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讨中医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效果

孙显祥李雪梅

四川省西昌市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目的探究绝经前后诸证(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选取96例绝经前后诸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大于对比组的79.1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改善水平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的改善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绝经前后诸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关键词:中医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临床效果

绝经前后诸证在女性围绝经期十分常见,为妇女由于体质因素、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原因[1],不能很好地调节绝经前后的生理变化,使得肾阴阳平衡失调而导致本病,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西医认为卵巢功能从旺盛慢慢衰退至彻底消失状态的过渡期);临床症状较多,如烘热汗出、潮热面红、腰背酸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睡眠障碍及情志不宁、焦虑或抑郁等,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直接影响[2]。现对绝经前后诸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选取96例绝经前后诸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自愿参与)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48例患者中,年龄区间47~54岁,平均年龄(50.45±4.23)岁;病程区间2~3年,平均病程(2.45±1.63)年。实验组48例患者中,年龄区间48~55岁,平均年龄(50.65±4.45)岁;病程区间2~3年,平均病程(2.63±1.74)年。两组病程等资料的分析上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比组予以常规治疗,采用2mg尼尔雌醇片口服治疗,每两周一次;采用20mg谷维素口服治疗,每天三次;持续治疗90天。

实验组实施中医辨病与辩证治疗,对于肾阴阳俱虚证患者选择二仙汤与二至九加减治疗,方剂包括:仙灵脾15g,仙茅15g,旱莲草12g,女贞子12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菟丝子20g,当归15g,熟地黄15g,肉苁蓉15g,巴戟天15g,盐知母12g,盐黄柏10g;对于肝肾阴虚证患者选择左归丸与二至九加减治疗,方剂包括:女贞子10g,旱莲草10g,制鳖甲20g,熟地20g,菟丝子10g,龟板胶10g,鹿角胶10g,山药10g,川牛膝10g,山萸肉10g,制首乌10g,枸杞子10g;对于肾虚肝郁证患者选择一贯煎加减治疗,方剂包括:川棟子6g,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当归15g,北沙参15g,地骨皮15g,制香附12g,柴胡12g;对于心肾不交证患者选择甘麦大枣汤与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方剂包括:炙甘草15g,浮小麦30g,阿胶珠15g,黄连9g,黄芩12g,白芍15g,五味子10g制远志10g;对于脾肾两虚证患者选择大补元煎加减治疗,方剂包括:党参20g,鹿角胶15g,山萸肉20g,山药20g,熟地15g,当归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巴戟天15g,杜仲15g,炙甘草6g。全部患者都持续治疗90天。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

1.4疗效判定[3]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评定:显效表示治疗后心悸失眠、睡眠障碍以及情志不宁、焦虑或抑郁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疗效指数超过90%;好转表示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疗效指数在30~89%内;无效表示临床症状没有缓解,疗效指数低于29%。

1.5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如治疗总有效率)与计量资料(如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等)分别用%、(±s)表示,检验分别用X2、t,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大于对比组的79.17%(P<0.05)。如表1。

表1治疗总有效率[n(%)]

注:*与对比组对比,X2=4.3596,P=0.0368。

2.2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

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改善水平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的改善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2。

表2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素(±s)

3讨论

中医认为绝经前后诸证属于月经病等范畴,主因为多种因素影响引发机体阴阳失衡,肾阴阳平衡失调而导致本病;肾阴阳失调又常涉及到其他脏腑,尤以心、肝、脾、为主,出现肝肾阴虚与脾不健运、心肾不交等表现。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健运脾胃与滋补肝肾[4-5],调养冲任,充养天癸,平调肾中阴阳。西医通常采用尼尔雌醇片与谷维素治疗,其对子宫内膜的增生效果既不明显,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也不理想。中医对绝经前后诸证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辩证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使患者的卵巢血液供应明显改善,提高卵巢功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大于对比组的79.17%;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改善水平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的改善水平优于对比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绝经前后诸证采用中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主编,谭万信,尤昭玲,孙卓君,罗颂平副主编,等.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9,170.

[2]范旗,刁彩梅.更年期保健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15):26,28.

[3]任永梅.小剂量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84-85.

[4]王慧娟.补肾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7):3166-3167

[5]马晓平,陈瑶,杨贵平,马雪梅,张辉,张灿,陆志明,杜小萍.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335.

[6]范涛.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