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德育为核心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浅谈以德育为核心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时小丽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09)01-00

摘要: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并将它作为跨入新世纪的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重要任务,在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应以德育为核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着眼于提高育人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科教兴国

一、确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一切工作是为了育人,而育人的重点是育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应如何定位、如何发挥育人的效应,这是一个值得德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德育的地位与作用涉及到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人才健康成长的大问题,历来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党与政府的重视,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都曾有过重要的论述。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针对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健康的现象,向全国学生发出“三好”的号召,要求学生努力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1957年针对学校出现减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向,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针对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倾向,邓小平同志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提出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仍然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因而,在德育工作中要弘扬中华民族之魂,让学生懂得爱国是做人的基本理念,而爱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安全,对民族、对祖国的高度负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把德、智、体、美等诸育融于一体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深刻内涵,同时,素质教育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正常发挥,使学生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的正常发展。素质教育要注重融会贯通,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融化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德育主渠道的“两课”教学,要深入挖掘素质教育的内涵,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还要把德育教材中关于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纪教育等的教育因素提炼出来,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结合不能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因为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学生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尽管在传授理论知识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性教育,在渗透中体现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然而,这种德性教育仍然不是全面、系统的,渗透也会因教师素质高低时有时无。

三、培养学生参与德育的主体精神

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它不仅仅是解决学生德性的认知问题,而且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德育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教育者因势利导,使学生学会关心,负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效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主体——发展性德育不同于美国学者科尔伯格提出的认知——发展性德育模式,它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突破口,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

德育主体精神一般是指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德育过程所发挥的主观能动精神。他们通过“两课”的主渠道与拓展的德育实践环节,在德育工作者的指导下接受德性教育,逐步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而其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则是通过社会思想政治道德个体化实现的。因此,德育过程本质上是德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学生个体思想政治品德主观选择与直接体验的过程。

四、加快德育工作者角色的转换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德育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德育工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力量,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但德育工作者自身是否具备这些素质?在学生面前应该展现怎样的自我形象?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德育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要从自身做起,由传统教育的“传道、解惑、授业”转换成学生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的引路人、示范人、参与人。德育的重要职能是育德,是教学生做人。面对信息的海洋,德育工作者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应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辨别信息的真伪、美丑;培养掌握、获取、分拣、判断、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既不被信息海洋所淹没,又不被信息垃圾所污染。

五、总结

德育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还要在队伍的体制与管理中得到落实。德育工作的育人功能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体现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整合效益上。因此,有条件的“两课教师”和“政工干部”都应逐步实现一身兼两职的角色转换。这种“一身兼两职”的角色转换,是“两课”教师和“政工干部”优势整合的理想组合。为此,学校可从德育队伍建设的体制上作出规定:组织一部分“两课”教师结合研究深入探讨“两课”的重大理论问题,以提高“两课”的理论说服力和战斗力;大部分教师则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分期分批的实行角色轮换;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和政工干部,应迅速实现角色转换。而且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必定能提高“两课”的教育效果,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这种角色转换不仅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而且能把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书目:

[1]袁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4.10.

[2]曹向兰.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统计教育.2004-09-21

[3]段伟等主编.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南.科学出版社,2008版

[4]曲科军.以德育为核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2.

[5]中国德育教育网,http://www.chinadyj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