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安全生产要求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落实安全生产要求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臧九龄1曲天润2

(1.西部新皓核材料有限公司;2.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市长安区供电分公司)

摘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我们常提的话题,而让他真正落到实处,才是我们真正目的所在,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安全生产;坚持落实

1.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频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给我们对于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长远发展的基础。真正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受侵害,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它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们知道,在我们身边所管辖的各个企业单位里,大部分均设有安全管理部门,尤以煤矿生产单位为重,每个矿井均设有专职“安监处”负责整个矿井生产工作的安全。而且,把安监人员的权力也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说明了我们的领导决策者把安全生产意识提到一个很高水平,也只有这样,领导重视安全,员工保证安全,企业亦会安全发展。

从思想上树立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要真正关注员工的思想情绪,关心员工疾苦和身心健康,耐心倾听职工呼声,为职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以此来教育和引导员工珍惜生命,善待自己,精心构筑呵护职工生命的安全防线。而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安全才能生产,只有安全才有长足发展。发展的同时,我们亦不能破坏环境、资源甚至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于安全生产存在一些侥性心理,好多惨痛的记忆里,人们都会因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侥幸与麻痹心理导致事故的发生。当然,仅仅依靠人的单体思维判断是远远不够的,简单地来讲,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决策者们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的投资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排除人的因素后,这些防御体系会自动地将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2.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纵览我国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特点,一些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经营单位,如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而从这些经营单位的用工来看,其从业人员多数以农民工为主,以不签定合同或签定短期合同为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作业风险的辨识、控制,应急处置和避险自救能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范围可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同时,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国家安监局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如《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它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工作的意见》([2002]124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20号)。2006年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发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对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内容、时间、考核以及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政策制定的同时,需要人的因素去执行。或许,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作为安全监管单位一定要严格把关,在培训结束后,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没通过的,可以延期培训,也可以暂不给发证。这样,便可以杜绝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3.真正将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落实到最基层,落实到每一名参与者。

由于企业的性质、条件、外部环境各有不同特点,加之员工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担当的角色以及文化水平层次,个人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以至于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要切实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要分层次因人施教。

我们常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确实,抓安全管理,非一朝一夕,也非一促而蹴。这就要求我们企业领导层要明确思路,统筹协调好安全与企业效益,安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具体到工作中,应该事无巨细,不放过任何一丝小的“危险因子”,长期地细致地才会搞好本质型安全工作,特别对于生产一线员工,不仅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而且,时刻把按章操作放在首位。

很多不争的事实证明,在安全生产因素中“人”作为一项最不稳定的因素,有着很大的决定性,而我们的工会工作者应该及时了解员工面临的诸如:住房、子女入学……一系列问题。真正打开员工的心结,才会让他们心系平安,安心遵章操作。

职工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主体,是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者。所以,要把安全生产的工作重心放到基层,放到一线,千方百计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素质,突出班组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安全生产管理从少数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事变为每个员工自己的事,在这个方面,有的单位先行先试,给我们的安全工作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我知道在我们集团内部实行了一项新举措:就是在集团公司实行安全与工资相挂钩的方式,计算工资分配时可将总工资收入的百分之五作为安全抵压,半年返还。同时,在半年内如果职工所在单位安全达标,也可得到对应的安全绩效工资贴补,这些措施更好地激励了每个员工人人保安全的意识,主动地将一种安全氛围融入平日的点滴工作中。亦将一种被动的安全管理成为一种自觉工作体现。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它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各级安全生产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各自自身优势保持先进的安全思想理念,不断提高员工的培训技能和自身素质,持之以恒,事无巨细地将安全生产贯穿于每一个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平衡、健康、和谐发展!