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有效性分析

施敏媛郑佳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导入环节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展,从而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分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有效导入的共同原则,从而为教师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导入环节;有效性;共同原则

一、导入的定义

英语教学中,我们称新课的起始阶段为准备,引起诱因或导入。导入,顾名思义,一导二入,导即引导,入即进入,所以导入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过程。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时,都要通过导入这一环节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了解教学意图和教学任务。

在英语教学中,各种课型都需要导入,尤其是阅读课和听力课,因此导入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导入环节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展,从而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本文将分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有效导入的共同原则。

二、有效导入的共同原则

(一)导入具有简洁性

导入环节作为新课的起始阶段,主要是为了铺垫,让教师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因此导入不宜过长,45分钟的课堂,导入时间3-5分钟即可。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对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教师应当力争用最简洁的语言迅速而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力求做到内容精练,讲解精确、练习精彩。导入环节是否简洁,直接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状态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二)导入具有针对性

导入环节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的和任务。因此导入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其中导入方法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导入的方法包括复习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直观导入法,话题导入法以及故事情节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指在导入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引导,呈现新知识。该种方法由已知到未知,适用于新旧知识联系紧密,逻辑性,连贯性强的知识内容。背景知识导入法就是从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切入点,利用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特殊兴趣导入新课。采用背景知识导入法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教人,教文化,教语言一体化。直观导入法是在新课讲解之前把教学内容用直观教具呈现给学生,师生按照提供的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想象和推理,进行一系列的问答,讨论和探究。由于直观教具呈现具体形象的声音,图像,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因此该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十分常见。话题导入法即在呈现新材料之前,师生就一个或多个话题,用英语进行自由的,真实的交际。话题导入法可以调动学生训练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可以在口语课或者语法课上进行。故事情节导入法是在教师呈现新课内容之前,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特殊兴趣,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故事情节导入法更适合于低年段的学生。

针对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任务,学生认知特点以及原有知识水平合理选择导入方式,使导入环节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提高导入环节有效性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导入具有趣味性

导入环节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因此一定要有趣味性,内容要新颖有趣,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导入方式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如果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在这一环节一直是以某种导入方法为主,那么学生会渐渐丧失对其课堂导入环节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或用表演、或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境,增加导入环节的多样性。

除了多样性外,导入的独创性也会影响趣味性,新颖的导入会令人耳目一新,一场有趣的导入,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为上好新课奠定良好的情感氛围。

(四)导入具有衔接性

导入在一定程度就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过程。有效的导入通常会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激励他们的语言输出。利用新知识激活旧知识的,导入具有衔接性是导入环节的基本要求。如果不能很好的指向新知识,让学生进入新知识学习状态,导入就缺乏其意义所在。

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起点,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要想使课堂导入环节有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具备跨学科的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本领和品质,在平时利用网络等资源不断学习,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能够了解学生所想,从而设计出有趣,灵活多样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注重对学生的进行启发。但在追求导入多样性,趣味性时不能单纯地为了迎合学生追求娱乐的心理而不加选择地在课堂中使用一些夺人眼球但是毫无意义的素材,使导入娱乐化。总之,导入环节的互动应该从形式性互动走向实质性互动,使互动能够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成为有意义学习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邵细芳,欧阳菁.浅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03):90-91.

[2]李欣奕.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