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管理载体,提升教学管理层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探索教学管理载体,提升教学管理层次

杨志和

杨志和(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福建南平354200)

摘要:借助有效的教学管理载体来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深化职教改革、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层次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结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体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有效教学管理载体管理层次

“每个社会问题最后都能通过管理职能的某种方式求得解决。”

——管理者莫纳汉

学校教学管理中“学生”是核心要素,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学生是社会中人,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社会面貌,具有某种特定的人伦精神。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培养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既要有特殊的教育教学活动,又要有特殊的教学管理载体,如何寻求有效的教学管理载体,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品味,打造学校自己的管理“品牌”,让老师乐业、学生信服、社会满意,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现状

1.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合理、不协调、不同步

(1)专业设置与专任教师配置不合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新增专业越来越多,导致新增专业的专任教师紧缺,原有的专业教师转型慢,基础课教师偏多,比例严重失调。

(2)教师的知识、能力与中职学生认知不协调。中老年教师知识更新慢,年青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职业教育理论、专业教学法等教育学知识,缺乏有关中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心理等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调动效果不尽如意,教学过程疏于管理,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果不好;同时,有些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实践教学能力。

(3)教师职业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面对特殊的教学对象,不少教师主人翁精神淡化,责任意识不强,信心不足,工作漂浮,敷衍了事,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教育教学的现状——偏差、偏重、偏浅、偏窄

(1)教授对象基础偏差,难以施教。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在初中阶段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养成习惯,缺乏自信心,自律能力差,厌学情绪严重。例如我校13级学生,三分之二以上达不到初中毕业水平,三分之一在初一水平;本学期一、二年级的流生中,有60%以上是后进生。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很难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

(2)理论教学课时偏重,实践教学开设不足。基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理论课时仍然偏重,实践教学课时开设不足,教学实习时间不充分,学生动手能力偏差,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3)教育教学研究力度偏浅,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力度偏浅,只停留在表面,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学中注重理论的灌输,教学方法简单枯燥,学生的专业兴趣不高,厌学情绪严重。

(4)学生成绩评价机制偏窄,与职业教育目标相脱节。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机制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了重要的过程性评价,具体表现在评价内容、方法与职业教育目标相脱节,评价指标单一,不能适应未来职业评价要求。例如,我们注重对各学科学习成绩测评机制的完善,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测评机制、学生职业技能测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二、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层次,探索有效的教学管理载体渠道

1.倡导“三像”教学目标管理,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层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行政的管理。”观念的转变要先于思想的转变。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我校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三像”教学目标管理的思路(即“学校要像工厂,教师要像师傅,学生要像工人”),就是将学校虚拟为企业,每个专业虚拟为生产车间,教师像车间师傅,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培养。要加大实训力度,把各类社会实践、教学实习融入日常教学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层次。

(1)学校要像工厂——教学内容实用化。学校像工厂是将学校虚拟为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传统的中职教材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阐述,不符合当前中职教学的现状,因而教材建设和改革是根本,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应按照“够用”为原则,专业课要按照“由简到繁、可见可动”的实用性原则进行改革,加大实训课内容,且实训操作也应由简到繁,使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好。例如我校幼教专业的《手工制作》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简单、实用,就是学生能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如丝网花制作、中国民间剪纸、儿童小玩具制作等等,这种有校本特色的教材既通俗易懂,又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专业兴趣。

(2)教师要像师傅——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应改革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板、一言堂”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并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例如房地产营销专业中,关于楼盘销售的教学,可以把课堂搬到真正的售楼部去,在沙盘上进行教学演练,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简单、直观。

(3)学生要像工人——学业评价多元化。学生在校学习要像在工厂上班,跟着老师学技术,因此要改革现有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多角度、多视角地审视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既要关注其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对其学习过程、职业品质、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程度的评价。要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强化过程评价,评价本身要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如课堂阅读、提问、小测、作业及各个实践环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肯定与激励,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的手段。如下图:

2.建立校企联合共建的专业评价机制,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层次

根据校企联合共建的需要,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师资状况、教学现状、实习实训情况、学生就业反馈的情况共同制定对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的评价与考核机制。要做到“校内课程体系和企业工作任务相结合,实现授课内容紧跟企业要求;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实现工厂技能与校内学习场景设置无缝对接;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现实习任务与实际工作内容无差异过渡”,真正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克服盲目培养所带来的漏洞,从而使人才培养工作能健康有序地开展,并不断提高与完善。

例如:我校美妆专业与福州窈窕淑女美业集团进行校企合作,采用“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了专业课程计划、专业发展计划与学生学业考核机制。学生在校一年学理论、学基础,第二年下企业跟师傅搞实训(教学实习),并委派专任教师与学生一起下企业指导,第三年走上职业岗位(顶岗实习),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3.建设一支“三高”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层次

(1)教师有较高的学历层次。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者占74.2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偏低。我校目前有教师7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共4人,占教师总数的5%;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者60人,占教师总数的85%。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师有较高的知识结构。“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育人。”教师的知识是其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是展示其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解决特定情境中的教育教学问题所必备的前提条件。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与企业生产实践等职业情境的联系,缺乏职业教学论和教学法等职业知识,缺乏有关职教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心理等教育心理学知识。因而,学校要制订科学、完善、务实的师资培养计划,为每位教职工提供足够的培训与提升机会,通过新理论、新技术学习与实践、企业挂职锻炼、参加企业项目培训、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等途径,强化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与新技术同步的程度,保持和提升教师的市场价值,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职教师。这些有待通过培养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更新提高。

(3)教师有较高的职业动力。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成就感较低,付出与回报不相符,加上教学挫折而产生的教学无助感,对教学工作热情不高,因而教师的职业动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中职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和责任意识,要铸师魂、修师德,心有信仰,对师德榜样有强烈的认同感,要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要把教师个人愿景与学校发展愿景有机结合起来,成就自己的职业理想。

其次,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要从精神上和物质上激励广大教师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投身职业教育改革,为职业教育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管理是科学,管理出效益,管理是生产力”,中职学校只有在有效的管理载体中才能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品味,打造“品牌”,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需求,才能为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高瑛《我国职业教师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杨志和(1957-)男,大学本科,硕士,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校长,南平市政府特殊人才,高级讲师,特级教师,福建省农林教研会副理事长,南平市农林教研会理事长,福建省首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近二十年发表CN论文二十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及现代农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