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对EVA在上市公司运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新准则对EVA在上市公司运用的影响

郑艳芳

EVA(EconomicValue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提出的,它是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概念的一种财务体现。EVA是一定时期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总资本成本的差额,通过度量剩余收益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衡量,是一种与经济值挂钩的指标,EVA的基本概念可以阐释为:一个企业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取该收益所投入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企业的股东带来价值。

当EVA>0时,说明企业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企业价值会增加;

当EVA=0时,说明维持股东原有的财富,企业价保持不变;

当EVA<0时,说明股东的财富被蚕食,企业价值将减少。

EVA在国外已有了多年的实践。作为一个财务指标,EVA引入了资本成本观念,为管理者创造了一个更接近于股东的环境,改变了上市公司的管理行为。EVA有利于投资者对真实业绩的评价。上市公司利润增加不等于上市公司价值的增值。对资本成本的重视还可能改变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在EVA业绩评价体系下,由于股权资本成本远远高于债务资本成本,上市公司会更乐于采用债务融资。

EVA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多个项目进行了不同的调整。2007年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变化主要对商誉、研发费用和资产减值准备调整项目产生了影响。

一、外购商誉

在旧的会计准则中,商誉没有作为单独的科目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而是把商誉合并到无形资产中。所以外购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一样,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直线摊销,冲减各期利润。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商誉是一项非耗费性的有用资源,根本不需要摊销。在会计报表中已对商誉进行了摊销,调整时就将以往的累计摊销金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同时把本期摊销额加回到净营业利润中,抵消了商誉摊销对利润的影响,这样就鼓励经理层进行有利于上市公司发展的兼并活动。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商誉将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于资产负债表,对上市公司合并形成的商誉,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而其他非合并商誉则应该遵循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采用直线法摊销。从新旧准则的变化可以看出,会计上对外购商誉的处理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旧准则中外购商誉在不少于十年内直线摊销,而新准则中外购商誉是计提减值准备的。这就造成了EVA指标计算时的调整的不同。在旧准则下,计算EVA时只要将无形资产摊销项目全部加回就可以了,但在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的商誉一部分进行摊销,而另一部分则会计提减值。因此在EVA会计调整时,应该如何区分这些摊销和减值将会是一大难题。

对上市公司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然后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测试是在一定的资产组组合以及专家的专业判断基础上进行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这部分计提的减值准备在很大程度上是已经发生或很可能发生的损失,而这部分损失是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是维持上市公司经营的成本,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所以在计算EVA指标时可以不调整外购商誉的减值准备,而仅仅调整摊销的部分。

二、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的未来收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一项研发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而且考虑到基础性研发支出在项目归集分配上的难度,旧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所发生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新准则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进行了修订,研究费用依然是费用化处理,但进入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即研究费用费用化,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资本化。

从经济增加值的观点来看,研发费用实际是与未来几个会计年度有关的投资支出,因为这些支出发挥作用的期限不仅限于会计当期,而是对公司的未来和长期发展有贡献的。因此,会计调整要将这类费用资本化,并按照一定受益期限进行摊销。即将所有研发费用资本化,并在一定期间摊销。

此项新准则的变动是因为人们意识到研发支出资本化将更能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资本状况,而之所以没有完全把研究费用资本化,是经过全面考虑的,认为这些费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适合资本化。笔者认为在新的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已经适当地进行了资本化,而且在计算上市公司所得税时还可以加计50%扣除,这克服了管理层决策的短期行为,也同时兼备了谨慎性原则,与将研发费用全部资本化相比,更具有意义,所以在计算EVA评价指标时不需要再调整研发费用项目,也简化了EVA指标的计算。

三、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准则对成本的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由于历史成本有时不能准确反映资产当前的价格状况,所以会计准则规定,当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账面价值与现实状况有较大偏差时,可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这一部分资产损失提前确认。旧准则规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如价值回升,可以转回减值准备。

EVA指标评价体系认为这些资产减值准备是在损失发生前就确认为费用的,而且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由上市公司自有掌握,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会计利润失真。所以在计算EVA指标时,把当期提取的准备加回到税前营业利润中,或从税前营业利润中扣除当期转回的准备。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防止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利用减值准备转回人为调增利润。也就是说,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没有当期转回的准备,所以在计算EVA时只须考虑当期提取的准备即可,不须考虑转回的准备金。同理,在调整资本占用时,也只须考虑当期提取的准备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调整复杂度。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下一些资产减值准备仍然是可以转回的,也就是说,资产减值准备仍然有转回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区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和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该有一定的难度,这将会是对EVA计算的一个新的考验。

(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