应用补肺固本膏以补肺益肾、化痰祛瘀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为尘肺病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150例全部来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的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将150例入选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75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治疗组,平均年龄40.74±9.07岁,一期尘肺46例,二期尘肺2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1.30±9.34岁,一期尘肺47例,二期尘肺28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1]、及李德鸿等主编的《职业病医师培训材料》[2]。根据患者可靠的有害粉尘接触史,及劳动卫生学相关调查资料,以X射线胸片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结果,在排除其它相关肺部类似疾病后,结合尘肺诊断标准X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尘肺属中医学“咳嗽、肺胀”范畴,其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医诊断学》[4]拟定:肺肾两虚证主症:咳嗽,咯痰,或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气促,舌淡白苔薄白或者舌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次症:喘息,汗出,神疲乏力,口燥咽干,形体消瘦;皮肤干灼;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疲倦乏力,食纳差。

1.3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尘肺病西医诊断标准者;2.符合中医肺胀“肺肾两虚”诊断标准者;3.有完整用药记录;4.同意试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相关纳入

标准者;2.同时合并严重原发疾病者;3.严重肺部感染者;5.药物过敏者。剔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2.发生严重合并症、并发症,需加用其他治疗措施者;

3.依从性差,使用药物量不及80%者;4.其他原因无法坚持者。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下述治疗,疗程为3个月。

治疗组:补肺固本膏组成:由紫河车、蛤蚧、黄精、熟地、红参、百合、麦冬、天冬、法夏、沙参、川贝、丹参、当归等三十多种中药熬制而成。用法用量:早晚各一次,每次约

15g,温开水冲服,疗程为3个月。

对照组:汉防己甲素片(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41005),60mg口服(20mg/片),一天三次,服药6天,停药1天,疗程为3个月。

2.2观察指标

2.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2.2.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检查;

2.2.3安全性观察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运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26.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adit分析,所有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拟定。临床控制:症状及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及

体征好转,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加重,积分不足30%。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2治疗结果

3.2.1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

3.2.2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注:治疗组治疗前同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其治疗前后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同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

3.2.3治疗前后其他症状体征疗效比较,见表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

3.2.46分钟步行试验指标评定,见表4;

注:治疗组治疗前同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其治疗前后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同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

3.2.5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5。

注:治疗组治疗前同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其治疗前后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同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

3.2.6实验室检查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无异常变化。

3.2.7临床治疗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4讨论

尘肺病是西医学的病名,临床以咳嗽、咳痰、胸痛、活动性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常并发感染、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疾病,是一种病程长、无法

治愈、预后差的慢性疾病。中医古籍《孔氏谈苑》中曰:“贾古山采石人,末石伤肺,肺焦多死”,书中对尘肺病的病因、病理、病位、病性及预后做了言简意赅的记载。本病发生、

发展病机主要是:金石尘毒等外邪侵袭肺卫,致肺气宣肃失常,呼吸之气无所根,吐故不尽,纳新不全,故每见胸闷、咳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邪缠绵渐至肺脏虚损,气阴亏虚;

肺病日久,子耗母气,则脾失健运,脾肺两虚,痰浊内结;肾为气之根,母病及子,肺伤及肾,则肾气衰惫,摄纳无权;而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水,肾阳衰微,则气不化水,上凌心肺;且肺朝百脉与心相通,肺虚则血行艰涩,血瘀气郁。故肺虚则可继之出现脾、肾、心受累,诸脏俱损,气血水运行失调,痰浊水饮淤血内阻,发为肺胀。痰饮、瘀血复与余邪胶着粘滞,伏留于内,成为其病缠绵反复,迁延不愈,长期通气不利的重要原因。病性为本虚标实,五脏亏虚为本虚,痰瘀交阻为标实,正虚与邪实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者更虚,实者更实。

根据尘肺病的发病特点,我院研制的补肺固本膏治疗肺肾两虚型患者,以补肺益肾以固本、宣肺化痰祛瘀以治标为法,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补肺固本膏由紫河车、红参、蛤蚧、

黄精、熟地、百合、麦冬、天冬、法夏、沙参、川贝、丹参、当归等三十多种中药熬制而成,方中紫河车为血肉无情之品,能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诸虚百损,有再造人体免疫力

之功;红参大补元气,补益肺气,一味独参汤,煎浓汁可立挽危亡,故为补虚扶正救脱要药;蛤蚧补肺益肾,定喘止咳,温中固精助阳,肺肾兼得所养;黄精、熟地补肾养阴;百合、

麦冬、天冬、北沙参润肺养阴;川贝、法夏化痰;丹参、当归养血活血化瘀;全方共济补肺益肾、化痰祛瘀之功。

通过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补肺固本膏治疗肺肾两虚型尘肺,疗效优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及肺功能检查证实,患者的运动耐量、肺通气功能等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从而延缓了尘肺病人病变进展,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关于膏方治疗尘肺病的研究较少,考虑膏方制作简单,服用方便,便于长期改善尘肺病人病情,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规范(GBZ/T2]8—2009)[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7-59.

[2]李德鸿.职业病医师培训教材[M1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108-120

[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4:9:19.

[4]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1_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n-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