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联合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案例教学联合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韩岩智尚国臣刘浩

韩岩智尚国臣刘浩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08)

【摘要】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根据消化内科的专业特点,在医学生临床实践时开展案例教学联合模拟教学法,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临床思维,有利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1-0290-01

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加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消化内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传统学科,教学内容多而复杂。我院消化内科根据学科特点在医学生实习阶段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注重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取得了预期效果。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临床教学中常将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医学生。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系统讲授专科疾病的基础知识,但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被动式教学方式造成医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利于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医患沟通等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1]。而且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伤医事件时有发生,病人及家属往往不愿作为医学生实习的对象,不愿主动配合临床教学。同时医学院校扩招,进入临床实习医学生人数增多,都给临床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能够提供给医学生问诊、查体及进行腹腔穿刺术等基本技能操作的机会减少。这都促使临床教师探索和实践实用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应医疗大环境,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2.1科学导入案例内容

在引入案例前,教师应对某病症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某病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在有意识地将治疗案例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进而让学生在案例知识的引导下,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消化内科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教学当中有效的将该案例渗透到其中,先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了解,之后再由教师引导,使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及研究[2]。教师也可以根据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分析案例,并找寻案例的解决办法。而在教学当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探讨,让学生能够结合案例提出问题,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来协助学生找寻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知识,并增强学生整体学习水平。

2.2结合实际临床治疗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运用案例化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科学合理的将案例教学与临床治疗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教学开展前教师应对病历案例开展医理讲解,之后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案例开展自主分析以及诊断,然后采取由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病史和出现的症状来开展分析和研究,之后分辨出具体的病症,再结合病症制定出完善的治疗方法。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真正有效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且也能增强学生的诊治病例、分析病史以及诊断症状和制定治疗方法的整体能力,对促进学生未来长远稳定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3模拟教学法的实施

3.1模拟腹腔穿刺术

医学生在科室实习时问短,可能遇不到腹水病人,无法亲身练习腹腔穿刺术,另外对于任何接触病人的操作,尤其是一些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有创的临床技能操作,笔者一直要求必须先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借助先进的综合教学模型,进行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笔者为医学生设定一些模拟场景,先安排他们进行临床判断可能是什么诊断,需要哪些技能操作,回答正确后,方能进入到操作环节,也间接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模拟教学时,教师首先为医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及操作,强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其次注重操作细节,就操作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不良习惯等问题详细说明,加强无菌观念。在熟悉整个操作流程后,安排他们在仿真模型上独立操作,教师全程指导,提醒医学生注意操作中的细节,直到规范完成操作。在练习腹腔穿刺术时要求医学生面对模型需视同为真实病人,态度温和,手法轻柔,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操作的始终[3]。通过这种模拟教学、反复训练及临床观摩,保证每个医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腹腔穿刺术。医学生只有操作规范、熟练并且通过考核后,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为病人进行临床操作,但教师需要全程把关,做到放手不放眼,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2体格检查

腹部查体是全身体格检查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临床技能中心配有智能的体格检查模型,可模拟多种异常体征,如肝脾肿大、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能够有效解决临床中异常体征不足的缺陷。在模型上练习查体前,教师讲解规范的查体手法,医学生练习时教师予以逐一纠正,逐项分解训练过关后,再在SP身上进行腹部查体,查体过程中教师随时指导,提醒医学生注意人文关怀、隐私的保护等。待医学生手法熟练后,教师可与医学生一起完成新人院病人的体格检查,真正的进行临床实践,同时可融入医患沟通能力的训练。通过这种系统的临床技能模拟体系,使模拟练习真正接近临床实践,为他们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打下扎实的基础。

4效果评价

近几年来我科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与模拟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科室的临床工作中,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传统的、单一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临床教学的需要,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开展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有利于促进教师由“教会”到“会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带教水平以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操作水平,而且对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学科发展都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浩.采用多样化教学提高内科见习质量[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5(3):12-15.

[2]梁宏军.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外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1(3):5-7.

[3]宾文凯.案例教学法在急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