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试论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

唐守东

唐守东(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泰安271600)

摘要: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技工教育品牌的系统工程。本文涵盖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以适应技工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

长期以来,技工教育以“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校企结合”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而教育改革的切入点、突破口就是课程建设。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围绕“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进行,充分突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工教育特点。这样的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创新性、适用性、示范性,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为技工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精品课程的建设正引起一些省市的技工院校的重视,许多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技工教育品牌,各自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也未能形成规模。

二、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

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不同学校、专业、学科具有不同特点。评价精品课程要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这四大板块内容,使评价标准能最大程度地体现评价设计者所期望达到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效果。因此,技工院校精品课程要着重做好以下建设:

1.课程目标建设

科学地制订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是创建精品课程的重要保证。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计划,应能充分突出技工教育“职业性和技能性”的特点。要深入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进行科学规划,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合理构建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的具体教学框架,使精品课程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

2.教学团队建设

精品课程的教学实施是教学团队协作的过程,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要素。培养造就一支能适应技工教育的“一体化”优秀教师队伍,应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目的和评价指标。

精品课程要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每门精品课程应有一至二名在本学科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作为课程建设的负责人,按老、中、青和多层次职称的教师合理搭配,配备实习指导教师。特别是要引入、借助工厂企业的专家或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加入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模式,促进“一体化”教师的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教研能力,形成具有较强的教学和教研能力的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教师人数在4-6人以上为宜。

3.教材系列建设

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材是“定向性”教学资源,提供了要“教什么”的课程内容。因此,精品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应选用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和劳动保障部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出版的全国职业培训规划教材。

将教材所提供的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怎么教”的问题,是精品课程实施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要根据课程内容的标准和要求,立足技术理论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生产实习教学密切结合的原则,对教材进行取舍、提炼、整合的二次开发和创新,包括制作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编写模块化的实习实训指导教材、电子教案、开发专业技能考核鉴定教材等,构成具有教、学、做三位一体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以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并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意义。

4.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学手段的使用

技工院校精品课程的教学模式要能突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实践性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强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原则,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新型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模式。

(1)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技工院校实训设备齐全的优势,营造真实或仿真生产环境,有效地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的“模块化”、“一体化”等创新性项目式教学、仿真模拟教学,使学生能切实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达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

(2)能创新校企结合的实习模式或课程教学模式,借助生产企业真实环境的大课堂,感受和学习有关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课程内容,开拓新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具有核心从业素质、核心职业技能的“双核”人才。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建立教学与管理网络平台,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学,开放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形成有限课内、无限课外的辅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