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探讨不同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

贵文涛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患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且需要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前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手术后的6个月,实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概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效果都较好,其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发应10例,发生率为20.0%;观察组出现不良发应5例,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状况,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前臂和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具有更为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临床效果

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differentskinflapsinrepairingdefectsafteroralandmaxillofacialtumorsurgery.Methodsatotalof100patientswithoralandmaxillofacialmalignanttumorsinourhospitalandneedtobetreatedwithsurgicalmethodswereselectedandpidedintotwogroupsrandomly.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theanterolateralthighflaprepair.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theforearmflaprepair.Theeffectofthepatientswasobserved.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wasobservedinrealtimein6monthsaftertheoperation.Resultstheresultsofthetwogroupswereallgood,thetotaleffectiveratewas100%;thetwotreatmentscouldproducegoodresults,but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controlgrouphad10casesofbadhair,20%oftheincidence,5casesi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incidenceof10%.Twogroupsofpatientshaddifferentdegreesofbadcondition,bu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P>0.05).Conclusionbothforearmandanterolateralthighflaphavegoodclinicaleffectinrepairingthedefectsoforalandmaxillofacialtumors,buttheanterolateralthighflaprepairismoresafeandworthyoffurther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forearmflap;anterolateralthighflap;oralandmaxillofacialtumorpostoperativedefect;clinicaleffect.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常见癌症,多数患者为鳞状细胞癌、腺性上皮癌、基底细胞癌,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来治疗该病患者[1]。而术后通常有组织缺损,使得患者面部局部功能受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2]。目前,皮瓣修复术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主要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对缺失组织进行修复与重建,而临床上使用的皮瓣种类较多,其中前臂和股前外侧皮瓣是较为常用的皮瓣,但尚无统一标准[3-4],因此选择合适的皮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为探讨不同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就诊患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且需要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有50例,进行颏下皮瓣修复;有男性患者27例;有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7--7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1.3岁。有19例患腭部鳞状细胞癌,有31例患口底鳞状细胞癌。对照组有50例,进行血管蒂修复;有男性患者26例;有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6--71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1.2岁。有21例患腭部鳞状细胞癌,有29例患口底鳞状细胞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属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查病情、受区创面位置、形状大小等情况并依此制定修复方案等准备,设计原则为供区皮瓣面积比缺损受区面积大约10%、确定皮瓣旋转点及旋转轴,于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取点连线,于该线中点内侧2--3cm纵向取9--10cm切口,切至阔筋膜深面后将皮肤筋膜外翻,在股前外侧找到多个肌皮穿支后选择合适血管,标准为血管直径大于等于0.5mm且有明显搏动后切取皮瓣(自深筋膜浅层连根掀起并小心切开、分离皮瓣,成功后对供区皮下组织行精细修复、缝合),在制备皮瓣、血管蒂后,将皮瓣覆盖面部缺损处在显微镜下对供区和受区皮瓣组织行精细修复、缝合,术后常规局部打包包压止血和促进愈合(每10d更换1次敷料)、抗感染、抗血管痉挛、抗凝、优化微循环等处理。

对照组:患者术前行艾伦试验以确认手术时桡动脉切断后不致手掌缺血,其余准备和设计原则同股前组,完毕后于前臂肘部横纹中点下约2--3cm处和桡动脉线上腕横纹取两点并连线,于连线两侧对称均分下并在止血带下从皮瓣远心端切开表皮,并将桡动、静脉连接皮瓣分离至臂浅筋膜下、结扎桡动脉,于皮瓣近中位以从前向后方式顺肘前窝方向取纵向切口,逐一制备桡动脉、头和(或)桡静脉的皮瓣、血管蒂,后续缺损修复、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当移植后的皮瓣生长恢复良好,在视觉上与周围皮肤没有明显差别,且没有坏死的现象,则判定为效果良好;当移植后的皮瓣只有小部分出现坏死的现象,大部分都生长恢复良好,且颜色与周围的颜色很接近时,判定为有效果;当皮瓣大面积坏死,恢复较差,视觉上明显能感觉差别时,判定为效果差;当皮瓣没有成活时,判定为无效。总有效=(效果良好+有效果+效果差)/总例数×100%[5]。在手术后的6个月,实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概率:感染、积血、积液、部分坏死、全部坏死。统计各反应出现的概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效果都较好,其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口腔颌面部具有咀嚼、吞咽、语言和呼吸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也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达喜怒哀乐的重要器官,因而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6]。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因根治性切除肿瘤术而导致口腔颌面部出现大面积的软硬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随着整形外科技术和医学生物材料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显微外科技术,促使了功能性外科的兴起和发展,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口腔颌面组织器官功能的保存和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效果都较好,其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发应10例,发生率为20.0%;观察组出现不良发应5例,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状况,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与前臂和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具有更为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祀琴,张永生.游离皮瓣移植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对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0):1409-1411.

[2]克热木·阿巴司,赵莉,刘慧,等.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2):39-42.

[3]罗克勍.斧头状皮瓣修复颌面部各类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药,2013,48(7):587--588.

[4]刘亮,张凯,李建成,等.个性化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7,40(1):30--34.

[5]李伟东.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应用不同皮瓣修复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7):24-25.

[6]邱蔚六.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